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蓼
形态特征
茎蔓生或上升,有四棱,红褐色或淡绿色,沿棱肯倒生刺,长可达1米。 托叶鞘短筒状,具半圆形的叶状翅,有毛;叶柄氏3-5厘米,有 倒钩刺和细毛;叶片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长3-7厘米,宽2-3厘米,基部微心形或有深凹湾,有时呈明显的 叶耳,先端 渐尖,边缘有细毛和钩刺,通常两面无毛或被疏细毛,背面沿脉疏生刺。 花序头状,径5-10毫米,顶生或腋生,分枝,通常花序成对生, 花序梗长2-5厘米,密被具柄的 腺毛和细毛,下部疏生小刺, 苞片卵状 披针形,边缘膜质,有疏腺毛,花被粉红色,5裂,裂片长圆形,先端钝圆; 雄蕊8, 花药粉红色, 花柱3,下部合生。坚果近球形,长约3毫米,黑色,包在宿存的花被内。染色体2n=24。花、果期8-9月。
![]() | ![]() |
分布
药材信息
【来源】 蓼科 蓼属植物刺蓼Polygonum senticosum (Meisn.) Franch. et Sav.,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除去泥土晒干。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利湿止痒。用于 湿疹, 黄水疮, 疔疮,痈疖, 蛇咬伤。
附方
各家论述
成分
采收储藏
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