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腹水草

腹水草(拉丁:Veronicastrum stenostachyum (Hemsl.) Yamazaki)是多年生宿草本,两头爬、仙桥草、钓腹水草全株着生细长软毛,半蔓性,瘦细,互生,或长卵形,边缘粗锯齿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等地。1.爬红:多穗草。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m。短而横走,密被黄褐色茸毛。端着地生,中上部......
目录

形态特征

1.爬红:多穗草。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m。短而横走,密被黄褐色茸毛。端着地生,中上部有条棱,无毛或稀被黄色卷毛。互生;具短柄;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纸质,长5-13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偏斜的三角齿花序穗状腋生,长1-3cm,近无梗;密集;苞片花萼均为5裂,裂均为条状披针至钻,不等长,无毛或具疏毛;花冠紫色紫红色,长5-6mm,檐部占1/3,4裂,裂狭三角雄蕊2,略伸出至伸出达2mm,花药长0.6-1.5mm,蒴果卵球状,长约3mm。种子,具不明显网纹。期7-9月。

2.毛腹水草又:仙人桥、狗尾巴。多年生草本,高可达2m。除花冠外全体密被多细胞柔毛。叶片卵状菱形,长7-12cm,宽3-7cm,两面密被棕色腺毛花序头状,腋生,长1-1.5cm;近无梗;苞片披针花萼5深裂,裂,稍不等长,短于苞片,同样被毛;花冠紫色紫蓝色,长6-7mm,4裂,裂三角,近相等,长1-1.5mm,筒部面上端被长柔毛;雄蕊2,强烈伸出,花药长1.2-1.5mm。蒴果卵形,长约2.5mm。种子黑色,球,直径约0.3mm。期6-8月。

性状

的段状。全体灰黑色,表面有致密的细纵纹,有互生的叶柄痕。皱缩,破碎,边缘疏生细锯齿穗状花序集成球,生于腋及梢,花冠深紫色。微,味苦。

生长习性

1、生于林下、林缘草地及山谷阴湿处。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

2、生于林下。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

分布范围

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苦,微

归经

功效

水,消肿,瘀,解毒。

用于硬化腹水肾炎水肿,跌打损伤,疮肿毒,烫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服:汤,10-15g,鲜品30-60g;或捣汁服。外用:鲜品适量,捣;或研粉调;或水洗。

使用注意

孕妇及体弱者慎服。

采集炮制

  • 采集加工

10月采收,晒干或鲜用。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抢水洗净,稍润,切成中段,干,筛去灰屑。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2、抗吸虫作用。

3、消除腹水作用。

植物文化

《纲拾遗》:“:治失力黄。能退诸疮热毒。”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芙蓉叶

下一篇 腐巴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