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东北堇菜

东北堇菜 东北堇菜:Viola mandshurica W. Beck.)是堇菜科堇菜属的植物。分布于台湾岛、朝鲜、俄罗斯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山东陕西黑龙江山西、甘肃、蒙古、吉林、河北辽宁等地,生长于海拔700米至1,400米的地区,见于疏林下、草坡、林缘、灌丛、田野荒地、草地以及河岸沙地。多年生草本,无地上,高6-18厘米。缩短,垂直,长5-12毫米,密生,呈暗褐色,常自一处发出......
目录

植物形态

东北堇菜图册多年生草本,无地上,高6-18厘米。缩短,垂直,长5-12毫米,密生,呈暗褐色,常自一处发出数条较粗壮的褐色通常平滑,向下斜伸或有时稍横生。3或5以至多数,皆基生;叶片、卵状披针,下部者通常较小呈狭卵形,长2-6厘米,宽0.5-1.5厘米,期后叶片渐增大,呈长三角、椭披针,稍呈戟,长可达10余厘米,宽达5厘米,最宽处位于的最下部,先端钝或,基部截形或宽楔形,下延于叶柄,边缘具疏生波状齿,有时下部近全缘,两面无毛或被疏柔毛,下面有明显隆起的中脉叶柄较长,长2.5-8厘米,上部具狭翅,期后翅显著增宽,被短毛或无毛;托叶膜质,下部者呈鳞片状,褐色,上部者淡褐色、淡紫色或苍白色,约2/3以上与叶柄合生,离生部分线状披针,先端渐尖,边缘疏生细齿或近全缘紫堇色或淡紫色,较大,直径约2厘米;花梗细长,通常超出于,无毛或被短毛,通常在中部以下或近中部处具2枚线形苞片萼片卵状披针披针,长5-7毫米,先端渐尖,基部的附属物短(长1.5-2毫米)而较宽,末端截形,通常无齿,具狭膜质边缘,具3;上花瓣卵形,长11-13毫米,宽约5-8毫米,侧花瓣状倒卵形,长11-15毫米,宽约4-6毫米,里面基部有长须毛,下花瓣长15-23毫米,,粗而长,长5-10毫米,末端,向上弯或直;雄蕊药隔端附属物长约1.5毫米,花药长约2毫米,下2枚雄蕊长约4-6毫米;子房卵球,长约2.5毫米,无毛,花柱棍棒状,基部细而向前,上部较粗,柱头两侧及后稍增厚成薄而直立的缘部,前具明显向上斜升的短端具较粗的柱头孔。蒴果,长1-1.5厘米,无毛,先端尖。种子多数,卵球,长1.5毫米,无毛,淡棕红色。果期4月下旬至9月。

东北堇菜图册东北堇菜图册

产地生境

黑龙江、吉林、辽宁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台湾。生于草地、草坡、灌丛、林缘、疏林下、田野荒地及河岸沙地等处。朝鲜、日本、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生境草丛, 河边沙地, 阔地, 林中, 路边, 山坡林中, 山坡路边草甸, 疏林中, 向阳草甸, 阴坡林中
海拔下限700
海拔上限1400
是否中国特有
是否栽培非人工栽培
国外分布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俄罗斯远东地区; 俄罗斯远东地区:乌苏里; 俄罗斯远东地区:则亚-布列亚; 日本
分布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蒙自治区, 河北省, 山西省, 陕西省, 台湾省, 湖北省

变种

东北堇菜 (变型)(东北草本植物志)

f. albiflora P. Y. Fu et Y. C. Teng in Fl. Pl. Herb. Chin. Bor. -orien. 6: 293. 1977.

本变型的要特征是白色花瓣紫色纹。

辽宁(凤城县,模式标本产地)、河北(上房山)。生于山地路旁或河边沙地。

性状特点

性状鉴:多皱缩成团。湿润展后,细长,深褐色或灰白色。基生卵状披针或条端钝,边缘波状,基部下延至叶柄。质脆易碎。微,味微苦。

显微鉴横切面:木栓细胞2~5列,长或多角,切向延长,壁栓化并微木化。皮层皮部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和草酸钙棱晶和簇晶;淀粉粒单粒和2~4复粒,直径2~6微米;簇晶直径25~40微米;棱晶小长径4~6微米。无限外韧型维管束木质部占大部分,导管为单纹孔和网纹增厚,壁木化,直径24~64微米;管胞为单纹孔,木化,直径16~28微米;无木纤维皮层薄壁细胞中可见棕黄色树脂样物质。 :上表皮垂周壁平直,气孔多数,不等式,稀不定式。下表皮细胞垂周壁较平直,有珠状增厚。气孔多数,不等式,两面均密被单细胞毛茸,长150~260~400微米,直径30~36~50微米,有角质层,表面较平滑。组织栅状细胞2~3列。表皮细胞、栅状组织和海绵组织中有棕黄色树脂样物质。

药用价值

全草供药用,能清热解毒,外可排脓消炎。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要治疗毒,目赤肿痛,咽喉肿痛,乳痈黄疸,各种脓肿淋巴结核,泄泻痢疾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东北延胡索

下一篇 东北埃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