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粉萆

状,类,表面皱缩,常残留有枯萎疤痕及未除尽的细长须根。商品多为不规则的薄,大小不一,厚约至0.5mm,边缘不整齐,有的有棕黑色或灰黑色的外皮。切面黄白色或淡灰棕色,平坦,有粉性及不规则的黄色维管束。质松,易折断。微,味苦,微辛。【来源】 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hypoglauca Palibin的。【植物态】 多年生草质藤本。纤细,左......
目录

基本内容

【来源】 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hypoglauca Palibin的

植物态】 多年生草质藤本。

纤细,左旋。

互生,纸质,三角状心形心形,边缘中部以下呈波状面有白粉,叶脉7条,沿有疏毛,干后变黑褐色。

单性异株;雄花序穗状;雌花序为下垂的穗状花序

蒴果,有3翅,成熟后向上反,下垂,翅长超过宽。

期5~7月,果期6~9月。

生于山坡杂木林下或林缘。

浙江安徽江西湖南

【采制】 秋、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切薄,晒干。

【化成分】 含薯蓣皂甙元(diosgenin),另含雅姆皂甙元(yamogenin)。

性味】 性平,味苦、甘。

【功能治】 利湿去浊,祛除痹。

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寒痹痛、关节不利、膝疼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粉萆薢

下一篇 粉菝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