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大虎耳草

耳草耳草耳草属下的一个植物种。【药】:耳草 【汉语拼音】:da hu er cao 【英文】:saxifrag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Saxifrage aculeata Balf.f.耳草多年生草本。 须状,有毛。 直立,高约20厘米,肉质,疏有粗毛。 2~4叶柄长,肉质,叶片,稍肉质,径5~6厘米,基部心形,边缘浅波状,有极疏的浅缺刻;,......
目录

基本信息

【药】:耳草

【汉语拼音】:da hu er cao

【英文】:saxifrag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Saxifrage aculeata Balf.f.[S.mengtzeana Engl. et Irmsch.var.cordatifoliaEngl. et Irmsch.;S.ovatocordata Hand.-Mazz.]

植物形态

耳草多年生草本。

须状,有毛。

直立,高约20厘米,肉质,疏有粗毛。

2~4叶柄长,肉质,叶片,稍肉质,径5~6厘米,基部心形,边缘浅波状,有极疏的浅缺刻;,互生,叶柄短,具粗毛,叶片,长约1厘米,宽约1.4厘米,边缘 具田钝齿

腋生及生;小,绿色苞片状,卵形或倒卵形;萼管与子房合生,裂4,卵形覆瓦状排列,花瓣缺。

蒴果半上位,裂。

【原态】 卵耳草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30-40cm。单一,被褐色腺毛。基生近簇生;柄长5-15cm,肉质,疏生白色长毛;叶片通常卵形,稀阔卵形,长1.2-10cm,宽1-8.4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心形,与叶柄连结处具,边缘具波状齿和腺毛,两面被糙腺毛和斑点;互生,1-4枚;披针卵形,长2.5-5mm,宽约1.1mm,面和边缘具腺毛,单聚伞花序锥状;长13-22cm,具12-30朵花序腺毛两侧对生;两性;萼片5裂,基部与子房下部连花冠5瓣,其3枚较短,一枚较长,长3.3-17.5mm,另一枚最长,长12.6-29.3mm,全缘白色雄蕊10,丝棒状;子房2室,近上位,由2个心皮构成,基部连,上部近分离。蒴果,先端具2种子多数。、果期5-10月。

大虎耳草图册大虎耳草图册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3800m的阴湿崖壁或林下溪畔以及山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药用相关

归经】:

【功效】:清热解毒;活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微苦辛,

【功用治】:清热解毒,祛解表。 治疔疮。,麻疹,高热,咳嗽中耳炎,气管炎,咯血吐血皮肤过敏月经不调,腮腺炎,乳腺炎肿毒,毒蛇咬伤,皮肤溃疡湿疹

【选】:①治耳草五钱,水服;另取少量捣绒擦患处。

②治疔疮耳草适量,捣绒,包患处。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

【生药材鉴定】:呈不规则块状,长1-2cm,直径1.5-2.5cm,有多数须根,表面黑色近细,长9-25cm,浅绿色,有纵棱。基生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形,长1.5-10cm,宽1-8cm,灰绿色,先端钝或尖,基部心形,与叶柄连接处有,边缘具波状齿及腺毛,两面均被粗糙腺毛和斑点;叶柄长2-7cm,被褐色腺毛披针,长2.5-5mm,宽约1.1mm。有的可见聚伞花序棕红色。微,味微苦、辛,有小毒

【药材基源】:为耳草植物耳草的全草。

【用法用量】:服:汤6-9g。外用:捣;或捣汁滴

【出处】:《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大蛇药

下一篇 大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