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头骨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附方
①治久赤白痢不瘥:紫笋茶一两(捣为末),腊月狗头骨一两半(烧灰)。上药,同细研令匀,每服不计时候,以粥次调下二钱。(《圣惠方》紫笋茶散)
②治久痢、劳痢:狗头骨(烧灰为末)、干姜、莨菪(焦炒见烟)。为丸,白饮空心下十丸。(《药性论》)
④治妇人赤白带下久不止:狗头烧灰细研,每于空心及晚食前,以暖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⑥治疖子:狗头骨,芸薹子。上二味等分末之。醋和敷上。(《千金方》)
⑧长肉生肌:老狗头脑骨(瓦炒)二两,桑白皮一两,当归二钱半。为末,麻油调敷。(《仁斋直指方》)
⑨治鼻中息肉:狗头灰方寸匕,苦丁香半钱。研末吹之,即化为水,或同硇砂少许。(《朱氏集验医方》)
各家论述
《本草经疏》:狗头骨,《本经》无气味,察其功用,应是甘咸温之物。咸能入血,甘能补血,温能和血。故主金疮止血也。
《本草纲目》:狗头骨,黄狗者良。 气味:甘,微酸,平,无毒。主治:金疮止血(《别录》)。烧灰,治久痢、劳痢。和干姜、莨菪炒见烟,为丸,空心白饮服十丸,极效(甄权)。
相关药物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