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粉萆薢

粉萆薢 粉萆薢是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有利湿去浊,祛除痹的功效。多年生草质藤本。纤细,左旋。互生,纸质,三角状心形心形,边缘中部以下呈波状面有白粉,叶脉7条,沿有疏毛,干后变黑褐色。单性异株;雄花序穗状;雌花序为下垂的穗状花序蒴果,有3翅,成熟后向上反,下垂,翅长超过宽。期5~7月,果期6~9月。【药用部位】【来源】该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 Diosco......
目录

基本介绍

【药用部位】

【来源】该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 Dioscorea hypoglauca Palibin 的干。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晒干。

【药物配伍】《本草集注》:“薏苡仁为之使。畏葵大黄柴胡、牡蛎、前胡。”《本草备要》:“忌茗、。”配益智仁,固涩;配黄柏,清热燥湿;配杜仲,祛湿,通;配茯苓,去湿泄热。

【处萆薢、必也、贝也、必下、川萆薢粉萆薢、川萆等

【商品粉萆薢:又萆薢。为植物薯蓣的干产于广东、广西、浙江等地。以块大、断面色黄白者为佳。萆薢:又萆薢、川萆薢、棉萆薢。为植物萆薢的干产于浙江、湖北等地。以块大、断面色灰白者为佳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春、秋均可采挖。挖出后洗净除去须根,切晒。

【资源分布】

①粉薯蓣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②叉蕊薯蓣分布福建台湾四川云南贵州等地。③山萆薢分布长江以南各地。④纤细薯蓣。分布浙江江西安徽

分布于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宜溧山区、浙江福建江西南部、湖北、湖南四川宜宾地区及贵州。生于海拔60-1000米的稀疏杂木林或竹林下,通常沿山沟林下潮湿生长较好。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形态特征

缠绕草质藤本。横生,近,有不规则分枝,向地的一面着生多数须根光滑,有纵沟。互生;下部的心形,中部以上渐成三角状浅心形端渐尖或尾状,边缘全缘,有时浅波状,表面光滑,绿色面沿叶脉有时密生乳头状小突起。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为总状或花序,通常着生于基部的2-4朵集成伞状,中部以上的常单生;苞片苞片各1,短于花梗花被6,基部结成管,端6裂,裂,3较狭,3较宽;雄蕊6 枚,着生于花被基部,端向外反雌花序为穗状或花序,单生,少数2个着生。蒴果长大于宽,端微凹,基部狭,熟时果梗下垂;种子,着生每室中轴的基部,种翅由两侧向上渐扩大,上端翅宽于种子1倍以上。期6-8月,果期8-10月。

药材属性

性味】 苦,平。

归经】 归

【功能治】 利湿去浊,祛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湿痹痛,关节不利,膝疼痛。

【用法用量】服:汤,15克~25克;或入

【用药忌宜】肾虚阴亏者忌服。《本草疏》:“下部无湿阴虚炽,以致溺有余沥,中痛,及肾虚痛,并不宜服。”《本逢原》:“阴虚滑及元下陷不能摄,小便频数,大便急者,误用病必转剧。”

【药物性状】为不规则的薄。边缘不整齐,大小不一,厚约0.5mm。有的有棕黑色或灰棕色的外皮。切面黄白色或淡灰棕色维管束呈小点状在。质松,略有弹性。微,味辛、微苦。

含多种甾体皂苷元是成甾体激素药物的原料;民间将捣碎投入水中可以毒;另服可以退热。

化学成分

萆薢含薯蓣皂甙(Dioscin),尚含纤细薯蓣甙(Graceillin)、薯蓣皂素毒甙A(Dioscorea-sapotozinA)

(以上皂甙的甙元都是薯蓣皂甙元)、山萆薢皂甙(Tokoronin)、约诺皂甙(Yononin)、托克皂甙元-1-葡萄糖甙等皂甙。薯蓣皂素毒甙是山萆薢中的杀虫成分。

