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拐芹

拐芹:Angelica polymorpha Maxim.)是伞科,当归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米。细长,中空,叶片轮廓为卵形至三角状卵形叶鞘薄膜质,基部截形心形端具长尖,边缘有粗锯齿花序梗、伞辐和花柄密生短糙毛;苞片线形紫色,有缘毛;萼齿退化,花瓣至倒卵形白色花柱短,常反卷。果实至近长,8-9月期,9-10月结果。分布于中国东北各地......
目录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0.5-1.5米。,径达0.8厘米,外皮灰棕色,有少数须根单一,细长,中空,有浅沟纹,光滑无毛或有稀疏的短糙毛,处常为紫色二至三回三出式羽状分裂,

叶片轮廓为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长15-30厘米,宽15-25厘米;上部简化为无或带有小、略膨大的叶鞘叶鞘薄膜质,常带紫色。第一回和第二回裂有长叶柄,小叶柄通常膝或弧;末回裂有短柄或近无柄、卵形状长、纸质,长3-5厘米,宽2.5-3.5厘米,3裂,两侧裂又多为不等的2深裂,基部截形心形端具长尖,边缘有粗锯齿、大小不等的重锯齿或缺刻状深裂,齿端有锐尖头,两面上疏被短糙毛或下表面无毛。

花序直径4-10厘米,花序梗、伞辐和花柄密生短糙毛;伞辐11-20,长1.5-3厘米,展,上总苞1-3或无,狭披针,有缘毛;苞片7-10,狭线形紫色,有缘毛;萼齿退化,少为细小的三角状锥花瓣至倒卵形白色,无毛,渐尖,花柱短,常反卷。

果实至近长,基部凹入,长6-7毫米,宽3-5毫米,棱短翅状,侧棱膨大成膜质的翅,与果体等宽或略宽,棱槽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油管狭细。期8-9月,果期9-10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东北各地及河北山东、江苏等省,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生长于山沟溪流旁、杂木林下、灌丛间及阴湿草丛中。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生长习性

生长生长于山坡、沟塘、阔林下等较为阴湿肥沃地。

繁殖方法

候特点选择秋播或春播,春季易发生春旱的地区应当选择秋播,土壤结冻前播种完即可;春播宜早,早播土壤墒情好利于出苗,春播清明过后即可下种,也可以据当地温而定,白天温达到15℃,晚间稳定在5℃以上,或者土壤解冻深度20厘米以上。无论是秋播还是春播,播后尽可能用薄稻草帘或细松针覆盖,既能降低土壤结程度,又利于保湿和出苗,幼苗出土时撤下。

栽培技术

出苗后先间苗,再定株,株大于25厘米,单株或双株均可,(畦播)大于30厘米,育苗移栽参考此数据。田间管理要是除草、中耕、追肥,培土。一、二年生的植株只有基生,二年生的植株中有个抽薹现象,若以生产药材为的适当增加肥力,抽薹的植株要打(较嫩的收集起来制成干菜)使粗壮;食用应以植株鲜嫩为,早期要是注意水的调控,采食后期增加肥力,保第二年生长粗壮。秋季植株枯萎后清理田园,大面积种植适当加盖腐熟筛细的畜肥,厚度1-1.5厘米,或较薄的防土,以保护越冬顺利越冬。

病虫防治

常见的病害较少,雨季防涝,防治烂腐病),必要时部浇灌70%多菌灵500-6000倍液或甲托、百菌清等。地下虫害要是地老虎蚕食,严重时用45%的乐果600-800液灌;地上害虫要是习称虫(胸沫蝉的一种)吸食中的养分,用乐果、敌百虫、敌敌畏等杀虫喷杀。如果害虫较少、危害程度不大可以不施药,地老虎可通过植株萎蔫或倒伏症状判断,然后人工挖捕。

主要价值

辽宁有些地区4-6月采集幼苗作春季山菜,供食用。

拐芹具有祛、消肿止痛的功效,在陕南及湖北农架地区的民间用药中享有盛誉,在山东等地还曾被用作白芷入药。拐芹还具有抗菌、抗溃疡解痉等作用。

【药性】味辛;性温。

【功能治】发表祛;温中理气止痛。风寒表证风温痹痛;脘;胸胁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服:汤,3-9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

植物研究

据从瑞典 Mus. Bot. Upsaliense 借阅的 H. Wolff 订的Angelica sinuateWolff 的模式标本河北,小五台山,杨家坪, Harry Smith no. 322) 观察,以及原始记载的对照比较,该种的叶轴及小叶柄或弧状反卷,叶柄下部膨大成长筒状半抱叶鞘,无毛;上部简化为无或带有小而略膨大的叶鞘,,叶鞘质薄,常带紫色的末回裂状长,常3裂,两侧裂又多为不等大的2深裂,薄纸质,叶缘有深浅不等的重锯齿;伞辐11-20。以上特征均与Angelica polymorpha相同,故将Angelica sinuata列为Angelica polymorpha的异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挂兰

下一篇 拐棍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