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滇海水仙花

滇海水仙,中药。为报春植物滇海水仙Primula pseudodenticulataPax的或全草。分布于四川(木里)和云南(蒙自、昆明、大理、丽江)。具有瘀接之功效。常用于跌打骨折外伤红肿。或全草。味辛、微苦,性平。瘀接。跌打骨折外伤红肿。服:汤,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或水洗。冬、春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极短,具成丛之长,有时自......
目录

入药部位

或全草。

性味

味辛、微苦,性平。

功效

瘀接

主治

跌打骨折外伤红肿。

用法用量

服:汤,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或水洗。

采集加工

冬、春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极短,具成丛之长,有时自端生出匍匐丛基部无芽鳞叶柄极短或与叶片近等长,具宽翅;叶片坚纸质,长至长披针,长3-10cm,宽0.5-2.5cm,先端钝或微具短尖头,基部渐狭,边缘全缘或有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被粉质小腺体。花葶高6-35cm,端被淡黄色粉,花序近头状,有数十朵;苞片卵形至卵状披针,长2-5mm,被淡黄色粉,基部稍膨大或微呈状;花梗长1-10mm。被淡黄色粉;花萼钟状,长4-5mm,外面被粉,分裂近达中部,裂卵形至长,先端钝;花冠红色淡蓝紫色,冠筒周围黄色冠檐直径7-12mm,裂卵形,先端2深裂;长花柱:冠筒与花萼近等长,雄蕊着生于冠筒中下部,花柱长达冠筒;短花柱:冠筒长于花萼约0.5倍,雄蕊着生于冠筒中上部,先端接近冠筒花柱长1-1.5mm。蒴果与宿存花萼近等长,5瓣裂期12月至翌年2月,果期3-4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500-2300(-3300m)的沟边、水旁和湿草地。分布于四川(木里)和云南(蒙自、昆明、大理、丽江)。

性状鉴别

多皱缩成团状,湿润展平后极短,有多数须状莲座丛生。叶片披针、狭卵状长,长3-10cm,宽0.5-2.5cm,先端钝,基部渐狭,边缘具小牙齿,下面被粉质腺体;叶柄叶片近等长,具宽翅;质稍厚。花葶端有淡黄色粉,花序近头状,苞片卵形,基部稍波状,被黄色粉;花萼钟状,被粉,花冠红色淡蓝紫色微。

相关论述

《全国草药汇编》:“消炎,接,祛瘀。肛,流产骨折,跌打劳伤,外伤红肿,瘀血。”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矮脚王

下一篇 滇池海棠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