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海州常山

海州常山 海州常山梧桐桐、八角梧桐、追、后、香桐、海桐、臭桐、臭芙蓉等。原产于中国华东、华中至东北地区,多生于海拔2400米以下的山坡、路旁和溪边、村旁。其花序大,果美丽,一株树上果共存,白、红、兰色泽亮丽,果期长,植株繁茂,为良好的观赏木,丛植、孤植均宜,是布置园林景色的良好材料。入药,有祛湿,清热利尿,止痛,平降压之效。灌木或小乔木,高1.5-10米......
目录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1.5-10米;幼叶柄花序轴等多少被黄褐色柔毛或近于无毛,老白色,具 皮孔白色,有淡黄色薄状横隔。叶片纸质,卵形、卵状或三角状卵形,长5-16厘米,宽2-13厘米,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截形,偶有心形,表面深绿色,淡绿色,两面幼时被白色短柔毛,老时表面光滑无毛,面仍被短柔毛或无毛,或沿毛较密,侧脉3-5对,全缘或有时边缘具波状齿叶柄长2-8厘米。伞房状聚伞花序生或腋生,通常二歧分枝,疏,末次分枝3朵,花序长8-18厘米,花序梗长3-6厘米,多少被黄褐色柔毛或无毛;苞片状,,早落;花萼蕾时绿白色,后紫红色,基部合生,中部略膨大,有5棱端5深裂,裂三角状披针卵形端尖;香,花冠白色或带红色花冠管细,长约2厘米,端5裂,裂,长5-10毫米,宽3-5毫米;雄蕊4,丝与花柱同伸出花冠外;花柱雄蕊短,柱头2裂。核果近球,径6-8毫米,包藏于增大的宿萼,成熟时外果皮蓝紫色。果期6-11月。

生长习性

海州常山喜阳光,较耐、耐旱、稍耐阴;也喜湿土壤,能耐瘠薄土壤,但不耐积水;适应性强,栽培管理容易。北京在小候条件好的地地越冬。

栽培技术

海州常山海州常山以播种、扦插、分株等法进繁殖实生苗须3-5 年后,而分株当年便能。为了保持海州常山旺盛生长,将植株栽于土壤深厚、光照条件好的环境下;栽植土壤须增施有机肥,并在生长初期保持灌水,保成活。每年为促进植株强,扩大株丛,须增施追肥,促进旺盛生长条萌力强,于生长早期剪去干或摘去顶芽,促进侧萌生。在生长旺盛,蕾未成前,通过修剪保持株满。秋季不要施肥,以增加植株性能,有利于越冬。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期长,后有鲜红宿存萼,再配以蓝果,很是悦,是美丽的观观果树种,常用于园林栽培

药用价值

梧桐

功能

湿

湿痹痛,半身不遂,压病,头痛疟疾痢疾痔疮疮疥。

用法用量

服:汤,3~5钱(鲜者 1~2两);浸酒或入。外用:水洗,研末调或捣

用药

梧桐高热后,降压作用减弱。

药理作用

1、降压作用:对慢性压狗,每日灌10g/kg,给药第二周降压作用始显著,继续给药降压更多,降压作用缓慢而持久。以其提取物给麻醉犬和大静注时,呈现二次降压作用:第一次降压作用强而短,给药后立即发生,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45分钟;第二次降压作用温和持久,多在给药后30~50分钟出现。注或给药时出现第二次降压作用。前的臭梧桐后者降压作用强,长期保存后作用亦减弱。临床以臭梧桐叶为末,每日10~16g,分3~4次服。大多于服药5周显示明显疗效,疗程越久,疗效越佳,同时头痛头晕症状改善,停药后1~2周压即回升。若用小量(每日2~4g)维持,则可不回升。又臭梧酮与地龙配伍,疗效较臭梧桐单用为高。

2、镇静作用:臭梧桐有镇静作用,且能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但本身无催眠作用。与地龙用,在对抗咖啡起的惊厥面有协同作用。

3、镇痛作用:电刺激尾法明,臭梧桐有镇痛作用。

4、抗炎作用:臭梧酮、鬼针草豨莶草单味应用时,对大甲醛性和蛋清性脚肿都无抑制作用。但臭梧桐鬼针草配伍(称"关节灵")或与豨莶草配伍(即"豨桐"),则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单味无效,而两药配伍时有效,看起来并非由于配伍时成更有效的新物质,而是由于互相增强的结果。临床上以臭梧桐豨莶草相配伍,称为豨桐,或与鬼针草配伍称为针桐,对湿关节炎有良好的疗效。

5、毒性:臭梧桐10g/kg给犬灌3周,对肝脏液和电图均无影响,但量为20g/kg灌时,即致呕吐给小腔注射时的LD50为20.6g/kg。

临床应用

1、治疗压病:臭梧桐具有和缓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并有解除压病症状,恢复心脏功能,对抗小动脉痉挛等作用。据数十例至数百例的治疗结果,降压的总有效率自56.69-81.4%不等。配地龙应用,疗效有所提高,有效率可达81%以上。一般服药后显着降压出现较晚,大多数在第四、五周压始明显下降。压下降后,若停止服药,压可在 1-2周迅速回升;如给予较小的维持量,则压常可维持在已下降的水平上。症状心悸气急头痛头晕失眠及夜尿等大多有明显改善或消失,个绞痛的病例,服药后亦消失。部分病例检查明:凡显着降压看心脏增大几乎完全恢复,期外收缩消失,但音无明显变化,电图有冠状动脉硬化起的缺现象亦可恢复;

