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Amoxicillin)是一种有机化物,化式为C16H19N3O5S,是一种抗生素药物,又称之为羟氨苄青霉素,属于青霉素家族的氨基青霉素类。其为白色粉末,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服半青霉素之一,其制囊、、颗粒、分等等。用于上、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急性单纯性淋病等;还可用于治疗伤寒伤寒带菌者及钩端螺旋体病阿莫西林亦可与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三联......
目录

研究简史

阿莫西林是比彻姆集团(Beecham)在20世纪60年代发的几种6-氨基青霉烷酸(6-APA)的半成衍生物之一。它是由两位英国家安东尼·阿尔弗雷德·沃尔特·朗(Anthony Alfred Walter Long)和约翰·赫伯特·查尔斯·奈勒(John Herbert Charles Nayler)发明的。1972年上市,是继1961年氨比西林之后第二种上市的氨基青霉素

物质结构

结构式:如图所示

3D模型:如图所示

理化性质

摩尔质量:365.40 g·mol−1

CAS号:26787-78-0

EINECS号:248-003-8

熔点:140oC

沸点:743.2±60.0(预测)

密度:1.6±0.1g/cm3

闪点:403.3 ºC

折射率:1.745

水溶性:4 g/L(25oC)

态:固体

色:浅黄

制备方法

由于侧链供体对羟基苯甘氨酸无法得到稳定存在的酰氯,所以,要采用丹麦酸酐法,也是阿莫西林侧链的要生产法,将对羟基苯甘氨酸与乙酰乙酸甲酯制备成对羟基苯甘氨酸邓钾盐,再与特戊酰氯或氯甲酸甲酯混制备成混酐。混酸酐与6-PAP再过缩、水解、结晶等工序得到阿莫西林

除了传统的化成法之外,还存在酶成法。相对于化成而言,在酶法制备时,由于工艺条件温和,绿色环保,制备的阿莫西林质量优于化成法,故酶法阿莫西林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与应用,对羟基苯甘氨酸与6-APA 在酶的催化下可以直接阿莫西林

药典标准

来源(称)、含量(效价)

本品为(2S,5R,6R)-3,3-二甲基-6-[(R)-(-)-2-氨基-2-(4-羟基苯基)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三水物。无水物计算,含C16H19N3O5S不得少于95.0%。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本品在水中微溶,在乙醇中几乎不溶。

比旋度

取本品,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mg的溶液,依法测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E),比旋度为+290°至+315°。

1、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

供试品溶液:取本品约0.125 g,加4.6%碳酸氢钠溶液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 mL中约含10 mg的溶液。

对照品溶液:取阿莫西林对照品约0.125 g,加4.6%碳酸氢钠溶液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 mL中约含10 mg的溶液。

系统适用性溶液:取阿莫西林对照品和头孢唑林对照品各适量,加4.6%碳酸氢钠溶液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 mL中分约含10 mg和5 mg的溶液。

色谱条件:采用硅GF254薄层,以乙酸乙酯-丙酮-酸-水(5:2:2:1)为展

测定法: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 µL,分点于同一薄层上,展,晾干,置紫外光灯(254 nm)下检视。

系统适用性要求:系统适用性溶液应显两个清晰分离的斑点。

结果判定:供试品溶液所显斑点的位置和色应与对照品溶液斑点的位置和色相同。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441图)一致。

以上1、2两项可选做一项。

检查

酸度

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2mg的溶液,依法测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H),pH值应为3.5~5.5。

溶液的澄清度

取本品5份,各1.0g,分加0.5mol/L盐酸溶液10ml,溶解后立即观察,另取本品5份,各1.0g,分加2mol/L氨溶液10ml溶解后立即观察,溶液均应澄清。如显浑浊,与2号浊度标准液(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ⅨB)比较,均不得更浓。

