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大腹皮

大腹皮 皮,中药。为棕榈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L.的干果皮。冬季至次春采收未成熟的果实后干,纵剖两瓣,剥取果皮,习称“皮”;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后干,剥取果皮,打松,晒干,习称“大毛”。1、皮:略呈或长卵形瓢状,长4~175px,宽2~3. 125px,厚0.2~12.5px。外果皮棕色至近黑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及隆起的横纹,端有花柱残痕,基部有果梗......
目录

形态特征

1、皮:略呈或长卵形瓢状,长4~175px,宽2~3. 125px,厚0.2~12.5px。外果皮棕色至近黑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及隆起的横纹,端有花柱残痕,基部有果梗及残存萼片果皮凹陷,褐色或深棕色,光滑呈硬壳状。体轻,质硬,纵向撕裂后可见果皮纤维微,味微涩。

2、大毛:略呈或瓢状。外果皮多已落或残存。果皮棕毛状,黄白色或淡棕色,疏松质柔。果皮硬壳状,黄棕色棕色表面光滑,有时纵向破裂。微,味淡。

分布范围

国外产于印度尼西亚,印度菲律宾;国广东云南台湾亦产。

主要价值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果皮

性味

味辛,性微温。

归经

大肠小肠

功效

行气宽中水消肿。

用于湿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浮肿,小便不利。大腹皮 中药材

配伍

1、用于治乌癞疮:大子,生者或干者,连全皮勿伤动,以一升浸之,慢干为末,腊猪脂和。(《圣济总录》)

2、用于治疗小儿,语音不出,促喘闷,手足动摇:诃子(半生半,去核)、等分,水服,二圣。(《全幼鉴》)

用法用量

5~l0g。

气虚体弱者慎用。

炮制

1、皮: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

2、大毛:除去杂质,洗净,干

植物研究

1、《本草纲》:降逆,消肤中水气浮肿,脚壅逆,瘴疟痞满,胎恶阻胀闷。

2、《宝本草》:冷热大肠壅毒,。并以姜、盐同,入疏药用之,良 。

3、《本逢原》:槟榔性沉重,泄有积滞;皮性轻浮,之滞。故痞满膨胀,水气浮肿,脚壅逆者宜之。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大膜盖蕨

下一篇 美味牛肝菌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