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连
基本信息
【异名】假苦楝、矮秃秃、 千年矮(《广西中药志》), 鸡血散、 小罗伞(《广西药植名录》),白花矮陀陀、七匹散、金丝岩陀、 土黄连(《云南中草药》), 滇地黄连、 铁冬青、思茅地黄连(《文山中草药》),金丝矮陀(《云南思茅中草药选》),雅害黑(傣名)。
门中文名 | 被子植物门 |
门英文名 | Angiospermae |
纲中文名 | 双子叶植物纲 |
纲英文名 | Dicotyledoneae |
目中文名 | 蓝雪目 |
目英文名 | Plumbaginales |
科中文名 | 楝科 |
科拉丁名 | Meliaceae |
属中文名 | 地黄连属 |
属拉丁名 | Munronia |
种中文名 | 地黄连 |
种拉丁名 | Munronia sinica Diels |
生境 | 生境: 林缘, 路边, 石缝阴地 |
海拔下限 | 700 |
海拔上限 | 1200 |
是否中国特有 | 是 |
是否引种栽培 | 非人工引种栽培 |
植物形态
滇黔地黄连
矮小灌木,高约20厘米。茎直立,少分枝。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总轴连柄,长5~7厘米;小叶5~7,顶生小叶具柄,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3~7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边缘具粗锯齿;侧生小叶无柄,基部一对最小,倒卵形或近圆形,长0.5~1厘米,全缘。聚伞花序腋生;苞片长三角形,被短毛;花柄短,上有肉质短刺;萼钟状,5深裂,披针形,长约2毫米;花冠白色,长达2厘米,内面被稀疏的长柔毛,5裂,裂片卵圆形,先端短尖,带紫红色;雄蕊的花丝筒顶端撕裂状;子房上位,5室,被长柔毛,柱头头状。蒴果扁球形,具5钝棱,被柔毛。基部有宿存的花萼;种子扁平。花期5~9月。果期6~10月。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
功用主治
用法用量
宜忌
选方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