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蛤蜊

蛤蜊 蛤蜊(拉丁:Mactra quadrangularis Deshayes),蛤,是双壳纲帘蛤蛤蜊科软体动物。蛤蜊贝壳等大,三角卵或卵,贝壳通常薄,常具壳皮,壳面光滑或有同生长纹,壳缘平而尖锐,壳大都突出、前倾;壳边缘有一个外韧带端通常愈,左右壳都有侧齿,左壳单枚,右壳双枚。它多栖息在潮间带的中、下区和潮下带百米以的浅海海底,少数能生活在百米以上的深海,居生活......
目录

外形特征

图2蛤蜊科左壳内部模式图贝壳等大,三角卵或卵,多数种类两侧不等。贝壳通常薄,有的种类两壳,大多数种类一端或两端,常具壳皮;壳面光滑或有同生长纹,壳缘平而尖锐。壳大都突出、前倾。小月面和楯面通常有明显的界线。壳边缘有一个外韧带,另有一个韧带槽,韧带居其中。铰部左壳有一枚裂齿,倒“v”端通常愈齿的后分支紧挨着1个副;右壳齿通常分。左右壳都有侧齿,左壳单枚,右壳双枚。外套窦通常深,或有角,水管长,末端愈

物种分类

表1 蛤蜊科贝类主要种类及分布迄今为止,据资料记载蛤蜊科贝类在全世界已发现有35属199种。

中国沿海自然分布的蛤蜊科贝类要有蛤蜊属(Mactra)、獭蛤属(Lutraria)、立蛤属(Meropesta)、脆蛤属(Raeta)和异蛤属(Heterocaridia)、尖蛤蜊属(Oxyperas)、波纹蛤属(Raetellops)和光蛤蜊属(Mactrinula)8属30余种(见右图表1),其中最常见的重要济种类有3种,即西施舌、四角蛤蜊和中国蛤蜊蛤蜊科贝类盐度适应范围为17-31.4,其中四角蛤蜊适应盐度范围较高,西施舌较低。

蛤蜊不同种类、类群区分要依据的贝壳特征有:贝壳大小、质地、壳型特点、壳是否前倾、小月面和楯面界线是否清晰、壳外表面是否具有同刻纹、放射刻纹等结构;以及前后痕大小及其状、外套线和外套窦的特点等。如蛤蜊科贝类中立蛤属(Meropeata)和蛤蜊属(Mactra)可以据外套窦的深浅进分类,外套窦深的为立蛤属,外套窦浅的为蛤蜊属。又如同一属据放射刻纹是否明显进分类,放射刻纹明显的为细纹立蛤(Meropestacapillacea),不明显的为立蛤(Meropestapellucida)。蛤蜊科与其他相似的种类可据铰部左壳有无一枚裂倒“v”齿,有无外套窦,壳是否后转等。

外对蛤蜊科贝类中大西洋浪蛤(Spisulasolidissima)、西施舌(Mactraantiquata)、四角蛤蜊(Mactraveneriformis)和中国蛤蜊(Mactrachinensis)等济种类已展了较多研究。

生活习性

摄食与代谢

蛤蜊科贝类的摄食式是被动的滤食,只要颗粒大小适宜便可摄食,要食物种类有:小球藻筛藻、舟藻和菱形藻等浮游及底栖单细胞藻类,以及无椎动物卵子、双壳类d幼虫、桡足类、无幼体和大量有机碎屑等。因为藻类有较大的季性变化和地区性差异,因而在不同季或不同地区,采集分析贝类的食料组成也不同。蛤蜊科贝类摄食时间及饵料的个体大小、浓度等都会影响到摄食率。有报道指出相对于牟氏角毛藻和海区分离的云霄微型藻,西施舌稚贝对四爿藻有较高的选择性,小球藻无论作为饵料还是后续饵料效果都极差。蛤蜊科贝类中对大西洋浪蛤、中国蛤蜊西施舌和四角蛤蜊的代谢都有研究报道。要集中在温度、盐度、饥饿、软体部干重和海水盐度对蛤蜊科贝类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的研究。此外,也有研究甲胺磷对中国蛤蜊基础代谢的影响以及分采用流水法和静水法测定了西施舌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这些研究为蛤蜊科贝类的养殖提供了科依据。

