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粗叶耳草

叶耳草(:Hedyotis verticillata)为茜草耳草属下的一个种。草本。上部四棱,下部对生,近无柄,被针。团伞花序,无总花梗白色蒴果卵形,被粗毛。一年生草本,高25-30厘米;常平卧,上部,下部近,密被或疏被短硬毛。对生,具短柄或无柄,纸质或薄革质,披针,长2.5-5厘米,宽6-20毫米,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钝,两面均被......
目录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25-30厘米;常平卧,上部,下部近,密被或疏被短硬毛。对生,具短柄或无柄,纸质或薄革质,披针,长2.5-5厘米,宽6-20毫米,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钝,两面均被短硬毛,触之刺手,干后边缘反卷;无侧脉,仅具中脉1条,中脉在上面压入;托叶略被毛,基部与叶柄合生成鞘,部分裂成数条刺毛,刺毛长3-4毫米。团伞花序腋生,无总花梗,有披针、长3-4毫米的苞片花梗;萼管倒,长约1毫米,被硬毛,萼檐裂4,披针,长1-1.5毫米;花冠白色,近漏斗,除花冠端有髯毛外无毛,长3.8-4毫米,冠管长约2毫米,部4裂,裂披针,长1.8-2毫米;雄蕊生于冠管部,丝长约2毫米,花药伸出,长,两端钝,长仅1毫米;花柱长4-4.5毫米,端膨大,头状,粗糙。蒴果卵形,长1.5-2.5毫米,直径1.5-2毫米,被硬毛,成熟时仅裂,冠以长1.5-2.5毫米的宿存萼檐裂种子每室多数,具棱,干时浅褐色期3-11月。

产地生境

产于海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浙江香港等省区;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丘陵地带的草丛或路旁和疏林下。国外分布于印度尼泊尔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全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药用相关

版本一

【来源】茜草耳草植物叶耳草Hedyotis hispida Retz.[Oldenlandia hispida Poir.]的全草。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苦,凉。

【功能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小儿麻痹症(瘫痪),感冒发热咽喉痛,肠胃炎;外用治蛇咬伤蜈蚣咬伤,狗咬伤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捣烂

【摘录】《全国草药汇编》

版本二

(厦门《新疗法与草药选编》)

【异

【来源】为茜草植物叶耳草的全草。

生于山坡阴湿地。分布我国南部。

【采集】秋季采全草,晒干或鲜用。

性味】甘,平。

【功用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选】①治小儿麻痹症: 鲜叶耳草五钱,葫芦五钱。水服。②治胃炎: 鲜叶耳草五钱至一两,水服。③治感冒发热: 鲜叶耳草一两,水服。④治毒蛇咬伤: 鲜叶耳草一两,水服;渣捣烂外

医药利用

【壮药】Jiejiehua(大新语):全草治胃病《桂药编》。【阿昌药】全草治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滇药录》。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粗梗黄堇

下一篇 粗叶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