物质

取本品适量,密称定,加流动相A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阿莫西林对照品适量,密称定,用流动相A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D)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为填充;以0.05mol/L磷酸盐缓冲液(取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2mol/L氢氧化钾溶液调pH值至5.0)-乙腈(99:1)为流动相A;以0.05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5.0)-乙腈(80:20)为流动相B;检测波长254nm。先以流动相A-流动相B(92;8)等度洗,待阿莫西林峰洗完毕后立即下表线性梯度洗。取阿莫西林系统适用性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A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0mg的溶液,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的色谱图应与标准图谱一致。取对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检测灵敏度,使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5%。再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各20μl,分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峰面积(1.0%),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峰面积的3倍(3.0%),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任何小于对照溶液峰面积0.05倍的峰可忽略不计。

时间(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
0928
250100
400100
41928
55928

阿莫西林

照分子排阻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H)测定。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葡聚糖凝G-10(40~120μm)为填充,玻璃柱径1.0~1.4cm,柱长30~40cm,流动相A为pH 8.0的0.05mol/L磷酸盐缓冲液(0.05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0.0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95:5)],流动相B为水,流速为每分钟1.5ml,检测波长为254nm。量取0.2mg/ml蓝色葡聚糖2000溶液100~20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分以流动相A、B为流动相进测定,记录色谱图。蓝色葡聚糖2000峰计算理论数均不低于500,拖尾因子均应小于2.0。在两种流动相系统中蓝色葡聚糖2000峰保留时间的比值应在0.93~1.07之间,对照溶液峰和供试品溶液中聚物峰与相应色谱系统中蓝色葡聚糖2000峰的保留时间的比值均应在0.93~1.07之间。称取阿莫西林约0.2g置10ml量瓶中,加2%无水碳酸钠溶液4ml使溶解后,用0.3mg/ml的蓝色葡聚糖2000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量取100~20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用流动相A进测定,记录色谱图。高聚体的峰高与单体与高聚体之间的谷高比应大于2.0。另以流动相B为流动相,密量取对照溶液100~200μl,连续进样5次,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5.0%。

2、对照溶液的制备

青霉素对照品适量,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2mg的溶液。

3、测定法

取本品约0.2g,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2%无水碳酸钠溶液4ml使溶解,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立即密量取100~200μl注入色谱仪,以流动相A为流动相进测定,记录色谱图。另密量取对照溶液100~200μl注入色谱仪,以流动相B为流动相,同法测定。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结果除以10,即得。含阿莫西林物以阿莫西林计,不得过0.15%(阿莫西林青霉素=1:10)。

4、残留溶

丙酮与二氯甲烷密称取本品0.25g,置空瓶中,密加二甲基乙酰胺5ml溶解,密封,作为供试品溶液;密称取丙酮和二氯甲烷适量,加二甲基乙酰胺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丙酮40μg和二氯甲烷30μg的溶液,密量取5ml,置空瓶中,密封,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残留溶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P第二法)测定。以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或极性相近)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为色谱柱;初始温度为40℃,维持4分钟,再以每分钟30℃的速率升温至200℃,维持6分钟;进样温度为300℃,检测器温度为250℃;;空瓶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30分钟;取对照品溶液空进样,记录色谱图,丙酮和二氯甲烷的分离度应符要求。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分空进样,记录色谱图。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二氯甲烷不得过0.12%,含丙酮应符规定。

5、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M第一法 A)测定,含水分应为12.0%~15.0%。

6、炽灼残渣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N),遗留残渣不得过1.0%。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D)测定。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为填充;以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2mol/L氢氧化钾溶液调pH值至5.0)-乙腈(9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取阿奠西林系统适用性对照品约25mg,置50ml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的色谱图应与标准图谱一致。

2测定法

取本品约25mg,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阿莫西林对照品适量,同法测定。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β-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药物说明

剂型规格

:0.125g*50、0.25g*50、0.25g*20。囊:0.12g、0.2g、0.5g(C16H19N3O5S计)。注射:0.5g。干糖浆:125mg,250mg。

