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葛根粉

葛根粉 葛根粉是一味中药,为豆科植物野葛、甘葛藤的块根经水磨而澄取的淀粉。具有解热除烦,生津止渴之功效,用于烦热渴、醉酒喉痹、疮疖。块根经水磨而澄取的淀粉。味甘,性。归。解热除烦,生津止渴。用于烦热渴,醉酒喉痹,疮疖。1、治胸中烦热或渴,躁:葛粉四两,粟米半斤。以水浸粟米宿,来日漉出,与葛粉同拌令匀,粥食之。(《圣惠葛根粉粥)2、治痢:葛粉三两,蜜一两。上以新汲水四搅调。......
目录

入药部位

块根经水磨而澄取的淀粉。

性味

味甘,性

归经

功效

解热除烦,生津止渴。

主治

用于烦热渴,醉酒喉痹,疮疖。

相关配伍

1、治胸中烦热或渴,躁:葛粉四两,粟米半斤。以水浸粟米宿,来日漉出,与葛粉同拌令匀,粥食之。(《圣惠葛根粉粥)

2、治痢:葛粉三两,蜜一两。上以新汲水四搅调。空顿服之。(《食医镜境》)

用法用量

服:水或蜂蜜、米粥调服,10-30g。外用:适量,撒或调

使用注意

《品汇要》:“多食小便,使人利。”胃寒者应慎用。

形态特征

1.野葛又:葛、绤草、鹿藿、黄斤、葛藤、野扁葛。多年生藤本,长达10m。全株被黄褐色粗毛。块根柱状,肥厚,外皮灰黄色部粉质,纤维性很强。基部粗壮,上部多分枝三出复叶生小叶柄较长;叶片,长5.5-19cm,宽4.5-18cm,先端渐尖,基部,有时浅裂,侧生小较小,斜卵形,两边不等,面苍白色,有粉霜,两面均被白色伏生短柔毛;托叶盾状着生,卵状长,小托叶针状。总状花序腋生或生,花冠蓝紫色或紫色苞片线形,早落,苞片卵形披针;萼钟状,长0.8-1cm,萼齿5,披针,上面2齿合生,下面1齿较长;旗瓣近或卵,先端微凹,基部有两短翼瓣,较旗瓣短,常一边的基部有龙骨瓣较翼瓣稍长;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花柱荚果线形,长6-9cm,宽7-10mm,密被黄褐色长硬毛。种子,赤褐色,有光泽。期4-8月,果期8-10月。

2.甘葛藤又:葛麻藤。藤本。肥大。黄褐色短毛或杂有长硬毛。三出复叶,具长柄;托叶披针状长,有毛;小叶片卵形至宽卵形,有时3裂,长9-21cm,宽8-18cm,先端短渐尖,基部总状花序腋生;苞片卵形花萼钟状,长1.2-1.5cm,萼齿5,披针,较萼筒长,被黄色长硬毛;花冠紫色,长1.3-1.8cm。荚果,扁平;长10-12cm,宽1-1.2cm,密被黄褐色长硬毛。种子期6-9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1.生于山坡、路边草丛中及较阴湿的地。除新疆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2.栽培或野生于山野灌丛和疏林中。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药材性状

呈长柱状厚,类白色淡黄色。切面粗糙,有大量纤维纤维与粉质相间成同环层纵纹。质硬而重,粉性足,微味甘。以块肥大、坚实、色白、粉性足、纤维性少者为佳。

药理作用

1、葛根素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动脉的作用,可降压,能显著增加缺组织液供应量。

2、含有人体需要的10多种氨基酸和10多种微量元素。

3、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之功效。

现代应用

用于糖尿病。

相关论述

宝本草》:“石,去烦热,利大小便,止渴。”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葛花

下一篇 葛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