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紫堇(
学名:Corydalis buschii)为
罂粟科
紫堇属下的一个种。
块茎小,
花紫红色。生于密林下阴
湿地。有缓急止痛之功效。
块茎小,长
圆形或近三角
形,直径约5毫米,常具角状突起,有时几个并生在一起。新
块茎由老
块茎生出的
匍匐茎末端膨大而成。
茎高10-20(-30)厘米,直立,纤细,基部具1-3
鳞片,具2-4
叶,
分枝。
叶具长柄,下部
叶柄基部具薄膜质鞘,
叶片二回三出,小
叶深裂,边缘和
叶脉上具粗糙的......
植物形态
块茎小,长圆形或近三角形,直径约5毫米,常具角状突起,有时几个并生在一起。新块茎由老块茎生出的匍匐茎末端膨大而成。茎高10-20(-30)厘米,直立,纤细,基部具1-3鳞片,具2-4叶,分枝。叶具长柄,下部叶柄基部具薄膜质鞘,叶片二回三出,小叶深裂,边缘和叶脉上具粗糙的乳突状突起,裂片披针形。总状花序短而密集,具5-10 (-15)花。苞片宽卵形至倒卵形,长5-7毫米,顶端具不整齐的齿,有时下部的分裂。花梗长3-5(-7)毫米,细而直。萼片早落。花紫红色。外花瓣较宽展,顶端微凹。上花瓣长(1.5-)18(-2)厘米,距稍短于瓣片;蜜腺体短,约占距长的1/3。下花瓣直,向前伸出。内花瓣具狭鸡冠状突起。蒴果线形,长1.4-1.8厘米,宽约2毫米,多少弯曲或稍呈串珠状,具5-12种子。
产地生境
产吉林东南部(临江),生于海拔460-1120米左右的密林下阴湿地。分布于俄罗斯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至朝鲜北部。模式标本采自朝鲜。
药用价值
【药 名】:东紫堇
【来 源】:为紫堇属科植物东紫堇的全草。
【功 效】:缓急止痛。
【主 治】:可用于多种痛证。
【性味归经】:苦、甘,温。入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克。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
【考 证】: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
【中药化学成分】:全草含皂甙,块下茎含多种生物碱:空褐鳞碱(bulbocapnine)、原阿片碱、1一紫堇碱(1一corydaline)及 d一四氢巴马亭(即 d一四氢掌叶防己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