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脚王
植物介绍
【来源】为龙胆科植物小龙胆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小龙胆草
矮小草本,高约4厘米。茎单生或数茎丛生。叶对生,无柄,密集,全缘;基生叶数枚,阔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2~15毫米,宽11~12毫米,先端渐尖,顶处尾尖。基部钝圆;茎生叶倒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7~10毫米,宽3~7毫米,下部的叶较大,先端尾尖,基部渐狭抱茎,叶缘膜质,白色。花1~2朵顶生;花冠蓝色,钟状,长约12毫米,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褶处有1齿状附属体,几与裂片等大。蒴果,膜裂为2果瓣。种子多数,表面浅棕色。
【产地】生于较高山地的草丛中。分布云南、广东等地。
【采集】秋、冬采收,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 性寒,味苦 肺、肝二经
【功用主治】清热降火。治目赤肿痛,牙痛,咽喉发炎,瘀痛,疔疮炎症。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或含漱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50cm。根数条从生,稍肉质。茎直立,数个丛生,基部略呈方形,紫色或绿色,节稍膨大。基生叶呈莲座状,椭圆形、倒卵形或卵形
茎生叶对生,几无柄;叶片革质,卵状三角形,长1.5-2.5cm,宽0.8-1.2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多少抱茎,边缘具细锯齿,两面无毛;具3出脉。花单生于枝顶或叶腋,无花梗;花萼筒状,膜质,简长7-13mm,脉具狭翅,花萼5裂,裂片线状披针形;花冠淡红色,带紫色条纹,长3-4.5cm,5裂,裂片卵形或卵状三角形,褶不对称,宽三角形,先端具细长的流苏;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下部,花丝丝状,长短不等,花药椭圆形;于房椭圆形,长约1cm,柄长4-5mm,花柱丝状,柱头2裂。蒴果内藏或仅先端外露,长椭圆形,长2-2.5cm,果柄长约2cm。种了淡褐色,近圆形,具狭翅。花、果期10月至翌年2月。
主要价值
药材摘录
《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