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川乌

川乌 川乌(拉丁:Aconitum carmichaelii,乌头),毛茛乌头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多生于山地草坡或灌丛中。川乌直立,下部光滑无毛,上部生少数贴伏柔毛;互生,具叶柄总状花序生,花序轴与小花埂上密生柔毛;蓝紫色,萼片5,上萼片高盔状;呈不规则,稍弯端常有残,中部多向一侧膨大。它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北至秦岭和山东东部,南至广西北部。川乌多年生草本。块根......
目录

形态特征

川乌

川乌多年生草本。块根肉质黄色,呈纺锥卵形,外皮黑褐色,下部有许多须根直立,下部光滑无毛,上部生少数贴伏柔毛。互生,具叶柄叶片,掌状3深裂,两侧裂再2裂,边缘具粗齿或缺刻。总状花序生,花序轴与小花埂上密生柔毛;蓝紫色,萼片5,上萼片高盔状,高2~2、6cm,侧萼片长1、5~2cm;花瓣2,有长爪,长0、1~0、3cm;雄蕊多数;心皮3~5。

蓇葖果3~5个。期6~7月,果期7~8月。呈不规则,稍弯端常有残,中部多向一侧膨大,长2~7、5cm,直径1、2~2、5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有小侧根及子离后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成层环纹呈多角

生长习性

川乌-原植物川乌的适应性很广,在海拔1700~3000m地区都可栽培,属喜温喜湿喜光一年生作物,具怕高温、干旱、怕涝等特性。喜温和湿润的环境,怕高温水涝;宜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地势略高的砂壤土上种植,忌连作

分布范围

川乌栽培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陕西省、云南省等地亦有栽培。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北至秦岭和山东东部,南至广西北部。

繁殖栽培

栽培技术

土壤

川乌块根植物,对土壤选择较为严格,应选择阳坡地段地势较高,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水源便,能排能灌,在海拔1800-2600米地区,中性反应的油沙土和白沙土及灰汤土栽培最为适宜。种植后生长良好,植株健壮,支多,病害少,块根大,产量高,质量好,但川乌切忌连作,前作最好是洋芋和玉米地块为宜。要轮作,否则易产生病害,严重影响产量。

川乌对整地要求严格,洋芋、玉米收获后,应及时耕翻、坑土,使土壤充分熟化,增加肥力,减少病虫害。播种前再抄犁2次。曝晒数日打垡,使土壤充分匀细、疏松、做到地平垡子细。理墒:东西向每墒2米宽,拉直子,两头插稳木桩再沟,沟宽30公分,沟深20-30公分,播种后,依次相同法和离进理墒。

种植

据几年试验结果及验,最佳播种令为11月初中旬,“立冬”为宜,最迟11月底,过早过迟都会影响产量。

川乌块根的大小系着产量的高低。据几年的试验结果:播种块根以每公斤150个为宜,每亩播种量100-120公斤,过大过小产量都不理想。过大收获时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减去播种量,其产量还不如150个的,过小虽然单位面积的播种量减少,但由于母体养份供应不足,幼苗细弱,长势差,产量低,济效益也不好。

每亩以15000株为宜。具体法是:每墒墒宽2米,播种8,墒间沟宽33公分,30-40公分,株18-20公分,过密通透光条件差,下部叶片白粉病严重,个体生长发育不良,产量低,质量也不好;过稀虽然个体生长发育良好,但群体产量不高,济效益不好。

肥料

播种法采用沟条播,沟深18-20公分,块根大小分播种,注意播种时块根"倒栽"向下,向上,这是高产措施之一。播种时每亩施用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公斤,磷肥50公斤,最好是两种肥拌后施用,尿素6公斤,施后再盖上一层3-5公分的细土。

幼苗有6-8子时,追施第一次厩粪水,具体法是:先把优质的羊、猪粪成粪水,然后以50公斤清水兑6-8公斤粪水或兑尿素0、3-0、5公斤施用。施用的原则是:浓度要稀,施用量要大,既施了肥又抗了旱。第二次追肥在植株前15-20天进,每亩施复肥30-33公斤。具体法是:干旱时水施,以50公斤清水兑复肥0、5-0、6公斤,浇施在植株部。下雨后,地块潮湿,可干施,先用锄头将间掏成小沟,把复肥施入沟,再盖上泥土减少肥效损失,提高利用率。

