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南美蟛蜞菊

南美蟛蜞菊 南美蟛蜞菊(拉丁:Sphagneticola trilobata (Linnaeus) Pruski),穿地龙地锦等,是菊科蟛蜞菊多年生草本植物南美蟛蜞菊横卧地面,长可达2m以上,对生,头状花序,多单生,黄色瘦果。原产热带美洲,多生长于路旁、田边、沟边或湿润草地上。期几乎全年。性喜高温及阳光充足的环境,耐热,喜湿,不耐。可用于路边、台或水岸边种植观赏,也可用......
目录

形态特征

南美蟛蜞菊南美蟛蜞菊多年生草本,匍匐,上部近直立,节间长5-14厘米,光滑无毛或微被柔毛,可长达180厘米;对生、具齿、长线形,长4-9厘米,宽2-5厘米,呈三浅裂,面富光泽,两面被贴生的短粗毛,几近无柄。

头状花序中等大小,花序宽约2厘米,连柄长达4厘米,黄色小花多数;假呈放射状排列于花序四周,筒状紧密生于部,单生的头状花序生于从腋处伸长的花序轴上;瘦果卵形或楔状长,长约4毫米,宽近3毫米,具3-4棱,基部尖,端宽,平,被密短柔毛,冠毛冠毛环。期极长,终年可见,以夏至秋季盛瘦果要在夏秋季采到。

生长习性

南美蟛蜞菊适应于高湿度到一般空湿度的环境里,可在海拔700米以上地区生长(可达到1300米)但要分布于海滨、水边、石灰地区;可在沼泽地、盐碱土、粘土、砂壤、酸性土及壤土生长。生性强健,耐旱又耐湿,在潮湿至干旱的地及瘠薄的土壤都能正常生长,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植株有一定的耐盐碱性。

分布范围

南美蟛蜞菊原产南美洲,在中国西南及南各城市均有栽培

繁殖栽培

繁殖

在自然条件下,南美蟛蜞菊在整个生长期中均具有繁殖的潜力,扦插试验显示,只要有一带段,在适的条件下就有发育成完整的植株的潜力,这反映南美蟛蜞菊生长规律,匍匐长到一定长度后,在其上长出定根萌发出新的幼,通过这种式,南美蟛蜞菊种群就能够在较短时间大量繁殖蔓延,不断占领新的空间,有利于加快植被恢复进程。

栽培技术

南美蟛蜞菊

湿度:南美蟛蜞菊喜欢略微湿润的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相对温度在50-70%,可以通过给插条进喷雾来增加湿度,每天1-3次。

温度:南美蟛蜞菊扦插的最适温度为18-25℃,低于18℃,扦插困难、缓慢;高于25℃,扦插的剪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烂,并且温度越高,腐烂的比例越大。

光照:扦插繁殖离不阳光的照射,但光照越强,则扦插条体的温度越高,条体腾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扦插条的成活。

水分:影响南美蟛蜞菊生长除了上述因子之外,在野外生长条件下,水分是南美蟛蜞菊生长要限制因子,南美蟛蜞菊是一种喜阴植物,在种植前期保充沛的浇水量能够让其快速生长

病虫防治

病害

常见的病害有二种:白粉病和斑病。由于生长过旺,在其的底部易生腐烂的叶片,造成通不良、湿度较大,易患白粉病。其植物叶片、嫩等感病初期均呈现白粉状斑驳,或遍布白色粉层。斑病是由虫害核斑抱霉部枯萎。南美蟛蜞菊的病害应以预防为。要注意使用打草机或进人工定期修剪,消除烂,夏季生产旺季一般每隔10-15天修剪一次。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中,出现此症状时,施于一定量多菌灵、50%可湿性粉1000-1500倍液,7-10天喷药1次,连喷2-5次,雨后要喷。

虫害

南美蟛蜞菊的虫害较少,有时会受到红蜘蛛、蚜虫、地老虎等害虫危害,可使用200倍的氧化乐果或40%的乙酞甲胺磷乳,进防治。

主要价值

南美蟛蜞菊是以利用为进的,在地被绿化应用上较为普遍。也用于裸地恢复、深加工制药,制饲料等;或分析提取其成分进人工成,为生物防治控制所用,但要在以下几个面有较多研究利用。

