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瓦韦
植物原形态
根状茎横走,密生鳞片;鳞片棕色,卵圆形,顶端钝圆,中部网眼近长方形,其壁略加厚,颜色较深,边缘的网眼近多边形,色淡,老时易脱落。叶近生;叶柄长一般4-15厘米,多为禾秆色;叶片披针形或狭长披针形,长约15-35厘米,中部为最宽约1.5-4厘米,短尾状渐尖头,基部渐变狭并下延,全缘或略呈波状,干后上面黄绿色或褐色,下面灰绿色或淡棕色,厚革质,下面常覆盖少量鳞片。主脉上下均隆起,小脉通常不显。孢子囊群圆形或椭圆形,在叶片下面高高隆起,而在叶片背面成穴状凹陷,紧靠叶边着生,彼此间相距变化很大,远的距离约1厘米,近的彼此相接,甚至二者扩展为一,幼时被圆形棕色全缘的隔丝覆盖。
生态环境
地理分布
产四川 (平武、天全、雷波、宝兴、甘洛、洪雅、石棉、马边) 、贵州 (凯里、安隆、兴仁、雷山、安顺、兴义、望谟、普安、江口) 、云南 (泸水、屏东、景东、永平、双柏、华平、维西、大关、武定、贡山、昆明、嵩明、景洪、漾濞、鹤庆、大理、镇康、禄劝、兰坪、河口、金平、莲山、义山、思茅、文山、中甸、镇雄、弥勒、西畴、马关、德钦) 、西藏 (拉萨、易贡、墨脱、察隅、林芝、波密、扎木) 。
![]() | ![]() |
药用价值
【主治】暴赤火眼;翳膜遮睛;热淋;水肿;血崩;月经不调;疔疮痈毒;外伤出血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300m的山地树干或石上。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出处】《中华本草》
相关变种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