灌溉

川乌播种后出苗困难的,要理灌水才能保苗齐,出苗以后,整个生长发育时期都需要常保持湿润环境,过干或过湿都会使川乌生长不良,特是在春旱十分严重地区,为了保川乌生长发育期间获得充足的水分,应适时灌溉,但不能渗灌。

中耕

1、幼苗出土前,应将墒面上大土块抓入沟,用锄头打碎,然后把沟的泥土完全提到墒面上。"雨水"前后,幼苗全部出土,如发现病株,应拔出浇毁,利用预备苗带土移栽,时间宜早不宜迟。

2、雨水落地以后,杂草易于生长,应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地无杂草,沟无积水。前中耕一次,使块根迅速生长

3、修栽培川乌的特殊管理措施,是提高产量、质量,促进块根肥大的本措施。一般应修两次:第一次是"春分"后,株高50公分左右进。这时植株秆基部已生育小川乌块根,用心脏铲,把植株附近的泥土刨基和母,每株只留母两边较大的块根8-10个,把侧生在基和母上较小及多余的削掉,然后将刨出下一株的泥土覆盖在上一株的塘,再修下一株,第二次修在"种",但泥土不能刨得过深,必须削去基部上新生的小川乌。每次修应注意不损伤叶片杆、割断须根,否则影响块根生长膨大。

4、封打杈为了抑制川乌地上部分徒长,让养份集中于地下块根据几年的试验结果,封打杈的产的产量高,质量好。其具体法是:一般在植株蕾时始打尖,最迟在时必须打尖,每株留20-25个,过打尖后的植株,又会长出腋芽消耗养份,应随时摘除,但摘时不要伤害老,以免影响作用,总之应做到地无乌,株无腋芽

病虫防治

川乌川乌的病害很多,虫害很少。发现的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白粉病等。现将病害的要特征和防治法分述如下:

1、霜霉病:苗期较为普遍,植株发病时,以叶片面有一层霜霉层为要特征。霉层初为白色,后变为灰黑色,致使叶片枯黄而死。一般常见于晚秋低温多雨、多湿时,发病迅速而严重,造成植株死亡。防治法:苗期拔出病株烧毁,病窝用石灰消毒后补苗,可用1:1:200倍的波尔多液喷施预防,发病时可用25%的多菌灵500-800倍液,实面喷施防治。

2、菌核病:是川乌生长后期最严重的病害,在6至7月高温高湿候条件下发病。植株受害后,基先呈褐色,很快长出白色系状菌,当环境适宜时,病菌很快扩大,并逐渐成菌核,菌核为白色小粒,在病症表现的同时,植株始凋萎,病部软腐,最后全株死亡。防治法:与霜霉病相同,拔除病株,采用波尔多液、多菌灵喷施。

3、白粉病:植株叶片受害时,初期出现白色状霉斑,后扩连,使叶片布满一层白面状的霉层。此霉层为病原菌的菌丝或分生孢子,霉层中的小黑点为病菌的子囊壳,破袭后出了囊孢子危害植株。此病常在高温干或施氮肥过量,植株过密,通透光不良的环境发生。防治法:发病前,用波尔多液进预防;发病时,用25%粉锈宁或50%的甲基托布津,1:500至800倍液喷施防治。

药用价值

【来源】为毛茛植物卡氏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的母。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须根及泥沙,晒干。

【采制】一般于栽培第二年6月中旬采挖,除去地上,吸取泥沙,将母与子,母晒干后称为“川乌”。

【性状特征】呈不规则微,味辛、麻

【化成分】总生物碱含量2、3%,酯1、0%,乌头碱0、3%。要含乌头碱(acon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tine)、塔技乌头胺(talatisamine)、杰斯乌头胺(jasaconitine)、苯甲酰乌头胺(benzoylaconine)、苯甲酰中乌头胺(benzoylmesaconine)和苯甲酰下乌头胺(benzoylhypaconine)等。这类成分的分子结构中,因8位羟基的乙酰化和14位的羟基芳酰化,因而呈现强烈的毒性,是乌头中的要毒性成分。

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大毒。归

【功能治】祛湿,温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冷痛、寒疝作痛。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病症。一般炮制服。生川乌酊外用能刺激皮肤,继而产生麻木感,故外用作某些神经痛及湿的镇痛

【用法用量】多在炮制后用。一般在中药的配里,川乌的用量多为1.5-3g。量最好不要超过10g、使用的键是久,最好两个小时以上,可以有效地降低毒性。另外同干姜甘草同用,也可降低毒性。

