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菘
形态特征
叶基生,叶柄长10-20厘米,有时更长;叶片大,长20-40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渐狭或钝圆。花序柄外围鳞叶长10-40厘米。
花序柄3-20厘米,粗1-1.2厘米。佛焰苞暗青紫色,外面饰以青紫色线纹,长10-16厘米,径4-5.5厘米。肉穗花序青紫色,径2.5-3厘米,有长0.5-1厘米的梗。花期5-6月。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臭菘种子
【采收储藏】夏季采收,晒干。
【性味】味辛;微苦;性平。
臭菘的叶
【采收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理作用】强心作用:臭菘的地上部分提取物,使蛙心收缩幅度增加11%-23%,但不影响心跳频率,提示有强心作用。
【性味】味辛;苦;性平。
臭菘根茎
【采收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份】全草含没食子酸丁酯(butyl ga11ate),草酸钙(Calcium oxalate)β-胡萝卜素(β-carotene),维生素(vitamin)A,β-谷甾醇(β-sitosterol),α-香树脂醇(α-amyrin)和β-香树脂醇(β-amyrin)。
【性味】味辛;苦;性凉。
毒理毒性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