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川木香

据《晶珠本草》记载:木香清培热。同园植藏木香除种类区外,亦比藏木香小,单一,白色,很坚硬,状如蝇子草,味很辛辣。腹胀痛;呕吐;肠鸣泄泻里急后重,两胁不舒;疼痛。【中 文 木香 【英 文 】 RADIX VLADIMIRIAE 【 木香木香、槽子木香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大肠。 【功能治】 行气止痛。用于脘腹胀痛,肠鸣腹泻,里急......
目录

基本介绍

【中 文 木香

【英 文 】 RADIX VLADIMIRIAE

木香木香、槽子木香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大肠

【功能治】 行气止痛。用于脘腹胀痛,肠鸣腹泻里急后重,两胁不舒,疼痛。

【用法用量】 3~9g。

【贮 藏】 置阴凉干处。

草药产地】 生于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草地。四川

【采  收】 9-12月间挖,洗净,晒干或微干。

植物形态

植物

多年生草本,几无粗壮,丛生,呈莲座状,卵状披针披针,长20~30cm,宽10~20cm,羽状中裂,具5~7对裂,或不分裂,裂边缘具不规则齿裂,两面被毛;叶柄长8~20cm。头状花序数个集生于总苞6层,革质,绿色带紫,端凸尖,边缘有毛;全为管状紫色,长约4cm。瘦果扁平,有棱;冠毛状。期7~8月,果期8~9月。

性状

或有纵槽的半,长10~30cm,直径1.5~3cm。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粗糙,可见由纤维束构成的密致的斜网纹,有时头部焦黑发粘。体轻,质硬脆,难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棕色,木部黄白色,可见点状油室及径向裂隙,有的中呈空洞状,芳香而特异,味苦,嚼之粘

药材鉴别

性状鉴

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I)ecne.的十。呈或半,长5~10 cm,直径0.5~5 cm。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剧边灰黄色或浅棕黄色,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及在的褐色点状油窄。香特异,味微苦。

木香:为菊科植物川木乔Vladimiria souliei(Franch.)Ling或灰毛木香Vladimiria souliei(Franch.)1ing Var.cinerea Ling的干…。呈或有纵槽的半,稍弯,长10~30 cm,直径1~3cm。表面黄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外皮落处可见丝瓜络状细筋头偶有黑色发黏的状物,习称“油头”。体较轻,质硬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黄色,有深黄色稀疏油点及裂隙,木部宽广,有放射状纹理;有的中呈枯朽状。微香,味苦,嚼之粘

显微鉴

木香:粉末黄绿色。菊糖多见,表面观有放射状纹理。木纤维多成束,长梭,直径16~24μm,纹孔横裂缝状、十状或人状。网纹导管多见,也有具缘纹孔导管,直径30-90μm。油室碎有时可见,黄色棕色分泌物。

木香:横切面可见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皮部射线较宽;筛管群与纤维束、木质部导管群与纤维束均呈交互径向排列,呈整齐的放射状。成层环波状纤维黄色,木化,并伴有石细胞。有部已破裂。油室在于射线及薄壁组织中。薄壁细胞可见菊糖。

薄层色谱

木香:取本品粉末0.5 g,加氯仿10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去氢木香酯、木香酯对照品,分加氯仿制成每l mL含0.5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5μL,分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G薄层上,以氯仿一环己烷(5:1)为展,展,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色的斑点。

木香:取本品粉末2 g,加乙醚20 mL,超声处理20 min,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木香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 μL,分点于同一硅G薄层上,以甲苯一酸乙酯(19:1)为展,展,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色的斑点。

化学成分

木香含挥发油0.3%~3%、木香碱(saussurine)0.05%、菊糖18%。油中要成分为木香酯(costuslactone)、二氢木香酯 (dinydrocostus-lactone)、α-木香醇(α-cost01)、α-木香酸(α-costic acid)、毛菊酯(saussurea lactone)、去氢木香酯(denydcrostus lactone)、异去氢木香酯、异土氢木香酯(iso-alantolactone),以及单紫杉烯(aplotaxene)、α及β-木香烯(costene)、α及β-紫罗兰酮(ionone)等,并含有氨基酸约20种。

木香含挥发油及菊糖。挥发油中含木香酯 (mokkolactone),分离可得土木香酯(alantolactone)。

文献摘录

《大明本草》:治一切膀胱冷痛,呕逆反胃霍乱泄泻痢疾健脾消食,安胎。

珍珠囊》:,调诸,和胃气,泻

《本草纲》:乃三焦分之药,能升降诸,诸月贲郁,皆属于,故上焦气滞用之者,乃金郁则泄之也;中气不运,皆属于,故中焦气滞宜之者,喜芳香也;大肠气滞则后重,膀胱不化则癃淋,肝气郁 则为痛,故下焦气滞者宜之,乃塞者通之也。

《本草汇言》:《本草》言治之总药,和胃气、通心气、降疏肝、快脾气、暖、消积、温、顺逆、达表通里,管统一身上下外诸,独为其功

《药品化义》:香能通气,和五脏,为调诸要药。

《本草求真》:下气宽中,为三焦分要药。然三焦则又以中为要。中宽则上下皆通,是以号为三焦宣滞要。至书所云能升能降,能能补,非云升类升柴,降同沉 重,不过因其气郁不升,得此克上达。况此苦多 辛少,言降有余,言升不足,言则可,言补不及,一不审,任书混投,非其事矣。