忌】生品服慎之又慎。孕妇忌用。不宜与贝母类、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类同用。

【贮藏】置通处,防蛀。

【检查】总灰分不得过9、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

【毒性】

川乌乌头毒性极强,因品种、采集时间、炮制时间等不同,毒性差很大,炮制过程中生物碱含量可损失81、3%。疲劳、出、饥饿的动物毒性可减弱,交感神经系统机能亢进者易中毒中毒量:川乌0、1—3两,乌头碱0、2毫克,中毒症状流涎恶心呕吐腹泻头昏眼花及四肢发麻,搏减少,呼吸困难,手足搐搦。志不清,小便失压及体温下降,律紊乱。室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律;或窦性律伴以多源频繁的室性期前收缩和窦房停搏。临床应用大阿托品抢救乌头中毒,可以减轻症状,使电图恢复正常。乌头碱在动物离体房所起的纤颤,可被普鲁卡因,抗组织胺药,奎尼丁得安等药物抑制。

中毒症状流涎恶心呕吐腹泻头昏眼花、四肢及全身发麻,搏减少,呼吸困难,手足抽搐志不清,小便失压及体温下降,律紊乱,室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律或窦性律伴以多源性频繁的实性期前收缩和房性停博。

预防:①控制临床使用量,提倡使用炮制后的川乌制川乌常用量为1.5~3g,最大量以6g为宜,并注意个体及地区差异。②服需中医辨证论治,并必须久2小时以上。③适当的配伍,用制川乌时,最好配甘草蜂蜜生姜,以减缓其毒性而不降低其疗效。④心血管疾病慎用,孕妇忌服。

救治:轻度中毒者,可用白蜜120g,凉冲服律失常可用苦参30g,温服。严重中毒者,急救常用1:5000高锰酸钾、大阿托品抢救,可以减轻症状,使电图恢复正常,利多卡因也可显著降低动物死亡率。阿托品与中药金银甘草绿豆生姜黑豆等同用,疗效更为理想。

配伍忌:阴虚阳盛,热疼痛及孕妇忌服。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恶藜芦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大灌服川乌总碱0、22g/kg、0、44g/kg显著抑制角叉菜、蛋清、组胺和⒌HT所致大是胼肿胀,0、11g/kg即可抑制二甲苯所致小肿胀、0、44g/kg能明显抑制组胺、5-HT所致大鼠皮毛细管通透性亢进,抑制巴豆油所致肉囊的渗出和增生,还能显著抑制角叉兼所致大胸腔渗液及白细胞向炎症灶的聚集,明显减少渗出液中的白细胞总数、对于免疫性炎症,0、44g/kg可显著抑制大可逆性被动Arthus反应及结核菌素所致大鼠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对于大关节炎0、22g/kg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川乌总碱能显著减少角叉菜性渗出物中前列腺素E(PGE)的含量,表明抑制PCE可能是其抗炎机制之一。

2、镇痛作用:川乌总碱0、22g/kg、0、44g/kg灌服,在小法、酸扭体法试验中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小鼠皮下注射乌头碱的最小镇痛量为25μg/kg,镇痛指数为11、8,莨菪碱可加强其作用。

3、降糖作用乌头多糖A100mg/kg腔注射对小有显著降低正常糖作用,30mg/kg即能降低葡萄糖负荷小糖水平,但乌头多糖A不能改变正常、葡萄糖负荷小或尿嘌岭所致高糖小胰岛素水平,也不影响胰岛素与游离脂细胞的结,但能显著增强磷酸果糖激酶活性,且对糖原成酶活性有增强趋势,表明乌头多糖A的降糖机制不是通过对胰岛素水平的影响,而在于增强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川乌头生品及炮制品水对离体蛙有强作用,但量加大则律失常,终致心脏抑制、起麻醉犬压呈迅速而短暂下降,此时心脏无明显变化,降压作用可被阿托品苯海拉明所拮抗、乌头碱20μg注入戊巴比妥钠麻醉犬侧脑室,5分钟后可律不齐和压升高并可持续90分钟,脊髓切断术和神经阻断术均可预防和消除乌头起的律不齐和压升高、双侧迷走神经切断术及双侧星状神经切除术不影响压,而仅提高产生律不齐的阈值(从20μg至40μg),因而提示乌头碱对心血管作用是中枢性的、预先用平耗竭儿茶酚胺,双侧上腺切除术,胸部神经切除术以及α,β受体阻断,均能阻断和预防马头碱起的律不齐,可以认为其律不齐作用可能是由神经途径释放上腺的儿茶酚胺所致、阿吗灵30mg/kg静注,普洛尔20μg/(kg·min)静滴注和奎尼丁15、8mg/kg均能对抗马头碱所致律不齐、家兔静注小量乌头碱可增强上腺素产生异位律的作用,对抗氰化钙起的T波倒置;对抗垂体后起的初期S-T段上升和继之发生的S-T段下降、在豚还有增强毒毛旋花子甙G对的毒性作用。