年龄与生长

蛤蜊科贝类3龄前个体生长速度较快,1-2龄生长最快,3龄后生长缓慢,如1龄西施舌月平均体长增长4.05mm,2龄为2.31mm,3龄为1.83mm。同龄蛤蜊科贝类的大小因种而异,如中国蛤蜊1龄个体壳长在3cm左右;2龄为4-5cm;3龄为5cm以上,6cm以上的个体极少,仅发现7cm为已知最大个体,六月初软体部丰满,鲜出肉率为40.32%,而四角蛤蜊较中国蛤蜊较小,1龄个体壳长近2cm;2龄增至3-3.5cm;3龄接近4cm,有的在4cm以上,5cm以上的个体极少,仅发现5.4cm为已知最大个体,5月初软体部最丰满,鲜出肉率为41.1%。国外多数是研究不同地区大西洋浪蛤的生长率和年龄结构,Jones等发现弗吉尼亚州3龄后的大西洋浪蛤海岸17.5km、水深28m的生长速度比岸1.8km、水深15m的快。Robert等发现在美国长岛湾、岛和长滩海岸大西洋浪蛤幼贝生长速度基本一致,而成贝却不同。

性比及性成熟年龄

表 4 已报道的蛤蜊科贝类性别和性成熟年龄蛤蜊科贝类中多为雌雄异体,少数存在雌雄同体现象,雌雄异体的群体中有时也可发现有雌雄同体现象,基本上无性转变现象,在性成熟季蛤蜊科贝类雌性和雄性性腺色不同(见右图表4)。自然状态下其群体的雌雄个体比例一般接近1∶1,但不同地区的雌雄比例不同。同种不同生长期雌雄比例也不同迄今为止,报道过的蛤蜊科贝类的性成熟年龄基本为1龄,仅春季繁殖的大西洋浪蛤幼贝在当年秋季也能成熟。

生殖周期

依据蛤蜊科贝类生殖腺发育程度基本可分为4-6个时期。已有报道指出,通过组织观察绿江的中国蛤蜊周年生殖腺组织,全年只有1个繁殖周期,其性腺发育可分为增殖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发育可分为6个时期:休止期、成期、增殖期、成熟期、排放期和耗尽期。配子发育周期分为2个明显的阶段,即11月至翌年2月的休止期和包括配子成、成熟和排放的性腺发育期,配子发育时间基本同步,均始于3月,大部分个体在6月至7月成熟,8月雌雄配子大规模排放。这种同一物种不同分期可能是和分布地区不同有据对西施舌和大西洋浪蛤的周年生殖腺组织观察等,可将生殖腺发育周期分为5期,即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生殖期和休止期,在山东北部沿海的四角蛤蜊生殖腺发育周期同样也分为5期。

繁殖

繁殖因不同种类而异,蛤蜊科贝类有1-2个繁殖,如分布在葡萄阿尔加维海岸的坚固马蛤(Spisulasolida)有2个繁殖,分为7月-8月和10月,辽宁东地区的中国蛤蜊繁殖只有1个,在7月-8月间。同一种类在不同分布地区繁殖也不同,有报道指出大西洋浪蛤在不同地区繁殖不同,在美国新泽西、纽约等自然栖息地的大西洋浪蛤一年有春、秋2个繁殖,每个繁殖可产卵多次,而在美国治亚州种养殖的大西洋浪蛤每年只有春季1个繁殖期。胚胎与幼虫发育蛤蜊科贝类的卵为沉性卵,其怀卵量与个体大小、年龄密切相蛤蜊科贝类一般可以分为幼虫期、稚贝期、幼贝期和成贝期4个生长阶段。幼虫期包括卵、担轮幼虫期、d面盘幼虫期、壳幼虫期(分初期、中期、后期)和匍匐幼虫期。蛤蜊科贝类的卵大多呈球,不同种类卵径和精子全长不同,受后出现第一极体、第二极体,细胞6次分裂后进入桑葚期、囊期、担轮幼虫,受后18-24h进入d幼虫阶段。蛤蜊科贝类胚胎发育的时间与贝类的种类、海水盐度和温度密切相蛤蜊科贝类从壳幼虫后期出现眼点,稚贝眼点始退化至消失。西施舌和中国蛤蜊的稚贝双水管一出现,即结构完善的三孔型:足孔、出水孔和入水孔。除生殖器官外,幼贝的其它器官与成贝的相似,壳长约5mm以上,器官结构完善,生殖系统及生殖腺逐渐成至成熟,变为成贝。