园林:南美蟛蜞菊匍匐能在上生出新的植株,迅速繁殖,能够很好地覆盖地表的特性,且长年大量生长稳定从而非常人,适当修剪保持其低矮度和整,常常被作为地被绿化之用,也适于坛或者吊盆栽培作为悬垂绿化利用。

生态:利用南美蟛蜞菊在陡壁、河滩,弃耕地、矿山、垃圾场等进植被恢复是成功的。南美蟛蜞菊密集重叠,能防止雨滴直接溅击、阻挡阳光直接照射土壤,从而使植被下的土壤水分变幅也减小,能缓解因土壤膨胀收缩频繁所导致的土块剥落和土壤泻溜,群落的匍匐密集,根系及许多定根深扎,构成一张固结土壤的网,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显著。南美蟛蜞菊对城市垃圾渗滤液有一定的耐性,对渗滤液污染的土壤有较好的净化修复能力,可作为垃圾填埋场植被重建材料。采用种植植物除吸附染水体中的重金属以重建湿地的研究己取得很大进展,资料显示,用元素示踪法对南美蟛蜞菊植物对有害元素的吸附积累进测定,南美蟛蜞菊对有害金属元素的吸附积累作用较强,是较好的污水处理、湿地恢复优选植物

植物危害

物种危害

强大的繁殖能力使之能不断地延伸其种群;另外,因其具有强烈的化他感作用,排斥异种,能在一定区域成单纯的单一种群,是一种有害的潜在入侵种。

生态:南美蟛蜞菊定居后入侵许多的群落类型,使本土植物生境发生变化或丧失,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许多地南美蟛蜞菊危害农林业和果园,对公园的观赏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它与微甘菊五爪金龙机草和豚草、大米草等,己起一些环境问题,成为中国广东地区最具危害性的杂草,列为重点防除对象。

济:南美蟛蜞菊有害济影响还不十分明显,但南美蟛蜞菊较强的无性繁殖能力与生性强健的抗干扰能力正好与潜在入侵特性,在其损害尚未严重时注这一问题并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才能减少或避免这样的生物灾难。

防治

预防

南美蟛蜞菊图片欣赏南美蟛蜞菊都是始时人工绿化为的而种种植的,因种植后疏于管理,其定居后便迅速向周围的群落蔓延扩展,且又因具有强烈的化感作用而成疯狂入侵的局面。因此,对于外来植物的防治工作,必须做到政府重视,加强领导;提高群众意识,积极参与。建议对那些南美蟛蜞菊尚未蔓延的地区,要高度警惕该物种的侵入。南美蟛蜞菊匍匐上长出的幼株进繁殖,增殖迅速,观察研究没发现其成功有性繁殖的实例。因此利用时要加强管理,预先防备。在园林绿化或用作为陡壁、弃耕地、矿山、垃圾场等植被恢复时,出于环境保护的的,不能在森林、果园、草地部或其它非常逼近这类群落的地随意利用南美蟛蜞菊。建议种植在易于控制边界生境,让其只能生长于有限的空间范围而不至于盲扩展,例如采用人工建筑固定的围墙、人道或其它景观隔法可有效防止南美蟛蜞菊泛滥扩展。

治理

南美蟛蜞菊影响严重的区域,宜采用人工或机械清除的办法。在每年植物生长旺季和雨季来临之前,利用人工或机械进地毯式清除。人工拨掉或割断,及时清除土壤中留下的段。在园林景观绿地、果园等处可结日常管理进清除;在自然山体、人工林、景区等受保护自然景观,集中时间和人力清除。清除后及时选择一些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济作物或观赏植物种植。采用化防除杀灭南美蟛蜞菊有一定效果。虽然化防治不能彻底除有害植物,但对危害严重、面积大的地区,采用化人工清除进防治,既可以大面积清除,又可省人力物力,在一定范围是可的。但在使用时,要特注意环境和生物安全。除了进人工清除和化防除,我们还可以使用生物防除手段。利用有害植物的天敌昆虫和病原微生物进控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生物防治既能成功地控制杂草的危害、传播和蔓延,更重要的是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后果。虽然研究、找出各种植物的相应天敌及进充分的险评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它将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穿山甲

下一篇 称星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