《本草正义》:烈而味厚,《本》止言味辛《录》则谓之温。以用事,澈上澈下,能升能降,非温和澳休,何以致此?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宜选择排水、保水性能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砂壤上。对前茬要求不严,但忌连作云南产区12月前耕翻五次,深35厘米左右,翌年2月或3月再深翻1次,并施入底肥,一般每亩施腐熟的厩肥2500~5000千克,然后整平.耙细,作1-1.2米宽的高畦,以利排水管理。华坐地区多作平畦若原耕作层浅,则不宜深耕,以免翻出生土,影响木香生长

繁殖技术

通常采用种子繁殖,即春季或秋季用种子直播。土壤湿润地区一般在春分前后播种,干旱地区在雨季来临之前播种。选干净的种子用30℃温水浸24小时,晾至半干后播种,如土壤且无灌溉条件,则种子不宜处理。秋播于9月上旬,不浸种,50厘米沟直接播种,播后覆土3-5厘米,稍镇压,每亩用种量0.7-l千克。点播,15厘米,每播3-5粒,覆土3-5厘米后稍镇压,每亩用种量0.5-1千克。

田间管理

幼苗期注意间苗,并及时中耕除草;浅松土,第三年植株生长快,苗出土后要进深耕。生长前期施氮肥,生长后期要多施磷钾肥,促使生长粗大,每年春季出苗后应结中耕每亩追施腐熟饼肥50-100千克,农家肥1000-1500千克,雨水少的地区,追肥后要及时灌溉,生长2年后的植株,要于秋末割去枯并结施肥培土盖苗,以增加部产量。为促使生长,不留种的薹应全部打掉。

病虫害防治

(l)腐病

一般于5月初始发,为害部,地上部分枯萎。通常高温多雨情况,排水不良地块易发生。防治法:①选地下水位低且排水良好地块栽种;②田间管理时防部机械损伤.及时排除病株,不用带菌种苗;③发病时用50%托布津10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部。

(2)虫害

要为蚜虫、银纹夜蛾、蚱蜢为害。防治法:蚜虫用40%乐果乳1500倍液每7天1次;银纹夜蛾用90%敌百虫800倍液;蚱蜢用7.5%鱼藤800倍液,每7天一次,连续3-4次。

采收加工

一般播后3年采收,如果栽培管理好,2年也可采收,常于9-10月枯黄后,割去秆进采挖,挖后稍晾,清除.抖掉泥土(忌水洗),切成长8-12厘米的小,晒干,装大麻袋撞去须根、粗皮即可,以质坚实、气味芳香、油性大者为佳。

留种技术

3年后大部分结籽,一般于8-9月份当秆由青变褐色冠毛接近时,种子即成熟,应及时分批割取健壮植株,剪下果穗,扎成小把倒挂通处,促使总苞,打出种子,除去杂物,晒干后用麻袋或木箱包装并贮存于通处。在河北山东等地,于期每株选一个果期较大蕾留种,其余薹全部摘除,以保种子饱满、发率高。  

药材属性

功能与

木香:功能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木香:功能行气止痛,用于脘腹胀痛、肠呜腹泻里急后重、两肋不舒、疼痛。

综上所述,木香木香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认真区分,还足有显著差的。在实际的调工作中,应仔细辨,谨防混用。

炮制

1.木香

取药材,除去杂质及油头,洗净,润透,切厚,干

2.木香

取净木香,在丝匾中,用一层草纸,一层木香,间隔平铺数层,置炉旁或干室,木香中所含的挥发油渗至纸上,取出,放凉。

3.饮性状

木香为厚状,余参见药材鉴木香木香,色深,质脆。 置阴凉干处。

性味

味辛;苦;性温

归经

;磊肠

功能

行气止痛;温中和腹胀痛;呕吐;肠鸣泄泻里急后重,两胁不舒;疼痛

用法用量

服:汤,1.5-9g,宜后下;研末,0.5-0.9.

附方

一:六味木香木香8g,余甘子5g,石榴子、西伯利亚紫堇各3g,小豆蔻荜茇各2g,另加白糖适量。共研细粉。治培木布症、症、脘刺痛及呕吐等。

二:十三味狮鬣木香8g,余甘子、石榴子、五脉绿绒蒿、矮紫堇、西伯利亚紫堇、胡兀鹫粪、信筒子、唐古特青兰各3g,荜茇干姜芫荽子、小豆蔻各2g。共研细粉。治培木保症、病、病、胃病、食积等。

三:黑草乌诃子各37.5g,木香10g,水菖蒲6g,麝香3g。共研细粉。治虫病、疠病刺痛、白喉、炭、黄水病及病。

食疗作用

味辛、苦,性温;归大肠,芳香,可升可降。

1、行气止痛,用于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2、理气疏肝,用于气滞起的胁痛

3、健脾消滞,可调肠滞。治疗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本品辛温香,能升能降,通理三焦,尤其善肠之而止痛,兼有健脾消食之功,凡大肠气滞所致诸均为常用之品。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川桂

下一篇 川木通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