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地莓子

地莓子黄帽子、黄刺儿,是蔷薇植物黄果悬钩子的要治于结膜炎,睑缘炎,肿毒。地莓子为低矮灌木多年生草本,全体疏生墓部膨大的皮刺匍甸或向上,高10~30厘米。3出复叶, 互生;小或椭披针生小几比侧生小大1倍,长4~6厘米,近基部常有2浅裂,边缘具不整齐锯齿,两面无毛,下面上有刺;叶柄叶轴皮刺托叶披针,有疏齿小,白色,单生或2~3朵成伞房......
目录

形态特征

地莓子为低矮灌木多年生草本,全体疏生墓部膨大的皮刺匍甸或向上,高10~30厘米。3出复叶, 互生;小或椭披针生小几比侧生小大1倍,长4~6厘米,近基部常有2浅裂,边缘具不整齐锯齿,两面无毛,下面上有刺;叶柄叶轴皮刺托叶披针,有疏齿小,白色,单生或2~3朵伞房花序腋生或生;萼裂卵形,先端尾尖,外面密被细刺,面有毛; 雄蕊雌蕊均为多数。果扁球,橙黄色红色

生长习性

地莓子生长环境要求不高,但通常生长于山沟石砾滩地及土层较厚处,山林、路旁边也常见。

物种分布

地莓子要分布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区。

药用功效

【采集】春、秋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功用治】消炎止痛。治结膜炎,睑缘炎,肿毒。

【用法与用量】外用:水熏洗或捣

栽培要点

1.土壤喜温暖湿润环境,一般土壤都可栽培。 2.种植用种子繁殖四川地区在3月播种。1.5米宽的畦,、株各约30cm,深约7cm,每种子约10粒,每亩用种子2-3斤,播后施人畜粪水。 3.田间管理苗高约7cm时匀苗、补苗,每留苗2-3株,并中耕除草、追肥1次。在6、10月再各除草、追肥1次,肥料以人畜粪水为生,最后1次可施土杂肥。 4.病虫害防治虫害有毛虫,发现时捕杀,也可用6%可湿性 六六六防治。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地菍

下一篇 地草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