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琉璃草
基本介绍
门英文名 | Angiospermae |
纲英文名 | Monocotyledoneae |
目英文名 | Bromeliales |
科拉丁名 | Boraginaceae |
属拉丁名 | Cynoglossum |
种拉丁名 | Cynoglossum,formosanum,Nakai |
种下等级 | Cynoglossum divaricatum Steph. ex Lehm.; Cynoglossum zeylanicum (Vahl) Thunb. ex Lehm. |
生境 | 生境: 半固定沙丘, 草坡, 村边, 干旱河谷, 干旱河谷沙砾质冲积地, 干旱田边, 灌丛中, 河滩, 荒地, 林缘, 林缘草甸 , 路边, 路边草丛中, 路边湿润地, 沙地, 沙砾地, 山坡, 山坡草丛中, 山坡草甸, 田边, 田中, 阳坡, 阳坡路边杂木林中 |
海拔下限 | 100 |
海拔上限 | 3040 |
是否中国特有 | 否 |
是否引种栽培 | 非人工引种栽培 |
国外分布 | 非洲; 喜马拉雅山地; 亚洲南部; 伊里安岛; 俄罗斯阿尔泰地区;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安格-萨彦;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达乌里;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俄罗斯远东地区:乌苏里; 俄罗斯远东地区:则亚-布列亚; 蒙古 |
国内分布 |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内蒙自治区, 北京市, 河北省, 山西省, 陕西省, 甘肃省, 江苏省, 安徽省, 上海市, 浙江省, 江西省, 福建省, 台湾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重庆市, 四川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中国 |
形态特征
根长,直生,暗褐色。茎中空,微有棱,有贴伏的短柔毛。基生叶和茎下部叶有长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稀椭圆状披针形,长7-13厘米,宽1.5-4厘米
,两面密生贴伏的短柔毛,茎上部叶无柄,狭披针形。圆锥花序,侧枝多,疏松,成塔状;花萼裂片5,卵形,长3-4毫米,外面密生短柔毛,果期不明显增大;花初开时紫红色,后变为蓝紫色;花冠直径4-5毫米,裂片5,卵圆形;喉部附属物5,长圆形,雄蕊5,内藏;子房4裂,花柱短,内藏。小坚果卵形,腹背压扁,长约5毫米,密生锚状刺,花托金字塔形。花果期6-8月。
![]() | ![]() |
产地生境
生于山坡、沙丘。分布于我国北部,蒙古和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概述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