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地柏枝

中文地柏。 【】地柏(《本草图》),油面、铺地金牛、 百草、烂皮蛇(《广西药植录》), 柏草、 石柏(《浙江山药植志》), (《贵州药植录》),孔毛、 土黄连、石金(《江西草药》), 柏、 山扁担、 红鸡草。 【中药化成分】含异茴香(isopimpinellin),β-谷甾醇,棕榈酸,硬脂酸。 【来源】为卷柏卷柏植物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地柏

】地柏(《本草图》),油面、铺地金牛、 百草、烂皮蛇(《广西药植录》), 柏草、 石柏(《浙江山药植志》), (《贵州药植录》),孔毛、 土黄连、石金(《江西草药》), 柏、 山扁担、 红鸡草。

【中药化成分】含异茴香(isopimpinellin),β-谷甾醇,棕榈酸,硬脂酸。

【来源】为卷柏卷柏植物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ii Hieron.,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辛、微甘,平。

【功能治】清热利湿,止。用于急性黄疸炎,全身浮肿,结核咯血吐血痔疮;外用治外伤,烧烫伤

【用法用量】 0.5~2两;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患处。

【摘录】《全国草药汇编》

形态特征

土生或石生,直立,高20-55厘米,具一横走的地下和游走,其上生鳞片淡绿色的中上部羽状分枝,不呈“之”,无关节,禾秆色或红色,不分枝高(5-) 10-25厘米,下部直径1-3毫米,柱状,不具纵沟,光滑无毛,维管束1条;侧5-8对,2-3回羽状分枝,小较密排列规则,上相邻分枝2-6厘米,分枝无毛,压扁,末回分枝宽2.5-4毫米。(除不分枝上的外)交互排列,二,草纸或纸质,表面光滑,边缘不为全缘,具白边,不分枝上的排列较疏,不大于分枝上的,一绿色黄色红色,三角,鞘状或紧贴,边缘有细齿上的腋不明显大于分枝上的,卵形或阔卵形,平分枝上的腋对称,卵形,1.0-2.2毫米×0.4-1.0毫米,边缘有细齿中叶不对称,小上的,0.6-1.8毫米×0.3-0.8毫米,覆瓦状排列,部不呈龙骨状或略呈龙骨状,先端与轴平端交叉,并具,基部斜,近心形,边缘有细齿侧叶不对称,上的较侧上的大,2-3毫米×1.2-1.8毫米,分枝上的侧叶卵状三角,略向上,排列紧密,1.0-2.4毫米×0.5-1.8毫米,先端急尖,边缘有细齿,上侧边缘基部扩大,变宽,但不覆盖小,边缘有细齿,下侧边缘基部略膨大,近全缘(基部有细齿)。孢子穗紧密,四棱柱,单生于小末端,5.0-15毫米×1.4-2.8毫米;孢子,卵状三角,边缘有细齿,具白边,先端渐尖,龙骨状;孢子分布于孢子穗中部的下侧。

药理作用

1. 止作用: 提取物(可能为醛类成分)在体外及整体动物均有加速凝及止作用,可延迟纤维蛋白的溶解,能增加兔末梢液中总数,白细胞数亦有升高。

2.毒性: 很低,对小注射人用量的125倍,观察3天,活动无异常。

民间验方

1、治吐血地柏侧柏棕树根茜草根、苦蒿头、白茅各15g,水服。

2、治急性黄疸炎:地柏凤尾草各30g,水服。

3、治疮:地柏15g,辛夷6g,不食草3g,水服,并绞汁滴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地柏树

下一篇 铺地柏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