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铺地柏

铺地柏 铺地柏(拉丁:Sabina procumbens(Endl.) Iwata et Kusaka),地龙,柏科刺柏植物。匍匐灌木,高达75厘米;条延地面扩展,褐色,密生小梢及小向上斜展。刺交叉轮生,条状披针,先端渐尖成角质锐尖头,长6-8毫米,上面凹,有两条白粉气孔带,气孔带常在上部汇绿色中脉仅下部明显,不达之先端,下面凸起,蓝绿色,沿中脉有细纵槽。球果近球......
目录

形态特征

铺地柏铺地柏是一种矮小的柏科圆柏灌木,原生于日本南部。系柏科常绿匍匐小灌木,高达75厘米,冠幅逾2米。干贴近地面伸展,褐色,小密生。梢及小向上斜展。均为刺,先端尖锐,3交叉互轮生,条状披针,先端渐尖成角质锐尖头,长6-8毫米,上面凹,表面有2条白色气孔带,下面基部有二个白粉气孔气孔带常在上部汇绿色中脉仅下部明显,不达之先端,下面凸起,蓝绿色,沿中脉有细纵槽。叶基下延生长球果近球,被白粉,成熟时黑色,径8-9毫米,有2-3粒种子种子长约4毫米,有棱。匍匐悬垂倒挂,古雅致,是制作悬崖式盆景的良好材料。

生长习性

铺地柏阳性树,能在干的砂地上生长良好,喜石灰质的肥沃土壤,忌低湿地点。原产日本。中国旅大、青岛、庐山、昆明及华东地区各大城市栽培作观赏树。(概述图参考资料来源:)

喜光,稍耐阴,适生于滨海湿候,对土质要求不严,耐力、萌生力均较强。阳性树,能在干的砂地上生长良好,喜石灰质的肥沃土壤,忌低湿地点。铺地柏为温带阳性树种,栽培、野生均有。喜生于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钙质土壤、耐旱、抗盐碱,在平地或悬崖峭壁上都能生长;在干、贫的山地上,生长缓慢,植株细弱。浅性,但侧根发达,萌性强、寿命长,抗烟尘,抗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有害体。耐荫植物,喜阳光充足,但亦耐阴。有很强的耐、耐旱能力,忌低湿。适应性强,耐瘠薄,对土壤不甚选择。

分布范围

铺地柏铺地柏原产日本。在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广泛栽培,中国旅大、青岛、庐山、昆明及华东地区各大城市栽培作观赏树。在园林中可配植于石园或草坪角隅,又为缓土坡的良好地被植物,各地亦常盆栽观赏。现各地都有种植。繁殖培育基地有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河南等地。

繁殖栽培

种植

铺地柏铺地柏由于种子稀少,故多用扦插嫁接压条繁殖

扦插

休眠扦插于3月进,插穗长10-12厘米,剪去下部鳞叶,插入土中5-6厘米深,插后欺实,充分浇水,搭棚遮阴,保持空湿润,但土壤不宜过湿,插后约100天始发。6-7月亦可用半木质化扦插,但管理要求高,而且成活率不是太高。铺地柏嫁接繁殖生长快,管理省工,一般于2月下旬至4月下旬接,以侧柏作砧木,接后埋土至接穗部,成活后先剪去砧木上部,第二年齐接去,成活率可达95%。如作盆栽用,为提早养成悬崖式树姿,可采用高接。

压条

铺地柏压条繁殖简单易,但繁殖系数低,因此少量繁殖可用此法。在春夏季选择生长旺盛的条,割伤皮层(不割也可以),用竹签固定,上覆肥土和盖草,常保持湿润,当年即可发,第二年春季剪去分栽。

栽培技术

铺地柏浇水

铺地柏湿润,盆栽要常浇水,但也不宜水。干旱时,可常喷面水,以保持色鲜绿。

施肥

生长,每月可施1次稀薄、腐熟的饼肥水 。冬季施1次有机肥作基肥。

修剪

宜在早春新抽生前修剪,将不需要发展的侧及时剪短,以促进发育伸展。对影响树姿美观的条,可在休眠期(冬季)剪除。

翻盆

铺地柏一般3-4年翻盆1次,在早春萌生前进。翻盆 时,可结修剪部分老、枯,换去1/2旧土, 培以肥沃疏松的培养土,以促进新的根系生长

病虫防治

铺地柏病害以锈病为,可用1%的波尔多液在雨季前喷洒2-3次,以5月份进为好。虫害要是红蜘蛛,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杀之。

主要价值

铺地柏在园林中可配植于石园或草坪角隅,也是缓土坡的良好地被植物,亦常盆栽观赏。日本院中在水面上的传统配植技法“流”,即用本种造成。有“银”、“金”及“多”等栽培变种。地柏盆景可对称地陈放在厅室几座上,也可放在院台坡上或门廊两侧,翠绿,婉蜒匍匐,颇为美观。在春季抽生新傲时,观赏效果最佳。生长不宜长时间放在室,可移放在阳台 或院中。

中国各地园林中常见栽培,亦为习见桩景材料之一。在城市绿化中是常用的植物铺地柏对污浊空具有很强的耐力,在市区街、路旁种植,生长良好,不碍视线,吸附尖埃,净化空。丛植于窗下、门旁,极具点缀效果。夏绿冬青,不遮光线,不碍视野,尤其在雪中更显生机。与洒金柏配植于草坪、坛、山石、林下,可增加绿化层次,丰富观赏美感。

,春色,在春季抽生新傲时,观赏效果最佳。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地柏枝

下一篇 地枫皮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