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狗娃花

狗娃:Heteropappus hispidus(Thunb.) Less.)是菊科狗娃植物,一或二年生草本,有垂直的纺锤状高30-50有时达150厘米;全部质薄,两面被疏毛或无毛,边缘有疏毛,中脉侧脉显明。头状花序径3-5厘米,单生于端而排列成伞房状;约30余个,管部长2毫米;管状花冠长5-7毫米,管部长1.5-2毫米。瘦果卵形期7-9月,果期8-9月。狗......
目录

形态特征

一或二年生草本,有垂直的纺锤状高30-50有时达150厘米,单生,有时数个丛生,被上展的粗毛,下部常毛,有分枝。基部及下部期枯萎,倒卵形,长4-13厘米,宽0.5-1.5厘米,渐狭成长柄,端钝或全缘或有疏齿;中部披针或条,长3-7厘米,宽0.3-1.5厘米,常全缘,上部小,条;全部质薄,两面被疏毛或无毛,边缘有疏毛,中脉侧脉显明。

头状花序径3-5厘米,单生于端而排列成伞房状。总苞半球,长7-10毫米,径10-20毫米;总苞2层,近等长,条状披针,宽1毫米,草质,或披针而下部及边缘膜质,面及边缘有多少上的粗毛,常有腺点。约30余个,管部长2毫米;红色白色,条状,长12-20毫米,宽2.5-4毫米;管状花冠长5-7毫米,管部长1.5-2毫米,裂长1或1.5毫米。

瘦果卵形,扁,长2.5-3毫米,宽1.5毫米,有细边肋,被密毛。冠毛极短,白色膜片状,或部分带红色,长,糙毛状;在管状糙毛状,初白色,后带红色,与花冠近等长。期7-9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狗娃喜阴,耐耐旱,稍耐水湿,耐土壤贫瘠。生长于海拔2400米的荒地、路旁、林缘及草地。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北部、西北部及东北部各省,也见于四川东北部(城、巫山、万县)、湖北、安徽江西北部、浙江台湾。也分布于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朝鲜及日本

繁殖方法

一般春、夏、秋均可播种,在温21-24℃时,播后7-10天左右出苗。覆土宜薄,不盖土亦能生长。在15℃以上条件下,约20余天即可。一般发后,由于幼苗极其细弱,因此需保持较高的温度,便能成较为粗壮、肉质的。这时小苗可以直接上盆,每盆种植2-5株,成活率高,生长迅速。自然期5-11月。

主要价值

药用

性味归经】苦,凉。

【功能治】清热降,消肿。治疮肿,蛇咬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

观赏

白色小化展量繁多,期长,色鲜艳,黄色犹如小眼点缀其间,侏型较高不太紧凑,群丛效果充满野趣。可丛植、植于境、坛及院绿地中,可做景材料,或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狗宝

下一篇 狗头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