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臭樟

臭樟,所属植物界,草药,以果实、木材、树皮入药。具有祛理气止痛功效。用于感冒,中暑气管炎,食滞气胀痛,腹泻胀痛,湿关节痛。臭樟樟木果、朋麻醒、 樟脑树 【来源】植物臭樟Cinnamomum glanduliferum (Wall.) Nees,以果实、木材、树皮入药。木材、树皮四季可采,果实在成熟后采集,晒干。 【性味归经】辛,温。 【功能治】祛,......
目录

介绍

臭樟

樟木果、朋麻醒[傣]、 樟脑

【来源】植物臭樟Cinnamomum glanduliferum (Wall.) Nees,以果实、木材、树皮入药。木材、树皮四季可采,果实在成熟后采集,晒干。

性味归经】辛,温。

【功能治】祛理气止痛。用于感冒,中暑气管炎,食滞气胀痛,腹泻胀痛,湿关节痛。

【用法用量】全株0.5~1两,水服。果实常用量2~3钱。

【摘录】《全国草药汇编》

形态

【原态】 云南常绿乔木,高达20m。树皮褐色纵裂,具香条无毛。互生;叶柄长1.5-3.5cm,近无毛;叶片、卵状披针,长6-15cm,宽4-6.5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宽楔形或近,两侧有时不对称,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绿色,幼时下面被微柔毛,后落无毛,或略被微柔毛,羽状,稀离基三出侧脉4-5对,侧脉腋在上面明显隆起,下面有明显腺窝,窝被毛或近无毛,网微细不明显;革质。花序腋生,长4-10cm,无毛;两性,长约3mm,淡黄色;花梗长1-2mm,无毛;花被筒倒锥,长约1mm,破裂6,宽卵,长约2mm,花被外面疏被白色微柔毛,面被短柔毛;能育雄蕊9,丝被短柔毛,第1、2轮雄蕊长约1.4mm,花药,与丝等长,4室,瓣裂丝无腺体;第3轮雄蕊长约1.6mm,花药,长约1mm,4室,外向瓣裂丝近基部有1对心形腺体;退化雄蕊3,长三角,连柄长不及1mm,柄被短柔毛,位于最一轮;子房卵,直径约1.2mm,无毛,花柱长约1.2mm,柱头微3裂,果实,直径约1cm,黑色;果托倒,长约1cm,先端直径约6mm,边缘波状期3-5月,果期7-9月。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臭油果

下一篇 臭梧桐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