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鹅观草

鹅观草 观草(拉丁:Elymus kamoji(Ohwi)S. L. Chen),俗为弯穗观草、柯孟披碱草,是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观草株高30-100厘米;秆直立或基部倾斜;叶鞘外侧边缘常具纤毛;穗状花序长7-20厘米,小穗绿色或带紫色。多生长在海拔100-2300米的山坡和湿润草地。除青海西藏等地外,分布几乎遍及中国。可作牲畜的饲料,质柔软而繁盛,产草量大,可食性高。相类群......
目录

形态特征

原变种秆直立或基部倾斜,高30-100厘米。叶鞘外侧边缘常具纤毛;叶片扁平,长5-40厘米 ,宽3-13毫米。穗状花序长7-20厘米,弯或下垂; 小穗绿色或带紫色,长13-25毫米(除外),含3-10小花;颖卵状披针至长披针,先端锐尖至具短长2-7毫米),边缘为宽膜质,第一颖长4-6毫米,第二颖长5-9毫米;外稃披针,具有较宽的膜质边缘,部以及基盘近于无毛或仅基盘两侧具有极微小的短毛,上部具明显的5上稍粗糙,第一外稃长8-11毫米,先端延伸成粗糙,劲直或上部稍有折,长20-40毫米;内稃约与外稃等长,先端钝头,显著具翼,翼缘具有细小纤毛。

鹅观草图册鹅观草图册

生长习性

鹅观草图册在温带地区,如果采取春播或夏播,当年仅能成基生丛,而不能抽穗结实,直至 降霜后,地上部分枯死,其绿草期为96~132天。而生长2年以上的观草,一般于3月底或4月初返青,6月中旬,6月底或7月初果熟,10月初或中旬地上部分枯死,生育期为95~106天,青草期为199~208天。观草分布的生态幅比较宽,适应的降水范围是400~1700毫米;它既可在砂质土上生长,也可在黏质土上定居,适应的土壤pH4.5~8;适应的绝对最低温-30℃、绝对最高温为35℃。

鹅观草图册鹅观草图册

分布情况

青海西藏等地外,分布几遍及全国;多生长在海拔100-2300米的山坡和湿润草地。模式标本采自辽宁大连市。

繁殖方法

观草要依靠种子繁殖种子成熟比较一致,利于一次收获,产种量高。种子率高,一般均在90%以上;分蘖力比较强,据对生长2年以上的植株统计,一般每丛可分蘖15~25,最多有达36;每年收割2茬,最多不能超过3茬,每次收割的间隔时间为60天左右,据吉林省畜牧研究所报道,每次刈割后到新草萌发需7~11天;在分蘖期利用,一般3天即可再生。

主要变种

细瘦观草〔变种)

与原变种的区在于,叶片狭窄,宽约2毫米,且通常卷;穗状花序较细瘦,长2-6厘米;小穗淡绿色或草黄色,含3-5小花

产广西、四川等省区。生于路边。

饲用价值

孕穗前,柔嫩,马、牛、羊、兔、均喜食。抽穗后适性下降。以利用青草期为宜,也可调制成干草。观草也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本种植物可作牲畜的饲料,质柔软而繁盛,产草量大,可食性高。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鹅首马先蒿

下一篇 鹅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