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地毡草

地毡草多年生草本。极短缩。皆基生,呈镶嵌式;叶片,长1~2厘米,上部而较宽,下部渐次狭窄,无明显的叶柄,上面密被紫红腺毛,毛长可达5毫米。丛抽出,高10~15厘米;红色,侧生于端,排列成总状花序萼片5,宿存;花瓣5;雄蕊5;花柱3,各2深裂。蒴果期夏季。异】金金雀花(《泉州青草药》),天地(《泉州本草》),地红花、小毛毡苔(《福建草药》)。 【拉 丁......
目录

基本信息

】金金雀花(《泉州青草药》),天地(《泉州本草》),地红花、小毛毡苔(《福建草药》)。

【拉 丁 】Drosera spathulata Labill

【来源】为茅膏菜植物茅膏菜的全草。

植物形态

【原态】 匙茅膏菜 多年生草本。短缩,不具球茎皆基生,镶嵌式排列成莲座状,紧贴地面;叶柄扁平,自下向上渐扩大;托叶膜质,淡红色,长4-6mm,通常3裂,中间裂再作2-3浅或深裂;叶片,长1-2cm,宽2-5mm,叶缘腺毛长达5mm,紫红色,上面腺毛较短。螺状聚伞花序1-2,自丛抽出,长4-16cm,花序柄、花柄花萼均被细柔毛状头状腺毛苞片,长约2mm;花萼5,钟,宿存;花瓣5,倒卵形,长约2mm,紫红色;雄蕊5,长约2mm;子房花柱3,每柱2裂达基部,宿存。蒴果倒三角卷,熟时3裂。种子多而小,卵形黑色,具蜂房格状纹。、果期3-9月。

生长环境及分布

生于山区阴湿斜坡,或湿水沟旁。分布福建广东台湾等地。

药用价值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 全草卷团状。极短缩,基部常有细长的须状端有残留的叶基生,呈镶嵌式重叠,叶片展平后匙,长1-2cm,宽2-5mm,基部渐窄叶缘具有密集而稍长的紫红腺毛,长约5mm,上面腺毛较短,下面几无毛;无明显的叶柄长10-15cm,落。微,味稍苦。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洗净泥土,鲜用或晒干。

性味】《泉州本草》:"甘,无毒。"

归经】《泉州本草》:"入。"

【功用治】请热解渴,凉血通淋。治感冒,肺痈咳嗽渴,吐血咯血淋病蛾,疔疮

【用法与用量】服:汤,鲜品0.5~1两。外用:捣。 【选】①治肺热肺痈发热咳嗽渴:鲜地毡草一两,汤调蜜服。

②治吐血咯血:鲜地毡草一两。捣烂绞汁调蜜服。

③治单双乳蛾癀:地毡草晒干研末吹,仍以鲜地毡草一两至一两半,汤服。

④治金钱癣:鲜地毡草擦患处(干者先浸米再擦),每日一、二次。

⑤治一切疔疮:鲜地毡草加生桐油、冷饭粒、乌糖捣

⑥治诸淋:鲜地毡草一两。汤调冰糖服。(①以下出《泉州本草》)

⑦治对口疮:鲜小毛毡苔、连钱草各适量加食盐、冷饭或红糖少许,捣烂患处。(《福建草药》)

⑧治性感冒:鲜小毛毡苔五至八钱,水服。(《福建草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地沙

下一篇 地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