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大泡通皮

通皮是一种中药,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药通皮 【类】接药;生药 【拼音】dà pào tōng pí 【英文】Bark of Delavay Schefflera 【拉丁】Cortex Schefflerae delavayi 【子皮 【考】出自《贵州民间药物》【科属】五加科 【基源】为五加植物 穗序鹅掌柴皮。 【药用部位】皮 【资源分布】分布于......
目录

中药名称

【药通皮

【类】接药;生

【拼音】dà pào tōng pí

【英文】Bark of Delavay Schefflera

【拉丁】Cortex Schefflerae delavayi

子皮

【考】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中药基源

【科属】五加

【基源】为五加植物 穗序鹅掌柴皮。

【药用部位】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3100m的沟旁、林缘、山坡疏林中。

【基源态】

大泡通皮图册穗序鹅掌柴乔木灌木,高3-8m。粗大,外表暗褐色;小粗壮,幼时必生黄棕以星状绒毛,后即落;具白以掌状复叶有小4-7;叶柄长4-16cm,最长可至70cm,幼时密生星状绒毛,成长,卵状披针或长披针,长6-20cm,最长可达35cm,宽2-8cm或稍宽;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钝形全缘具疏离不整齐粗齿或1-3浅裂至深裂,上面无毛,下面密生灰白以或黄棕色星状绒毛,粗而明显;侧脉8-12对,上面坦或微隆起,下面稍隆起,网上面稍下陷,稀平坦,下面为绒毛掩盖而不隆起。无梗,穗状花序聚生成大花序生,长12-10cm,轴和分枝幼时均密被星状绒毛,后毛逐渐落,分枝长10-30cm;苞片卵形,长4-5mm,苞片三角状卵形,长1-2mm,均密被星状绒毛;萼长1.5-2mm,疏被星状短柔毛,边缘有4-5齿;‘花瓣4-5,三角状卵形,长约2mm,无毛,白色雄蕊5,丝长约3mm;子房下位,4-5室;花柱合生成柱状,柱头不明显,花盘隆起。果实,直径约4mm,紫黑色,几无毛;宿存花柱长1.5-2mm。期10-11月,果期翌年1月。

【采收加工储藏】全年均可采,剥取皮,多为鲜用。

大泡通皮图册大泡通皮图册

中药基础

性味】味苦;涩;性微

【功效】祛湿;舒筋活

【各家论述】《贵州民间药物》:治未破皮之骨折,用鲜通皮一把,捣烂拌烧,先将骨折处复位,后包上药,再上夹,一、二日换药一次。

【用法用量】服:汤,15-30g。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大活

下一篇 大泡通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