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耳水苋

耳水苋 ,中药。为千屈菜植物基水Ammannia arenaria H.B.K.的全草。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浙江河南、湖北、云南等地。具有健脾湿行气瘀之功效。常用于脾虚厌食,胸满闷,急慢性膀胱炎,妇女带下,跌打瘀肿作痛。【拉丁植物动物矿物】Ammannia arenaria H.B.K【归经】归膀胱性味】味甘;淡;性平【生态环境】喜生于水稻田中及潮湿的......
目录

简介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Ammannia arenaria H.B.K[A. auriculata Willd. A. auriculata Willd.var. arenaria Koehne]

归经】归膀胱

性味】味甘;淡;性平

形态特征

【生态环境】喜生于水稻田中及潮湿的地,不常见种。

草本,直立,无毛,高15-60cm。分枝,上部通常4棱或略具狭翅。对生,无柄;叶片膜质,狭针或长国1.5-7.5cm,宽3-15mm,先端渐尖或稍急尖,基部扩大,多少呈,半抱中脉上面平坦,在下面稍凸起,侧脉不明显。聚伞花序腋生,通常有3朵,多可到15朵;总花梗长约5mm,花梗极短,长约1-2mm;苞片2枚,线形,长1。5mm苞片鳞片状;萼筒钟,长1.5-2mm,最初基部狭,结实时的半球,略有明显棱4-8,裂齿4,阔三角花瓣4,紫色白色,近,早落,有时无花瓣雄蕊4-8,约一半凸出萼裂之上;子房球,长约1mm,花柱与子房等长或更长。蒴果扁球,成熟时约1/3凸出于萼之外,紫红色,直径2-3.5mm,成不规则周裂。种子小,半,扁压。期8-12月。

分布和采收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洒北、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浙江河南、湖北、云南等地。

功效

【功效】健脾湿行气

【功效分类】健脾湿药;行气瘀药

治】脾虚厌食;胸满闷;急慢性膀胱炎;妇女带下;跌打瘀肿作痛

【药材基源】为千屈菜植物基水的全草。

【用法用量】服:汤,12-24g,鲜品可用至30g;或

【用药忌】孕妇服。

【出处】《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耳草

下一篇 耳叶排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