药理作用

阿莫西林为半成广谱青霉素类药,抗菌谱及抗菌活性与氨苄西林基本相同,但其耐酸性较氨苄西林强,其杀菌作用较后者强而迅速,但不能用于膜炎的治疗。半衰期约为61.3分钟。阿莫西林在酸性条件下稳定,肠道吸收率达90%,较氨苄西林吸收更迅速完全 ,除对志贺菌效果较氨苄西林差以外,其余效果相似。

阿莫西林杀菌作用强,穿透细胞壁的能力也强。服后药物分子中的酰胺基立即水解生成肽键,迅速和菌体的转肽酶结使之失活,切断了菌体依靠转肽酶成糖肽用来建造细胞壁的唯一途径,使细菌细胞迅速成为球形体而破裂溶解,菌体最终因细胞壁损失,水份不断渗透而胀裂死亡。对大多数致病的G+菌和G-菌(包括球菌和杆菌)均有强大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其中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不产青霉素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菌、沙门菌属、流感嗜杆菌、淋病奈瑟菌等需氧革兰阴性菌的不产β酰胺酶菌株及幽门螺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液透析能清除部分药物,但腹膜透析无清除本品的作用。

敏感菌:链球菌A、B、C、F、G和非分组型、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白喉杆菌、奈瑟膜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产荚膜杆菌属、丙酸杆菌、消化链球菌、牛链球菌、沙门菌、真细菌属、放线菌、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

不稳定性敏感菌:青霉素敏感性或耐药性肺炎球菌、肠粪链球菌、大肠杆菌、奇异变杆菌、志贺菌、霍乱弧菌、流感嗜菌、淋病奈瑟球菌、梭状杆菌。

耐药菌:葡萄球菌、卡他菌属、产酸克雷白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普通变杆菌、假单孢菌属、不动杆菌、弯杆菌、韦荣球菌、支原体、立克次体、军团菌属、分歧杆菌、脆弱杆菌。

毒理:尚不明确。

适应症

阿莫西林用以治疗伤寒其他沙门菌感染伤寒带菌者可获得满意疗效。治疗敏感细菌不产β酰胺酶的菌株所致的尿路感染也获得良好疗效,对下尿路感染的患者和不产酶淋病奈瑟菌尿道炎、宫颈炎,服单次量3g即可获得满意疗效。肺炎链球菌、不产青霉素酶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和不产β酰胺酶的流感嗜杆菌所致的感染、呼吸道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皆为适应症。钩端螺旋体病也可用阿莫西林。本品亦可用于敏感大肠埃希菌、奇异变杆菌和粪肠球菌所致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本品与克拉霉素和兰索拉唑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有良好疗效。

阿莫西林适用于敏感细菌(不产β- 酰胺酶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

(1)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杆菌所致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2)大肠埃希菌、奇异变杆菌或粪肠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3)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4)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杆菌所致急性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5)急性单纯性淋病

(6)可用于治疗伤寒其他沙门菌感染伤寒带菌者及钩端螺旋体病阿莫西林亦可与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三联用药十二指肠幽门螺杆菌,降低消化道溃疡复发率。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5~6%,因反应而停药者约2%。其要不良反应有:

1、过敏反应症状:可出现药物热、荨麻疹、皮疹和哮喘等,尤易发生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少见过敏休克

2、消化系统症状:多见腹泻恶心呕吐症状,偶见假膜性结肠炎等肠道反应。

3、液系统症状:偶见嗜酸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减少、贫血等。

4、皮肤粘膜反应:偶见丘疹、渗出性多性红斑、Lyell综征、剥皮炎

5、功能紊乱:少数患者用药后偶见清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急性间质性肾炎

6、其它:兴奋,焦虑失眠头晕以及为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长期使用本药可出现由念珠菌或耐药菌起的二重感染。

7.静注射量大时可见惊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国家卫生部门规定,使用阿莫西林前必须进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反应者用。此外,青霉素钠、青霉素钾等也属青霉素抗生素,使用前都必须做皮试。不便做皮肤试验的可以先服用一粒的三分之一, 一小时后如无不良反应即可正常服用,如果感到不适尽快到医院就医。