大多数眼底小动脉的痉挛可解除削。实践中还观察到,疗效与年龄、病期等有一定系。40岁以上者降压作用较佳。对早期压及晚期压尚无严重并发症者均有疗效,对急进型压和晚期压伴有并发症者,疗效不佳;有动脉硬化者亦有疗效。但也有报告,对三、三期压或有明显之动脉硬化着,疗效并不显着。部分人群会不适、恶心呕吐便秘稀便等,部分病例有软弱无力感。一般均能忍受,继续服药或酌情减量后可自消失。用法:臭梧桐,每日10-16g,分3-4次服。采用臭梧桐叶提取物二-臭梧桐甲索服,始每日60-90mg,待降压后可减至每日40-60mg为维持量;分3次服。

2、治疗慢性气管炎:取新鲜臭梧桐吐两制成,为1日量,分3次服。10天为一疗程。88例患者于7-8月份三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81.8%,其中显效以上为46.6%。初步观察,在止咳、化痰、平喘等面有一定的疗效;但消炎作用较差,有的疗效还不巩固,显效时间较慢。

3、治疗疟疾八角梧桐(每重0.25g),成人每6小时1次,每次14,共8次,以后日服3次,每次5,连服5天。7天为一疗程,总量路在2O0左右。小儿量酌减。226例各型疟疾三日疟96例,间日疟88例,恶性疟24例,混感染18例)患者,服药后4天,全部控制症状发作,观察3月未见复发。检结果:服药后2天原虫消失者186例(82.3%);第4、7天的阴转率分为97.3%和98.6%。药物反应较少,少数出现律不齐、恶心呕吐;个发生全身及下肢浮肿、荨麻疹,但多不严重。

常用验

1、压病:臭梧桐叶夏枯草、希莶草,菊花各12g,地龙、双钩、泽泻各9g,水服。

2、湿关节炎、湿痹痛等:臭梧桐叶防风秦艽各12g,独活当归木瓜桂枝各9g,水服。

常用配

1、治男妇感受湿,或嗜饮冒,以致两足软酸疼痛,不能步履,或两手牵绊,不能仰:地梧桐、梗、子俱可采取,切碎,晒干,磨末子)一斤,莶草(,磨末)八两。上二味和匀,炼蜜如桐于大。早晚以白滚汤送下四钱。忌食猪肝羊血等物。或单用臭梧桐二两,汤饮,以过之,连服十剂,或汤洗手足亦可。(《养生集》桐

2、治半肢:臭梧桐叶并梗,晒磨末,共二斤,用白蜜一斤为。早滚水下,晚下,每服三钱。(《纲拾遗》)

3、治湿痛,酸痛及压病:臭梧桐三钱至一两,服;研粉每服一钱,一日三次。也可与?莶草配应用。(《上海常用草药》)

4、治半边头痛:川椒五钱,臭梧桐叶二两。先将桐叶黄,次入椒再,以洒在锅,拌和取起,卷在碉,扎在痛处;吃热一碗,取被盖颈而睡,出汗。(《纲拾遗》)

5、治一切外痔:自梧桐叶瓦松,皮硝三鲸。汤熏洗。(《纲拾遗》)

6、治湿疹痱子发痒:自梧桐适量,汤洗。《上海常用草药》)

药材鉴定

性状鉴

海州常山多皱缩、卷,展平后叶片呈广卵形,长约5~16cm,宽3~13cm,上表面绿黑色,下表面黄棕色,先端极尖,基部宽楔形楔形全缘或略有波状齿,两面均被茸毛,尤以叶脉处为多,叶柄长2~8cm,具纵沟,密被茸毛。或类,直径约3mm,黄绿色,有纵向细皱纹,并分布黄色细点状皮孔,密被锈色短柔毛,稍老则毛茸落。质硬而脆,折断面木部淡黄色,白色清香,味苦而涩。以色绿者为佳。

显微鉴

的表面观】:的下表皮细胞呈深度波状气孔不定式,被有稀疏的非腺毛腺毛。非腺毛粗,径35~81μm,具2~12个细胞,长115~670μm,表面有纵向的角质层点。腺鳞表面观呈或盘,由6~10个细胞组成,直径为33~75μm;腺毛柄单细胞。

的横切面】:上表皮细胞切面呈类,下表皮细胞呈不规则扁,具气孔,角质层明显。腺鳞切面呈扁球腺毛柄单细胞,也可见局部的非腺毛。栅栏细胞呈柱状,1~2列,约占肉的1/4~1/3,于邻近处较短,海绵组织4~7层。上表面略突起,下表面明显向下突出。表皮侧为厚角组织面具3列以上厚角组织维管束排列近圈状。维管束7~10数个。维管束为外韧型。中央为薄壁细胞组织,细胞偶含有草酸钙晶,长10~15μm,宽约6~9μm。

理化鉴

1、取该品粉末,加甲醇,在水上回流2小时,放冷,滤过,滤液加活性炭色,得淡黄色滤液。取滤液2ml,加5%碳酸氢钠溶液,调PH为9后,滴加Gibb′s试,振摇,产生蓝色反应。(检查酚基,对位或邻位)

2、薄层层析。样品制备:取生药粉末适量加乙醇,热回流半小时,提取液浓缩,再用乙醚10ml提取,浓缩备用。吸附:硅G(青岛海洋化工厂)制。展:氯仿-乙酸乙酯(9:1),展10cm。显色茴香醛试新鲜配制茴香醛-甲醇-硫酸(5:80:15),喷雾后105℃烤10分钟。

分布范围

分布区域:国:原产于我国华东、华中至东北地区。国外:朝鲜、日本菲律宾

原产于中国华东、华中至东北地区,多生于海拔2400米以下的山坡、路旁和溪边、村旁,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华北、定州有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臭梧桐子

下一篇 臭柏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