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大果榆

大果榆 大果榆(拉丁:Ulmus macrocarpa Hance),山榆、芜荑,榆科榆属落乔木灌木植物大果榆高达20米,树皮暗灰或灰黑色,小有时两侧具对生扁平木栓翅,厚革质,宽倒卵形、倒卵状、倒卵状菱形或倒卵形花芽抽出,翅果宽倒卵状、近或宽果期4-5月。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蒙古等省区,生于海拔700-1800米地带之山坡、谷地、台地、黄土等......
目录

形态特征

乔木灌木,高达20米,胸径可达40厘米;树皮灰色或灰黑色纵裂,粗糙,小有时(尤以萌发及幼树的小)两侧具对生而扁平的木栓翅,间或上下亦有微凸起的木栓翅,稀在较老的小上有4条几等宽而扁平的木栓翅;幼有疏毛,一、二年生淡褐黄色淡黄褐色,稀淡红褐色,无毛或一年生有疏毛,具皮孔;冬或近球芽鳞面多少被短毛或无毛,边缘有毛。

大果榆宽倒卵形、倒卵状、倒卵状菱形或倒卵形,稀,厚革质,大小变异很大,通常长5-9厘米,宽3.5-5厘米,最小之长1-3厘米,宽1-2.5厘米,最大之长达14厘米,宽至9厘米,先端短尾状,稀骤凸,基部渐窄至,偏斜或近对称,多少心脏或一边楔形,两面粗糙,面密生硬毛或有凸起的毛迹,常有疏毛,上较密,腋常有簇生毛,侧脉每边6-16条,边缘具大而浅钝的重锯齿,或兼有单锯齿叶柄长2-10毫米,仅上面有毛或下面有疏毛。花芽抽出,在去年生上排成簇状聚伞花序生于新的基部。

翅果宽倒卵状、近或宽,长1.5-4.7(常2.5-3.5)厘米,宽1-3.9(常2-3)厘米,基部多少偏斜或近对称,微狭或,有时子房柄较明显,端凹或,缺柱头面被毛,两面及边缘有毛,果核部分位于翅果中部,宿存花被,外被短毛或几无毛,上部5浅裂,裂边缘有毛,果梗长2-4毫米,被短毛。果期4-5月。

产地生境

大果榆生于海拔700-1800米地带之山坡、谷地、台地、黄土丘陵、固定沙丘及缝中。阳性树种,耐干旱,能适应碱性、中性及微酸性土壤。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蒙古、河北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及青海东部。朝鲜及前苏联中部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大果榆大果榆喜光,根系发达,侧根性强。耐冷及干旱瘠薄。在全年无霜期为145天左右、极端最高温29℃、极端最低温零下30℃、年降水量200毫米的候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对土壤要求不高,稍耐盐碱,在沙土、含0.16%苏打盐陵土或钙质土及pH值6.5-7.0的土壤生长稳健。在土壤候条件良好的环境下其寿命较长。

繁殖方法

大果榆播种繁殖,少量也可分株繁殖

播种育苗

⑴采种:采种母树以15-30年生的健壮树为好。当果实绿色变为黄白色时,即可采收。采后应置于通处阴干,清除杂物。可随采随播,如不能及时播种,应密封贮藏。

⑵播种地选择: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的壤土壤土

⑶整地:播种前一年秋季整地,深翻20厘米以上,每667米2施基肥2000-3000千克,并撒敌百虫粉1.5-2.0千克,毒死地下害虫。翌春作长10米、宽1.2米的苗床待播。

⑷播种:播种时需先灌水,待水分全部渗入土中、土不粘手时播种。种子可不作处理。

大果榆

⑸播种时间:10月下旬-11月中旬。

⑹播种法:条播,播幅宽5-10厘米。

⑺播后管理:播后覆土0.5-1.0厘米,并稍加镇压,以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发。每667米2用种2.5-3.0千克,播后10余天即可出苗。待幼苗长出2-3时,可间苗,苗高5-6厘米时定苗,每667米2留苗3万株左右,间苗后适当灌水,并及时除草、松土。6-7月追肥,每667米2施人粪尿100千克或硫铵4千克,每隔半月追1次肥,8月初停止追肥,以利幼苗木质化。如幼苗发生病,每周可喷洒1%波尔多液1次。

分株繁殖

大果榆分株繁殖因为是有植株分离,所以成活率高,但繁殖系数低,不能适应现代大面积栽培需要。

分株繁殖时间:多在春、秋季进

分株繁殖法:用利刀将母株根蘖、脚直接切离后栽植,适用于乔木植物

⑶分株苗管理:分株繁殖苗木由于在栽植时根系断,苗木部水分供应出现不平衡现象,必须加强供水,在分株后应连续灌水3-4次,且灌水量要大,间隔时间也不能太长。

栽培技术

栽植时间

春秋两季均可栽植,春季在土壤解冻后至苗木萌发前,秋季在苗木落后至土壤封冻前。

栽植规格

采用1年生苗木,直径为30-40厘米,深30厘米左右,2米,株1.5-2.0米,每公顷栽2500-3000株。将苗木植入中,填入细土踩实,然后浇水并培土

抚育管理

大果榆栽植后2-3年松土、除草和培土大果榆在幼龄期发较多,应及时修剪整,不同季修剪侧重点不同。冬季幼树落后至翌春发前,将当年生剪去1/2,剪下3-4个侧剪去,其余剪去2/3。夏季生长期剪去直立强壮侧,以促进生长。还应掌握“轻修,重留冠”的原则,不断调整树冠和树干比例。2-3年幼树,树冠要占全树高度的2/3。据培育材种不同,确定树干的高度,达到定干高度后,不再修,使树冠扩大,可加速生长

病虫防治

大果榆病害较少,受榆紫金虫危害较轻,易受黑绒金龟子、榆天社蛾、榆毒蛾等危害。

黑绒金龟子:可用50%敌敌畏乳800-1000倍液毒杀,或在成虫出现盛期,震落捕杀或灯光诱杀。

榆天社蛾:榆天社蛾成虫有较强趋光性,夜间可用灯光诱杀,其幼虫群集时,可喷洒90%敌百虫800-1000倍液毒杀,幼虫有受惊时吐丝落地习性,可利用其震动树干使其落地捕杀,或秋后在树干周围挖蛹。

榆毒蛾:可秋季在树干束草或在干基放木、瓦等诱杀幼虫,用苏云金杆菌或青虫菌500-800倍液喷杀幼虫。成虫可用黑光灯诱杀。

主要价值

绿化

大果榆

大果榆秋季变红,树冠大,适于城市及乡村四旁绿化。在植被恢复比较困难的干旱半干旱山区,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大果榆的固土保水作用,改善立地条件。尤其是人工造林困难的地段,应保护好大果榆,以防退化为草地、裸地。在三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大果榆是防护林工程的树种之一。

大果榆是优良的用材树种,木材坚硬致密,不易裂,纹理美观。适用于车辆、枕木、建筑、农具、家具等。大果榆种子产量较高,种子含油量为39%,其中癸酸占脂肪酸总重量的66.5%。这两种物质含量均居榆属之首。种子油可供食用和工业用,癸酸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种了还可酿、制油、入药。人果榆树皮、皮富含纤维树皮纤维素54.85%,可供纺编、造纸、亦可提取栲,皮中质可做纸糊料。幼可作编织材料,树适作饲料。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大果琉璃草

下一篇 大果巴戟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