1.对一种青霉素过敏者可能对其它青霉素过敏,也可能对青霉胺或头孢菌素过敏,用药前必须做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者用。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等患者用。

3.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疱疹病毒感染者,尤其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可增强皮肤不良反应的危险性);应慎用。

4.用含硫酸铜的状试(R)、费林溶液测定尿糖时可能会导致假阳性反应;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清转氨酶升高、嗜酸粒细胞增多和白细胞减少。

5.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以及3个月以下儿童慎用。 晚期妊娠孕妇应用后,可使浆中结激素浓度减少,但对游离的激素激素无影响。由于乳汁中可分泌少量阿莫西林,乳母服用后可能导致婴儿过敏

动物生殖试验显示,10倍于人类量的阿莫西林未损害大和小的生育力和胎儿。但在人类尚缺乏足够的对照研究,鉴于动物生殖试验不能完全预测人体反应,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应用本品。

6.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7.老人用药:尚不明确

8.药物过量:在一项51儿童患者参与的前瞻性研究提示,阿莫西林给药量不超过250mg/Kg时不起显著临床症状。有报道少数患者因阿莫西林过量功能不全、少尿,但功能损害在停药后可逆。

9.疗程较长患者应检查功能和常规。

阿莫西林有多种剂型,包括注射囊、、冲等,但不论是哪一种剂型,对储存环境的要求都很高,应该遮光、密封,在凉暗干处保存。即使储存条件适,阿莫西林在放置过程中,仍有可能发生分解与聚等化变化,成新的过敏性物质。在炎热潮湿的季,这种变质失效的速度还会加快。此外,阿莫西林与氨基糖甙类药(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培氟沙星等药物,属于配伍忌,不能放在同一个容器中。使用阿莫西林囊必须遵医嘱,将其作为家常备药物自服用既有盲性,也有危险性。在服用阿莫西林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或严重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如腹泻呕吐等,必须立刻停药。

药物相互作用

1、丙磺舒可延缓阿莫西林排泄(竞争性的减少阿莫西林小管分泌),延长其清半衰期,因而使本品的药浓度升高。

2、阿莫西林氨基糖苷类用时,在亚抑菌浓度时可增强阿莫西林对粪链球菌体外杀菌作用。

3、阿莫西林与β-酰胺酶抑制如克拉维酸用时,抗菌作用明显增强。克拉维酸不仅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强产β-酰胺酶菌株对阿莫西林的敏感性,还可增强阿莫西林对某些非敏感菌株的作用,这些菌株包括拟杆菌、军团菌、诺卡菌和假鼻疽杆菌。

4、氯霉素,大环酯类,璜胺类及四环素在体外可干扰本品的抗菌作用,但其临床意义不明。

5、阿莫西林避孕用时,可干扰避孕药的肠环,从而降低其药效。

6、嘌呤类尿酸成抑制可增加阿莫西林发生皮肤不良反应的危险性。

7、阿莫西林与氨甲蝶呤用时,本品可使氨甲蝶呤廓清率降低,从而增加氨甲蝶呤毒性。

8、食物可延迟阿莫西林的吸收,但食物并不明显降低药物吸收的总量。

药代动力

服本品后迅速吸收,约75%~90%可自肠道吸收,食物对药物吸收影响不显著。服0.25g和0.5g后药峰浓度(Cmax)分为3.5~5.0ml/L和5.5~7.5mg/L,达峰时间为1~2小时。本品在多数组织和体液中分布良好。肺炎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服本品0.5g后2~3小时和6小时中的平均药物浓度分为0.52mg/L和0.53mg/L,而同期药浓度为11mg/L和3.5mg/L。慢性中耳炎儿童患者服本品1g后1~2小时,中耳液中药物浓度为6.2mg/L。结核性膜炎患者服本品1g后2小时液中的浓度为0.1g~1.5mg/L,相当于同期药浓度的0.9%~21.1%。本品可通过胎盘,在脐带中浓度为母体药浓度的1/4~1/3,在乳汁、汗液中和泪液中也含微量。阿莫西林的蛋白结率为17%~20%。本品清除半衰期(t1/2β)为1~1.3小时,服药后约24%~33%的给药量在肝脏代谢,6小时45%~68%给药量以原药自尿中排除,尚有部分药物道排泄,严重功能不全患者清半衰期可延长至7小时。液透析可清除本品。腹膜透析则无清除本品的作用。

