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粗糙凤尾蕨

本变种的叶柄通常棕色或褐棕色,表面粗糙;叶片生三叉羽片的基部下延。叶轴,粗糙。本变种不同于前一变种在于形体较高大强壮,叶柄棕色,粗糙,生三叉羽片下延,其下1-2羽片往往与叶轴合生,能育羽片长15-23厘米,宽1-1.3厘米,也与欧洲原变种有。产福建江西等地。生山谷中酸性土上,海拔900-2600米。越南柬埔寨印度北部、尼泊尔不丹金均有分布。【拼音】 Cū Cāo Fè......
目录

药材概述

【拼音】 Cū Cāo Fènɡ Wěi Jué

边草[云南]

【来源】 蕨类凤尾粗糙凤尾Pteris laeta Wal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西南地区。

性味】 微苦、淡,

【功能治】 消炎止痢,舒筋接慢性炎,痢疾痛,骨折

【用法用量】 2~3钱,外用适量。

形态特征

本变种的叶柄通常棕色或褐棕色,表面粗糙;叶片生三叉羽片的基部下延。叶轴,粗糙。

本变种不同于前一变种 凤尾(变种)在于形体较高大强壮,叶柄棕色,粗糙,生三叉羽片下延,其下1-2羽片往往与叶轴合生,能育羽片长15-23厘米,宽1-1.3厘米,也与欧洲原变种有

(资料来源: 中国植物志 第3(1)卷)

产地分布

福建江西(铜鼓山、黄冈山)、广东(乳源)、广西(修仁、隆林、瑶山、凌云、乐业)、贵州(凯里)、四川(峨眉山、雅安)、云南(昆明、文山、丽江、易门、永胜、双柏、漾濞、盈江、瑞丽、潞西、新平、屏边、贡山、景东、临沧、马)、西藏东南部。

生山谷中酸性土上,海拔900-2600米。

越南柬埔寨印度北部、尼泊尔不丹金均有分布。

繁殖方法

播种在线形孢子囊尚未成熟时,用塑料袋将其整个叶片套好,待到叶片孢子成熟落后剪下套袋叶片.收集孢子以备播种。播种可播在小苔上,困其保温性能好,置于半阴处.可加速孢子;当小苗高1~2厘米时.收其切块分裁于小盆 亦可播于腐土上,先把腐土过筛后置于锅消毒. 再装入盛有少量碎砖粒或木炭屑作排水层的浅盆中.把盆放人池中浸水,待干的腐湿润后.将盆端出,把孢子均匀撒播于土表,因孢子颗粒细小不要覆土.盆用玻璃或塑料薄膜盖严实.把浅盆艘在避光阴湿她.保持20~23℃ 的温度,常揭覆盖物喷雾保湿,约30 天后,孢子即可萌发长出状原始体,待其布满盆面后,将其切割成小块带土移栽于小盆中。

栽培技术

移栽

5月份结对老植株换盆时进,将株丛带切分为数株,每株带3~5,分上盆栽植,成为2株或2株以上新的植株

换盆

常年翠绿,宜用紫砂晦盆或釉晦盆,色泽用深紫、浅红、淡黄为佳,盆以较浅的盆、六角盆为多 盆土要求肥沃疏松、排水通气性好而富吉腐殖质,笔者常用腐土、泥炭土或田园土、砻糠灰或细河砂等量配制成培养土。上盆和换盆通常结分株繁殖孢子繁殖时进。一般每隔2—3年换一次盆。

养护

养护管理湿润、凉爽的环境,耐阴性强. 室外栽培应遮阳50%~60%或置于树荫下为佳生长期应勤浇水并多往面喷水,宜常保持土壤植株湿润,切忌盆土长时间过湿或盆积水 每月浇施l~2次稀薄液肥。冬季在5℃ 以上可安全越冬。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粗糠柴

下一篇 粗皮蛙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