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地黄花

地黄花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Gaertn. ) Libosch),玄参植物地黄分布于河北山西蒙古等地。其为多年生草本,高10~40cm;全株被灰白色长柔毛及腺毛肥厚,肉质,呈块状,或纺锤直立,单一或基部分生数;基生成丛,叶片倒卵状披针,长3~10cm,宽1.5~4cm,先端钝,基部渐窄,下延成长叶柄面多皱,边缘有不整齐锯齿......
目录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40cm。全株被灰白色长柔毛及腺毛肥厚,肉质,呈块状,或纺锤直立,单一或基部分生数。基生成丛,叶片倒卵状披针,长3-10cm,宽1.5-4cm,先端钝,基部渐窄,下延成长叶柄面多皱,边缘有不整齐锯齿较小。直立,被毛,于上部呈总状花序苞片状,发达或退化;花萼钟状,先端5裂,裂三角,被多细胞长柔毛和白色长毛,具10条;花冠宽筒状,稍弯,长3-4cm,外面暗紫色,里面杂以黄色,有明显紫纹,先端5浅裂,略呈二雄蕊4,二强,花药基部叉;子房上位,卵形,2室,后变1室,花柱1,柱头膨大。蒴果卵形或长卵形,先端尖,有宿存花柱,外为宿存花萼所包。种子多数。期4-5月,果期5-6月。

分布范围

要为栽培,亦野生于海拔50-1100m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处。分布于河北山西蒙古、辽宁、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陕西等地。

主要价值

地黄消渴肾虚痛,具有填补虚的功效。归。入药部位是其朵,其性味味甘,性温。

植物文化

1、《本草图》:“为末服食,功同地黄。”

2、《纲》:“治肾虚痛,为末匕,日三。”

配伍

1、治消渴地黄阴干,捣罗为末,每用粟米,净淘粥,候熟,入末三钱匕,搅匀,更令沸,任意食之。(《圣济总录》地黄粥)

2、治坠睛风热所攻:猪肝一具,黑豆(曝干)、槐花(曝干)、地黄(曝干)各一两。上件药除猪肝外,捣细罗为,和猪肝纳铛中,以水二斛,缓,候上有凝脂,似子,此是药上物,掠尽为度,以瓷中盛,每以铜箸取如黍米大,点眦中,日三四度。(《圣惠》)

用法用量

服:9-30g,汤。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地黄连

下一篇 地黄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