生境特点

表3中国沿海的蛤蜊科贝类栖息地的海底底质分布蛤蜊科贝类大多生活在水质清澈、潮流通.、潮间带至水深30m的浅海水域,少数种类的自然分布水深更深些,分布水深依种类而异,在砂、泥、碎贝壳混杂的滩都能生存。将现有蛤蜊科种类的生活环境资料归纳为表3(见右图),从右图表3中可以发现蛤蜊属(Mactra)、獭蛤属(Lutraria)、立蛤属(Meropesta)和脆蛤属(Raeta)的种类大都生活在潮间带至水深30m的浅海水域;而其他3个属大多分布在水深更深的海域;异蛤属(Heterocaridia)未见报道。蛤蜊科贝类大多数种类栖息地底质以砂质和泥砂质为,仅有尖蛤蜊属(Oxyperas)中的雀斑蛤(O.lentiginosa)和布氏尖蛤蜊(O.bernardi)这两个种是以碎贝壳和砂质底质为

分布范围

蛤蜊蛤蜊科种类属于世界性分布,要分布于北美西海岸、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日本、朝鲜、菲律宾、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尤以中国、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分布最多。蛤蜊科贝类北半球分布较南半球多,以东90°-155°分布最多,在中国的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香港等沿海几乎都有分布。

繁养方式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蛤场的选址

养蛤场选址是一个很键的问题。首先应选择低潮水位线近,地势平坦,起伏较小的海滩。海滩土质以沙质、半沙半泥质为宜,沙土松软含水量高,以便于蛤类潜伏;蛤场选择近临河入海处,因海淡水交汇的地海洋浮游生物丰富,利于蛤类摄食,生长迅速;无化污染,重化工污水排放达标,生活污水污染轻。

设置围网

于养蛤场四周设置围网,围网的高度以1.2m为宜,网眼1cm,围网底20cm埋于沙土下,每隔5m立一木桩,木桩底部削尖下插30cm,用细尼龙丝把围网捆在木桩上。

清除场异物

放苗前应清除场石块、破网等杂物垃圾,除去场寄居蟹海胆海星等以贝类为食的海生动物。

放苗

放苗时间

分两次放苗:第一次于3月至6月中旬放苗;第二次于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放苗,水温5-15℃为宜。超低温情况下放苗,蛤苗潜伏到沙土中的位置过于浅,易被潮水卷走;高温情况下放苗,阳光曝晒,苗种易变质死亡。

苗种的选择

应谨慎选择外观新鲜,无臭味、异味,两壳紧,无破碎的蛤苗作为养殖用,规格应以300-500粒/kg为最好,小苗可达800-1000粒/kg,以产自山东省东、寿光和江苏省启东等地的蛤苗为要供应品种。

运输

运输蛤苗的离一般在500km之,长途运输以汽运为,单车载20t,每袋装50kg,脱水运输,时间不要超过2h,最好夜间运输。

蛤苗撒播

在涨潮之际,把蛤苗均匀撒播,密度保持在200-250粒/m

日常管理

滩涂养蛤要勤于日常看护,在退潮时蛤地干,应加强巡逻,杜绝闲杂人员进入网。及时清除遗落网的异物,修补、填埋被潮流损坏的围网,将干的蛤及蛤壳清除网外,以防起活蛤腐臭变质。

收获

白皮蛤养殖8-10个月,达到80-100粒/kg时,即进入收获销售期。据市场情分期分批起捕销售,收获的式分两种:

少量收获

用人工耙锄,每人每天可收获0.1t,这种式费时费力,但便于零售。

大批量收获

如大批量销售,需用专门的木制或制撬,3-5人即可操作,在退潮后的海滩上用撬撬压。法简单易,速度快,不留死角,每天可收获活蛤。

主要价值

养价值

现代研究发现,蛤蜊含有类胡萝卜素、脂类、多糖、蛋白质、氨基酸、聚醚、无机化物以及其它类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肿、抗凝、保护管、解有机中毒、抗菌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

蛤蜊养特点是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高钙、少脂肪。蛤蜊中的养物质丰富,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物、钙、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且它的氨基酸种类组成及其配比较为理,能很好地被人体吸收消化,食用蛤蜊之后,可以为自身提供多种养物质。

食用指南

挑选技巧

蛤蜊蛤蜊要选择张嘴换的,这样的活蛤蜊吃起来更鲜美,而且尽量选择全身舒展的,吐沙比较均匀一些。不要选张壳的,有些蛤蜊壳了,说明蛤蜊死亡,这样的蛤蜊熟后有腥臭味。因此在挑选时要特注意。