中分离得到的甙元有:薯蓣皂甙元(Diosgenin),含量1.2%(江苏产)、2.1%(浙江产)、1.35%(江苏宜兴产);托克皂甙元(Tokorogenin),含量0.06%(江苏产)、0.09%(浙江产)、0.32%(江苏宜兴产);雅姆皂甙元(Yamogenin),含量0.04%(江苏产)、0.10%(浙江产);约诺皂甙元(Yonogenin);考盖皂甙元(Kogagenin)和衣盖皂甙元(Igagenin)。另还分离出少量25-异-螺甾-3-5-二烯(25D-Spirosta-3,5-diene),可能是水解时薯蓣皂甙元的脱水产物。地上部分分离出约诺皂甙元、托克皂甙元、考盖皂甙元。

地上部分除种子外,各部都含相当量的游离的约诺皂甙元和托克皂甙元。地下部分有痕迹的游离的薯蓣皂甙元,其他都成皂甙。种子中含托克皂甙元,其甙元几乎全成为皂甙存在。雌花中分离出薯蓣皂甙元、约诺皂甙元、托克皂甙元和衣盖皂甙元。雄花中分离得到薯蓣皂甙元、约诺皂甙元、托克皂甙元和考盖皂甙元。纤细薯蓣含纤细薯蓣甙和薯蓣皂甙。浙江产的含薯蓣皂甙元1.03%。叉蕊薯蓣含薯蓣皂甙元和少量雅姆皂甙元。昆明西山产的含薯蓣皂甙元2.2%、淀粉20.59%、粗蛋白质14.35%、鞣质1.3%、粗纤维素11.6%。薯蓣皂甙元可作为成皮质酮的原料。含薯蓣皂甙(dioscin),其薯蓣皂甙元的含量平均为2.09%。另含熔点及红外光谱示有雅莫皂甙元(yamogenin)。

萆薢含多种皂甙,含量约1.4%,要有薯蓣皂甙(dioscin),以及山萆薢宁皂甙(tokornin),山萆薢皂甙(tokorin),其皂甙元均为山萆薢皂甙元(tokorogenin)。尚含育诺皂甙(yononin),糸育诺皂甙元(yonogenin),与α-L-阿拉伯糖结的甙。此外,含微量的其他甾体皂甙:纤细薯蓣皂甙(gracillin),糸薯蓣皂甙元与二分子葡萄糖及一分子鼠李糖结而成的甙;薯蓣皂甙毒素甲(dioscorea-sapotoxinA),糸薯蓣皂甙元与葡萄糖及鼠李成的甙。又山萆薢用水解法直接得到薯蓣皂甙元1.2%-2.1%,山萆薢皂甙元0.06%-0.0

药材鉴别

药材鉴定

粉萆薢为植物薯蓣或山萆薢等的干。切厚约1~3毫米,边缘不整齐或有棕黑色的外皮。切表面黄白色,平坦细腻,有粉性及不规则的黄色纹,对光照视,极为显著。质坚实有弹性,易折断。无臭,味甘谈。以身干、色黄白、大而薄、有弹性、整齐不碎者佳。产于浙江广东、广西亦产。

②棉萆薢植物纤细薯蓣或叉蕊薯蓣等的干。商品多为纵肉或斜切,大刀、不等,厚约2~3毫米。外皮灰黄色较厚,周边多卷。切表面浅黄白色,粗糙有筋。质柔软,易折断。无臭,味微苦。以易于、色白、子厚薄均匀者佳。产于浙江、湖北等地。同属植物福州薯蓣DioscoreafutschauensisR.Kun的,亦作棉萆薢入药,产于福建。另有萆薢百合菝葜植物无刺菝葜SmilaxmreiLevl和土茯苓S.glabraRoxb.等的,在云南四川等地亦作萆薢使用。另详“萆薢”条。

《纲》:“萆薢,蔓生,菝葜大如碗,其很长硬。大者如商陆而坚。今人皆以土茯苓萆薢,误矣,苗皆不同。

显微鉴定

粉萆薢: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皮层近木栓层的细胞壁木质化,纹孔明显。中柱维管束外韧型,列。该品皮层中柱有粘液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薄壁细胞含淀粉粒。粉末:黄白色

①淀粉粒单粒类三角、长、灯、茧或贝壳,直径5-42μm,长至54μm,脐点不甚明显,点状或裂缝状,有的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由2-4分粒组成。