给药说明

1.为了防止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阿莫西林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过去病史,包括用药史、是否用过青霉素类药、有无易为病人忽略的反应症状,如胸闷、瘙痒、面部发麻、发热等,以及有无个人或家族有变态反应性疾病等。

2.阿莫西林注射或静给药时须作青霉素G皮试,皮试阳性反应者不能使用本药

3. 用药中,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必须就地抢救。立即给病人注0.1%上腺素0.5~1mL,必要时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作静注射。临床表现无改善者,半小时后重复一次;跳停止者,可作上腺素注射,同时静滴注大上腺皮质激素,并补充容量。压持久不升者可给以多巴胺管活性药。同时可考虑采用抗组胺药,以减轻荨麻疹。有呼吸困难者应予以氧吸入或人工呼吸,水肿明显者,应及时作气管

4.阿莫西林服制仅用于轻中度感染。宜饭后服用,以减轻肠道反应。

5. 阿莫西林容易水解,水溶液中β-酰胺环易裂解,水解率随温度升高而加速,所以注射液应新鲜配制,不宜配制后久置。

6.阿莫西林氨基糖苷类药(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培氟沙星等药属配伍忌,联用时不可置于同一容器中。

7.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出现严重持续性腹泻(可能是伪膜性结肠炎)时,必须停药。

8.药物过量的处理:用药过量时可采取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

9.由于其在肠道的吸收不受食物的影响,所以可以在空或餐后服药,并可以与牛奶等食物同服。

10.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不宜使用此药。

用法用量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阿莫西林

本品既可直接用水吞服,也可放入牛奶或果汁中,搅拌至混悬状态后服用。

1、成人一次0.5-1g,一日3-4次;小儿每日体重50-100mg/kg,分3-4次服用。

2、治疗无井发症的急性尿路感染可予以单次服3g即可,也可于10-12小时后再增加一次3g量。单次3g量也可用以预防感染性膜炎或治疗淋病,前者于口腔手术(如拔)前1小时给予,后者常加用丙磺舒1g。

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囊:

1、成人一次0.5g,每6-8小时1次,一日量不超过4g。小儿一日体重20-40mg/kg,每8小时1次;3个月以下婴儿一日体重30mg/kg,每12小时1次。

2、功能严重损害患者需调整给药量,其中酐清除率为10-30ml/分钟的患者每12小时0.25-0.5g;酐清除率小于10ml/分钟的患者每24小时0.25-0.5g。

阿莫西林颗粒:

1、成人:一次0.5g(4袋),每6-8小时1次,一日量不超过4g(32袋)。

2、功能严重损害患者需调整给药量,其中酐清除率为10-30ml/分钟的患者每12小时0.25-0.5g(2-4袋);酐清除率小于10ml/分钟的患者每24小时0.25-0.5g(2-4袋)。

3、小儿:一日体重20-40mg/kg,一日3次,以温冲服或含服,或遵医嘱。用量表:

(1)新生儿,2-4kg,每次2/5袋,一日3次。

(2)3-6个月,4-7kg,每次1/2袋,一日3次。

(3)6个月-1岁,7-10kg,每次2/3袋,一日3次。

(4)1-4岁,10-16kg,每次1袋,一日3次。

(5)4-8岁,16-24kg,每次1袋半,一日3次。

(6)8-12岁,24-32kg,每次2袋半,一日3次。

新生儿和早产儿每次服50mg,3个月以下婴儿一日体重30mg/kg。

阿莫西林咀嚼

咀嚼服。成人每人每次4-8,每日3-4次;小儿每日每公斤体重50-100mg,分3-4次服用。或遵医嘱。

阿莫西林囊:

1、成人一次0.5g,每6-8小时1次,一日量不超过4g。

2、小儿一日体重20-40mg/Kg,每8小时1次;3个月以下婴儿一日体重30mg/Kg,每12小时1次。

3、功能严重损害患者需调整给药量,其中酐清除率为10-30ml/分钟的患者每12小时0.25-0.5g;酐清除率小于10ml/分钟的患者每24小时0.25-0.5g。

药物使用

阿莫西林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包括急性中耳炎、链球菌性咽炎肺炎、皮肤感染、尿路感染、沙门氏菌感染、莱姆病衣原体感染

急性中耳

小于六个月的急性中耳炎患儿通常使用阿莫西林或其他抗生素治疗。虽然大多数两岁以上的急性中耳炎患儿并不能从阿莫西林或其他抗生素的治疗中获益,但对于两岁以下的双侧急性中耳炎患儿或伴有流的患儿,阿莫西林或其他抗生素的治疗可能会有所帮助。

呼吸道感染

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性鼻窦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大多数鼻窦炎感染是由病毒起的,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酯对病毒无效,而且阿莫西林带来的微小益处可能会被其不良反应所抵消。美国国家健康与护理卓越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建议将阿莫西林作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首选一线治疗药物,可单独使用(轻度至中度病情)或与大环酯类药物联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将阿莫西林作为非“重症”肺炎的一线治疗药物。阿莫西林可用于病暴吸入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并进预防。

幽门螺杆菌

作为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部感染的多种药物案的一部分,它是有效的。它通常与质子泵抑制(如奥美拉唑)和大环酯类抗生素(如克拉霉素)联使用。

莱姆疏螺旋体病

阿莫西林对治疗早期皮肤型莱姆疏螺旋体病有效,阿莫西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不比常用的替代抗生素差。

皮肤感染

阿莫西林偶尔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如痤疮。对于对其他抗生素(如强力霉素和米诺环素)反应不佳的痤疮病例,阿莫西林通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

资源有限环境中的婴儿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当父母不能或不愿接受患儿住院治疗时,阿莫西林可用于治疗有肺炎症状和体征的婴儿。在无法选择住院治疗的情况下,建议将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用于治疗有其他严重感染症状的婴儿。

预防细菌性膜炎

阿莫西林还可用于预防细菌性膜炎,并可作为科手术高危人群的止痛药,还可用于预防无脾脏人群(如镰状细胞病患者)的肺炎链球菌和其他包裹性细菌感染,以及预防和治疗病。

治疗

阿莫西林易被产生β-酰胺酶的细菌降解,而这些细菌对大多数β-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具有抗药性。因此,该药可与β-酰胺酶抑制克拉维酸用。这种药物组通常称为联阿莫西林

活性范围

它是一种中等广谱、具有杀菌作用的β-酰胺类抗生素,属于氨基青霉素家族,用于治疗易感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与其他 β-酰胺类抗生素相比,该药服后吸收更好,因此通常是该类抗生素中的首选药物。一般来说,链球菌、枯草杆菌、肠球菌、嗜杆菌、螺旋杆菌和莫拉菌对阿莫西林易感,而柠檬酸杆菌、克雷伯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阿莫西林耐药。

胃病治疗

枸橼酸铋钾110mg,每天4次,餐前30分钟与睡前服;阿莫西林500mg,甲硝唑0.2克,每日三次.奥美拉唑10mg,每天一次,四周为一疗程. 配金相伴花粉可很好的缓解胃病症状,治疗胃病,同时还可修复粘膜以及部受损部位,减少西药产生副作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氟氯西林

下一篇 头孢菌素类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