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臭草

臭草:Melica scabrosaTrin.)称:肥马草、枪草(种子植物称),多年生草本植物须根较稠密细弱,秆丛生,叶舌透明膜质,叶片薄,扁平,花序狭窄,分枝直立或斜向上升,小花数枚,颖果褐色,纺锤果期5-8月。在中国广泛分布。药用臭草的全草:甘,凉。清热利尿,通淋。用于小便赤涩淋痛,水肿,感冒发热黄疸消渴。(概述图参考资料来源:)多年生草本。须根细弱,较稠密。秆丛......
目录

形态特征

臭草多年生草本。须根细弱,较稠密。秆丛生,直立或基部膝,高20-90厘米,径1-3毫米,基部密生分蘖

叶鞘近鞘,常撕裂,光滑或微粗糙,下部者长于而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透明膜质,长1-3毫米,端撕裂而两侧下延;叶片质较薄,扁平,干时常卷折,长6-15厘米,宽2-7毫米,两面粗糙或上面疏被柔毛。

臭草花序狭窄,长8-22厘米,宽1-2厘米;分枝直立或斜向上升,长达5厘米;小穗柄短,纤细,上部弯,被微毛;小穗淡绿色或乳白色,长5-8毫米,含孕性小花2-4 (6)枚,端由数个不育外稃集成小球小穗节间长约1毫米,光滑;颖膜质,狭披针,两颖几等长,长4-8毫米,具3-5中脉常生微小纤毛;外稃草质,端尖或钝且为膜质,具7条隆起的面颖粒状粗糙,第一外稃长5-8毫米;内稃短于外稃或相等,倒卵形端钝,具2上被微小纤毛;雄蕊3,花药长约1.3毫米。颖果褐色,纺锤,有光泽,长约1.5毫米。果期5-8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00-3300米的山坡草地、荒芜田野、渠边路旁。生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沙地上、山野或荒芜田野。

分布范围

产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云南西藏。分布于朝鲜。分布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

主要变种

臭草(变种)var. puberula Papp in Bull. Sect. Sci.

该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在于:下部叶鞘被长柔毛,花序稠密。产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湖北、江苏、四川。生于海拔500-3200米山坡草地、山谷溪边、路旁。

主要价值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猫毛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肥马草、枪草(《种子植物称》)。

采收:为禾本科植物臭草的全草。夏季采收。

性味:《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甘,凉。

功能治:《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利水通淋,清热。治尿路感染,肾炎水肿,感冒发烧,黄疸炎,糖尿病。

用法用量:服:汤,1~2两。

蒙药:淋病肾炎黄疸炎,消渴《蒙植药志》。

植物研究

植物种群对土壤水分响应的异质性是其格局成和演变的环境基础。在石羊河上游的高草地,运用点格局分析法和群落调查法,研究了甘肃臭草单一优势种群斑块发育过程中的种群小度点格局和土壤水分特征。在4个发育阶段甘肃臭草种群的空间格局由聚集分布过渡为随即分布,土壤水分均呈现出从斑块中向边缘增大的趋势;在斑块成、扩、稳定阶段,甘肃臭草斑块以类似"同"的式向周围土壤水分高的空间扩,斑块半径由0.5m扩大至1.5m,种群的高度、密度、盖度由斑块中向边缘递减;在衰退阶段斑块中出现裸斑,种群的高度、密度、盖度以类似"同"式从中向边缘逐层递增。在甘肃臭草斑块消长过程中,种群的分布格局和要生物特征与土壤水分之间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对应系。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臭菘

下一篇 臭茉莉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