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大泡通

英文:Root of Delavay Schefflera。异通、木通、隔子通、饭包、三叉木、豆豉、大豆豉牛嗓管、伞把木、大通塔,药材基源:为五加植物穗序鹅掌柴皮或权条。拉丁植物动物矿物:Schefflera delavayi(Franch.)Harms.乔木灌木,高3-8m。粗大,外表暗褐色;成长,卵状披针或长披针,生于海拔600-3100m的沟旁、林......
目录

形态特征

大泡通乔木灌木,高3-8m。粗大,外表暗褐色;小粗壮,幼时必生黄棕以星状绒毛,后即落;具白以掌状复叶有小4-7;叶柄长4-16cm,最长可至70cm,幼时密生星状绒毛,成长,卵状披针或长披针,长6-20cm,最长可达35cm,宽2-8cm或稍宽;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钝形全缘具疏离不整齐粗齿或1-3浅裂至深裂,上面无毛,下面密生灰白以或黄棕色星状绒毛,粗而明显;侧脉8-12对,上面坦或微隆起,下面稍隆起,网上面稍下陷,稀平坦,下面为绒毛掩盖而不隆起。

无梗,穗状花序聚生成大花序生,长12-10cm,轴和分枝幼时均密被星状绒毛,后毛逐渐落,分枝长10-30cm;苞片卵形,长4-5mm,苞片三角状卵形,长1-2mm,均密被星状绒毛;萼长1.5-2mm,疏被星状短柔毛,边缘有4-5齿;‘花瓣4-5,三角状卵形,长约2mm,无毛,白色雄蕊5,丝长约3mm;子房下位,4-5室;花柱合生成柱状,柱头不明显,花盘隆起。果实,直径约4mm,紫黑色,几无毛;宿存花柱长1.5-2mm。期10-11月,果期翌年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3100m的沟旁、林缘、山坡疏林中。

分布于中国西南及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药用价值

性状

大泡通性状鉴条灰棕色或灰褐色,表面有纵皱纹,有棕以点状皮孔及弧叶柄痕;幼嫩密被灰棕色毛茸。折断面可见大型白色状的贿。

皮多呈条状,外表面灰褐色至暗褐色,有纵皱纹及灰白色栓皮和棕色点状皮孔表面色淡,有细纵纹。质硬,折断面纤维性。微,味苦,涩。

功效服用

大泡通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味微苦;涩;性平

【功能治】祛;强筋健行气

湿痹痛;膝酸痛;跌打肿痛;胸胁脘腹胀

①《贵州民间药物》:“通大便,消肿毒。”

②《广西实用草药新选》:“祛。治骨折,挫伤,湿关节痛,劳损。”

【用法用量】服:9-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汤洗;‘或捣。药用:五加鹅掌柴植物鹅掌柴Schefflera hypoleuca (Kurz) Harms,以树皮入药。全年可采,树皮洗净,透,切段,晒干。可鲜用。

1、《贵州民间药物》:通大便,消肿毒。

2、《广西实用草药新选》:祛。治骨折,挫伤,湿关节痛,劳损。

①治大便结肚痛:五钱至一两。水服。

②治肿毒:五两,绿姜,黄姜各三两,过山龙。共捣烂,包于患处,每日换药一次。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大泡通皮

下一篇 大沙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