②草酸钙针晶束多成束在,针晶长54-109μm。

③木化薄壁细胞成,类长梭、长或多角,直径20-104μm,长48-257μm,壁稍厚,微木化,纹孔较大而密,多横长,孔沟较粗。

④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3-63μm,具缘纹孔排列紧密。

纤维)细长,直径12-20μm,壁厚4-7μm,纹孔稀少,孔沟明显。此外,有螺纹导管细胞壁三边增厚一边薄的皮层细胞,纹孔及孔沟明显。萆薢:显微鉴定:

(1)萆薢粉末淡黄棕色。①淀粉粒单粒类、卵、类三角、类葫芦、类斜

或不规则,有的一端尖突,有的一端尖突,有的呈状或三足鼎状突起,直径5-51μm,巨大者长约至104μm,脐点点状、裂缝状、人状等,少数层纹隐约可见;复粒少,由2个粒组成。②草酸钙针晶成束在,长110-130μm。③木化薄壁细胞多单个在,不规则长、长梭、长卵形或类,有突起或分枝,有的一端狭长或拐,也有的边缘呈缺刻状,大小不一,直径20-108μm,长约至336μm,壁稍厚,纹孔较密,细缝状,多横向。此外,可见具缘纹孔导管纤维)等。

(2)福州薯蓣①淀粉粒单粒类或类,少数端或一侧有状突起或凹缺,直径5-48μm,长约至100μm。②木化薄壁细胞直径约至113μm,长约至490μm。

考证

出自《农本草》;①陶弘景:“萆薢,今处处有。亦似菝葜而小异,很大,不甚有角,色小浅。”②《唐本草》:“此药(萆薢)有二种、有刺者白实,无刺看虚软,软者为胜。似薯颓,蔓生。”③《本草图》:“萆薢,今河。陕、京东、荆、蜀诸郡有之。白色,多,三指许大。苗俱青,作蔓生,作三叉,似山芋,又似绿豆有黄、红、白数种。亦有无结白子者。春秋采,暴干。今成德军所产者亦如山芋,体硬,其苗蔓,亦如养麦子,三棱。不拘时月,采其用,利刀切作子,暴干用之。”

常用选方

1、治真元不足,下焦虚寒月、便白浊,频数无度,被面如油,光彩不定,漩脚澄下,旋如膏糊;或小便频数,虽不白浊,亦能治疗: 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乌药等分。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盐一捻,同至七分,温服,食前。(《杨氏家藏萆薢分清

2、治小便频数: 川萆薢(洗)为细末,和为如桐子大。每服七十,空、食前,盐汤、盐任下。(《济生萆薢

3、治小肠虚冷,小便频数: 牛膝浸,切,)、续断、芎藭各半两,萆薢二两。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梧桐子大。空盐汤下四十;或作汤,入盐服亦得。(《圣济总录》牛膝

4、治小便混浊: 鲜萆薢头刮去皮须,每次二两,水服。(《泉州本草》)

5、治阴痿失溺: 萆薢二钱,附子一钱五分。服。(《泉州本草》)

6、治痛,脚:破故纸(生)、续断木瓜干、牛膝浸)、杜仲(去皮锉,姜制断丝)各一两,萆薢二两。上为末, 蜜如梧子大。每服五十盐汤、盐任下。(《三因立安

7、治小肠痛: 萆薢杜仲去丝)、葫芦巴(生脂麻)、破故纸()、小茴香(盐水浸一宿)各一两,桃仁(汤去皮)二两。各为末,和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空送下,或盐汤亦可。(《瑞竹堂

8、治脚肿痛,不能动履,不论虚实,久病暴发皆可:萆薢五钱,黄柏苍术牛膝木瓜猪苓泽泻槟榔各二钱。水二大碗,一碗。每日食前服一。(《本草切要》)

9、治丈夫脚痹、缓急,履不稳者: 萆薢二十四分,杜仲八分。捣筛。每旦,温和服三钱巴,增至五钱匕。牛肉。 (《广利》)

10、治风寒湿痹,强痛: 干萆薢,每次五钱,猪半斤服。(《泉州本草》)

11、治肠风漏: 萆薢、贯仲等分。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温调下,空,食前服。(孙用和)

临床应用

0~25克。用治湿顽痹膝疼痛、筋屈伸不利;膏淋热淋石淋、小便不利;湿热下注之尿浊症;湿热下注所致带下、遗精等。肾虚阴亏者忌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粉藜

下一篇 粉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