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鼠李

鼠李 鼠李(拉丁:Rhamnus davurica Pall.),俗李子、女儿茶、老鹳眼、大绿、臭李子鼠李鼠李属,是灌木或小乔木鼠李株高达10米;顶芽顶芽腋芽长5-8毫米;纸质,对生或近对生,宽、卵,或倒卵状单性异株,4基数,有花瓣核果黑色种子侧有与种子等长窄纵沟;期5到6月,果期7到10月。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生于山坡林下,灌丛或林缘......
目录

形态特征

鼠李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米;幼无毛,小对生或近对生,褐色或红褐色,稍平滑,端常有大的而不成刺,或有时仅分叉处具短针刺顶芽腋芽较大,卵,长5-8毫米,鳞片褐色,有明显的白色缘毛。

纸质,对生或近对生,或在短枝上簇生,宽或卵,稀倒披针状,长4-13厘米,宽2-6厘米,端突尖或短渐尖至渐尖,稀钝或,基部楔形或近,有时稀偏斜,边缘具齿状细锯齿齿端常有红色腺体,上面无毛或沿有疏柔毛,下面沿白色疏柔毛,侧脉每边4-5 (6)条,两面凸起,网明显;叶柄长1.5-4厘米,无毛或上面有疏柔毛。单性,雌雄异株,4基数,有花瓣雌花1-3个生于腋或数个至20余个簇生于短枝端,有退化雄蕊花柱2-3浅裂或半裂;花梗长7-8毫米。

核果黑色,直径5-6毫米,具2分核,基部有宿存的萼筒;果梗长1-1.2厘米;种子黄褐色,侧有与种子等长的狭纵沟。期5-6月,果期7-10月。

生长习性

鼠李鼠李适应性强,耐,耐旱,耐瘠薄。生长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山坡林下,灌丛或林缘和沟边阴湿处。

分布范围

鼠李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湖北、山西等地。西北地区鼠李分布于陕西秦岭南北坡旬阳、凤县、略阳、眉县、太白山、户县海拔840-900米山坡,中、延安黄龙山、桥山林区、安塞海拔400-1800米的山地林区。甘肃分布于白龙江林区、小陇山、天水等地,海拔1000-2200米;宁夏六盘山、青海海北、海东、贵南、称多、树各林区,生于海拔2100-3500米山谷灌丛或林下路旁。

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蒙古和朝鲜也有分布。

繁殖栽培

栽培技术

种子采集

采集种子要在果实落地前,将母树四周地面上的杂草石砾清除净,以便收集种子。调制种子时,将收集到的种子放入缸浸泡,果肉腐烂后搓洗,便得到纯净种子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壤土,保墒性能好,具备灌溉条件的地作苗圃地。土壤解冻后立即整地。在整地前要浇足底水,施足底肥,底肥用腐熟的农家肥,然后细耕整平。

种子贮藏

种子必须过混沙贮藏低温催,否则大部分种子会失去生活力。过沙藏的种子不但发率高,而且出苗快,出苗整齐,发率可达91%。

播种

采用低床育苗,沟条播,播幅6-7厘米,幅20厘米,沟深1厘米左右,覆土1厘米,每亩用种5千克。播种在春分后进,播种时土壤要保持湿润。由于覆土薄,播种后至出苗前应覆土、盖草,以利于保墒。

育苗管理

鼠李过沙藏的种子播种后25天出苗整齐,从第一株苗出土到出苗终止仅有15天。没有沙藏的种子出苗晚,出苗不整齐,无明显的出苗高峰,苗木大小参差不齐,苗木质量较差。

播种后要保持床土壤湿润。出苗前不要大水漫灌,大旱时可以喷水。幼苗期间要注意遮荫。定苗分两次进,当大部分苗木出现真和苗高5厘米时各1次。定株后适时浇水,除草,施肥,土壤要保持湿润,忌积水。全年追肥2次,第1次在6月下旬,每亩用硫酸铵10千克,第2次在7月下旬,每亩施硫酸铵15千克。

移植

选择山地阴坡、半阴坡、半阳坡立地造林,一般灌木树种的造林技术造林,造林密度每公顷3000-4800株。最宜在园林绿化中栽培,亦是制作盆景的佳木。

病虫防治

鼠李苗期病害要有锈病和软腐病。锈病发病初期可用25%粉锈宁400倍液防治;软腐病可采用1:1:100波而多液防治。幼苗易感染立枯病,病害发生时立即喷洒高锰酸钾1000倍液,喷后立即喷水洗苗,以防药害。

主要价值

鼠李为优良的用材树种和院绿化树种,而且是优良的盆景树种。木材坚硬,结构细致,纹理美观,可供家具和雕刻用。果肉供药用,解热、泻下树皮可提取栲树皮果实可提取黄色染料,并且树型美观。鼠李耐干旱瘠薄,对扩大观赏树种和用材树种资源有很大价值。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臭李皮

下一篇 臭常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