5、对神经系统的作用:马头碱小量能起小扭体反应,阿司匹林吗啡等可拮抗这一作用、乌头碱有明显局部麻醉作用,对小神经干的阻滞作用相当于可卡因的31倍,豚鼠皮下注射浸润麻醉作用相当于可卡因400倍。

川乌-原植物6、抗癌作用:乌头注射液于200μg/ml浓度对胃癌细胞有抑制作用,此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并可抑制人胃癌细胞的有丝分裂、对小鼠肝癌实体的抑制率为47、8%~57、4%,对小胃癌FC和S180的抑制率为26%~46%、由川乌制备之409注射液对胃癌细胞也有明显抑制和杀伤作用。

7、毒性生川乌头灌服的LD50为18、0±0、034g/kg、家兔每日灌服生川马头17、27g/kg,连续15日,未见明显毒性反应、乌头碱人服致死量约为2~5mg,小鼠皮下注射LDso为0、32mg/kg,中乌头碱小鼠皮下注射的致死量为0、3~0、5mg/地、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沸水或稀酸加热水解成为苯甲酰乌头原碱,毒性减少,最后水解为乌头原碱、中乌头原碱和次乌头原碱,毒性为原来的1/150~1/1000。

【药选录】

1、治病历不可屈伸疼痛亦治脚疼痛不可屈伸:麻黄、芍药、黄芪各9克,甘草9克(川乌6克(父咀以蜜400毫升取200毫升即出乌头)、上五味父咀四味以水600毫升取200毫升去渣纳蜜煎中更之、服七不知尽服之、(《金匮要略》)

2、治风痹荣卫不四肢疼痛:川乌头100克(去皮切碎以大豆同候豆汁出即住)干蝎25克(微)、上件药捣罗为末以酽一中盏成膏可绿豆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温下七、(《圣惠》)

3、治风寒湿痹挛痛不能步握:五灵脂川乌去皮、脐)、苍术(薄切浸干)各100克,自然铜(烧熟)50克、上为细末水糊为梧桐子大、每服七下渐加数服之病除、(《普济》乌术

4、治风寒湿痹麻木不仁:川乌头(生)去皮、尖为末用香熟白米半碗药末20克同用慢熟稀薄不要稠下姜汁一脚许蜜三大匙搅匀、空啜之温为佳、如是中湿更入薏苡仁末10克增米作一中碗、(《本事川乌粥法)

5、治丈夫元脏气妇人久冷诸般湿毒留滞经络流注脚手筋挛拳或发赤肿步艰辛腿沉重脚吊痛及上冲胁膨胀胸闷不思饮食冲闷乱及一切痛风走注浑身疼痛:川乌去皮、脐)、草乌去皮、脐)、地龙(去土)、天南星)各六两乳香(研)、没药(研)各二两二钱、上为细末入研药和匀面糊为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九空日午冷荆芥下亦得、(《局

6、治脚冷痹疼痛:宜用贴川乌头三分(去皮、脐生用)、捣细罗为以酽调涂于故帛上之须臾痛止、(《圣惠》)

7、治瘫缓手足掸曳眼喁斜语言涩履步不正:川乌头(去皮、脐)、五灵脂各250克、上为末入龙麝香研令细匀滴水如弹子大、每服一先以生姜汁研化次暖调服之一日两服空晚食前服、(《乌龙

8、治左瘫右痪眼喁斜中涎急半身不遂不能者:川乌头(去皮、尖)、五灵脂(去石)、当归碎补各等分、上为细末用无灰打面糊为梧桐子大、每服七渐加至十九至十五下、(《局》四

9、治小儿慢惊搐搦涎壅逆:川乌头(生去皮、脐)50克全蝎十个(去尾)、分作三服、水一盏姜七服、(《婴孩宝书》)

10、治伤风乌头(生去皮、脐)一枚雄黄(研)0、5克麝香(研)0、5克、上为细、每服5克以温调下.(《普济》三味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乌头

下一篇 崇澍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