清洗

蛤蜊蛤蜊在淡盐水中浸泡10分钟,泥沙杂物会自动离,搓洗至水清。在干净的淡盐水中滴少许香油,用筷子将装蛤蜊的漏筐支在水盆中央,可让蛤蜊吐出大量泥沙,吐出的沙子直接沉底,再吸进去的水便是干净的,等到蛤蜊吐不出泥沙时即可。

食用

蛤蜊

原料:蛤蜊12个,鸡蛋2个,香葱1,姜2、生抽、米、 香油、凉水适量。

做法:

1.蛤蜊放入淡盐水中浸泡30分钟,使其将体的细沙吐干净。用小刷子仔细洗刷蛤蜊的外壳并用清水冲洗干净。把清洗干净的蛤蜊放入水锅中,蛤蜊全部张壳后捞出。

2.鸡蛋打成蛋液,加入凉水,水量是蛋液量的1.5倍左右,香葱切小碎末备用。

3.蛤蜊摆放在略有深度的盘子中,倒入蛋液,盖上保鲜膜。

4.锅里的水后,转成小,放入盛有蛤蜊蛋液的盘子,盖上盖子15分钟左右。

5. 好后,倒入、生抽、米、香油,撒上香葱末,拌匀即可。

提醒:1.蛤蜊不会同时张,如果担蛤蜊肉变老,可随时捞出蛤蜊。2.加入蛋液中的水最好是彻底冷却的凉水,要是没时间的话,直接加纯净水也可以。

蛤蜊疙瘩汤

原料:蛤蜊、面粉、鸡蛋、盐、胡椒粉、香菜。做法:把新鲜的蛤蜊洗净,在水里熟,这时蛤蜊就一个个都了,取出蛤肉,放入小碗里。然后葱油爆锅,加入海鲜汤,面疙瘩以及蛤肉,淋鸡蛋液,加入盐、胡椒粉,撒上香菜末、油菜末和白菜末等即成。

一品芋头

材料:芋头半斤,干贝4粒,蛤蜊4两,蒜头6小粒,鸡胸肉4两,玻璃纸一张,猪蹄半斤,高汤6杯,鱼翅2两,盐2/3匙、味素1/4匙。

做法:芋头切粗块入油锅炸至表面略黄。猪蹄鸡胸肉切丁入滚水中川烫备用。干贝熟撒成丝,蒜头去皮备用。将以上所有材料放置坛中加高汤8杯并以盐、味素调味。坛以玻璃纸封好入约2小时即可上桌。

注意事项

痛风患者应少吃或避免吃。蛤蜊属于高嘌呤食物(嘌呤含量为150~1000毫克/100克)。无论急性期还是缓解期,痛风患者均应少吃或避免吃这类食物。

烹调蛤蜊不宜放味生蚝蛤蜊等海鲜,本身带有天然食物的鲜味,加了味会破坏其原有的鲜味,起到相反的效果。

蛤蜊尽量少蛤蜊最好不要和啤等一起吃,以免诱发痛风蛤蜊最好不要吃过夜的。蛤蜊属于海鲜类的食品,是不提倡过夜的。因为蛤蜊本身就是性的,寄生在里面的细菌抗低温的能力很强,即使在箱里冷冻也并不能把细菌杀死。

蛤蜊要充分加热。由于蛤蜊,一些胃虚者吃过之后容易出现拉肚子等症状,加之天热贝类更容易死亡和变质,因而食用就更要特注意。保险起见,对于黑色脏部分尽量不要食用,食用时要加热。

动物研究

高龄蛤蜊

2013年11月13日,世界上最老生物的实际年龄比之前测算的还要大100多岁。但可惜的是,这个507岁“高龄”的软体动物已被科家不小心弄死了。

这种被叫做“明”的蛤蜊一种深海蛤类动物,研究人员2006年从北大西洋的海底将其捕捞出来,然后放置在冷冻柜里以待后续研究。然而,当研究者为了分析它而撬它的壳时,生命迹象渐渐消失了。

英国班戈大海洋科家保罗·巴特勒说:“第一次我们计算有误,也许那时我们正忙于出版我们的发现结果而有点草率。但我们现在能绝对确认我们得到了正确的数。”

通过计算这个软体动物壳上的生长轮数,研究人员最初估算出惊人的结果,明已有405岁了!这个结果已得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认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蛤蜊粉

下一篇 大壁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