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番石榴干

番石榴干,中药。为桃金娘植物番石榴Psidium guajavaLinn.的干幼果。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均有分布或栽培。具有收敛止泻,止之功效。常用于泻痢无度,崩漏。干幼果。味涩,性平。归大肠。收敛止泻,止。泻痢无度,崩漏。1、治妇人崩漏番石榴烧灰,每服9g。以水送服。(《岭南采药志》)2、解巴豆毒:番石榴干、土白术石榴皮各9g。清水1碗半,至1碗饮服......
目录

入药部位

幼果。

性味

味涩,性平。

归经

大肠

功效

收敛止泻,止

主治

泻痢无度,崩漏

相关配伍

1、治妇人崩漏番石榴烧灰,每服9g。以水送服。(《岭南采药志》)

2、解巴豆毒:番石榴干、土白术石榴皮各9g。清水1碗半,至1碗饮服。(《南要有毒植物》)

用法用量

服:汤,9-15g;或烧灰,水送下。

使用注意

大、肝热便秘者不宜多吃。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幼果,晒干。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13米;树皮平滑,灰色状剥落;嫩有棱,被毛。叶片革质,长,长6-12厘米,宽3.5-6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近于,上面稍粗糙,下面有毛,侧脉12-15对,常下陷,网明显;叶柄长5毫米。单生或2-3朵排成聚伞花序;萼管钟,长5毫米,有毛,萼帽近,长7-8毫米,不规则裂花瓣长1-1.4厘米,白色雄蕊长6-9毫米;子房下位,与萼合生花柱雄蕊同长。浆果、卵,长3-8厘米,端有宿存萼,果肉白色黄色胎座肥大,肉质,淡红色种子多数。

生长环境

生于原野、村边、溪旁、林缘等地。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均有分布或栽培

性状鉴别

的未成熟幼果,呈卵形不等,横径2-3cm,鲜时青绿色,干者黑褐色;表面稍粗糙坚硬,先端有宿存的花萼及残存花柱。果肉坚硬,浅棕色,5室,有多数种子密集镶嵌于种子褐色,大如绿豆,呈不规则之扁或三角。味微酸而涩,微香。

以饱满、坚实者为佳。

现代应用

治疗妇女崩漏

相关论述

1、《岭南采药志》:“收敛,止吐泻无度。治崩漏。”

2、《广西中药志》:“止痢疾。”

3、《全国草药汇编》:“收敛止泻,消炎止治急、慢性肠炎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番石榴果

下一篇 番石榴子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