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定草根

定草,中药。为植物Asplenium prolongatumHook.的全草。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具有清热除湿,活化瘀,止咳化痰利尿通乳之功效。常用于湿疼痛,肠炎痢疾,尿路感染,咳嗽多,跌打损伤,吐血崩漏,乳汁不通;外用治骨折外伤。全草。味辛、甘,性平。清热除湿,活化瘀,止咳化痰利尿通乳。湿疼痛,肠炎痢疾,尿路感染,咳嗽多,跌打损伤,吐血崩漏,......
目录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辛、甘,性平。

功效

清热除湿,活化瘀,止咳化痰利尿通乳。

主治

湿疼痛,肠炎痢疾,尿路感染,咳嗽多,跌打损伤,吐血崩漏,乳汁不通;外用治骨折外伤

相关配伍

1、治湿关节痛:长30g,浸服。(《青草药彩色图谱》)

2、治吐血:长60g,水服。(《青草药彩色图谱》)

用法用量

服:9-30g,水服。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或全草晒干研粉患处。

采集加工

春至秋季均可采收,洗净,晒干备用。

生理特性

植株高20-40厘米。短而直立,先端密被鳞片鳞片披针,长5-8毫米,黑褐色,有棕色狭边,有光泽,厚膜质,全缘或有微齿簇生;叶柄长8-18厘米,粗1.5-2毫米,淡绿色,上面有纵沟,干后压扁,幼时与叶片通体疏被褐色纤维状小鳞片,以后陆续落而渐变光滑;叶片线状披针,长10-25厘米,宽3-4.5厘米,尾头,二回羽状;羽片20-24对,相1-1.4厘米,下部(或基部)的对生,向上互生,斜向上,近无柄,彼此密接,下部羽片通常不缩短,几中部的长1.3-2.2厘米,宽0.8-1.2厘米,狭头,基部不对称,上侧截形,紧靠叶轴,下侧斜切,羽状;小羽片互生,上先出,上侧有2-5,下侧0-3 (-4) ,斜向上,疏离,狭线形,略向上弯,长4-10毫米,宽1-1.5毫米,钝头,基部与羽轴合生并以阔翅相连,全缘,上侧基部1-2常再二至三裂,基部下侧一偶为二裂;裂与小羽片而较短。叶脉明显,略隆起,每小羽片或裂有小1条,先端有明显的水囊,不达边。近肉质,干后草绿色,略显细纵纹;叶轴叶柄同色,端往往延长成鞭状而生羽轴叶片同色,上面隆起,两侧有狭翅。孢子囊群狭线形,长2.5-5毫米,深棕色,每小羽片或裂1枚,位于小羽片的中部上侧边;囊群盖线形灰绿色,膜质,全缘边,宿存。染色体2n=144。

生长环境

附生于林中石上或树干上。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性状鉴别

呈团块状,被深褐色披针鳞片须根细弱。黄绿色,革质,叶柄长3-15cm,无毛,2回羽状复叶线形,先端有长尾,羽片多数,,下部羽片有极短的柄,基部不对称,小羽片线形,钝头,具细脉1条,偶见线形孢子囊群,小羽片上1枚。

药理作用

抑菌作用。

相关论述

浙江药用植物志》:“治急性黄疸炎:长凤尾草江南卷柏鸡眼草各45g,水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对叉疔药

下一篇 定经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