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绣球
形态特征
亚灌木,高0.4-1米;茎单生,干后淡褐色,稍具纵条纹。叶通常单片、分散互生于茎上,纸质,椭圆形或倒长卵形,长6-13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具短尖头,基部沿叶柄两侧下延成楔形,边缘有粗长牙齿状锯齿,上面被短糙伏毛,下面疏被短柔毛或仅脉上有疏毛;侧脉7-9对,弯拱,下面微凸,小脉纤细,稀疏网状,下面明显;叶柄长1-3厘米,茎上部的渐短或几乎无柄。
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苞片和小苞片线形或狭披针形,宿存;不育花萼片2-3,较小,近等大,阔卵形至近圆形,长5-15毫米,先端圆或略尖,基部近截平,膜质,白色或粉红色;孕性花萼筒杯状,长1.5-2毫米,萼齿阔卵形,先端钝;花瓣阔椭圆形至近圆形,长2.5-3毫米,淡红色或白色;雄蕊15-25枚,稍短于花瓣;子房近下位,3室,花柱3,结果时长约1毫米。蒴果近球形或卵球形,不连花柱长3-3.5毫米,宽2.5-3毫米;种子棕褐色,长圆形或椭圆形,扁平,连翅长1-1.4毫米,两端的翅颜色较深,与种子同色,不透明。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分布范围
生长环境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本种花球大而美丽,且有许多园艺品种,耐荫性较强,是极好的观赏花木。在暖地可配植于林下、路缘、棚架边及建筑物之北面。盆栽八仙花则常作室内布置用,是窗台绿化和家庭养花的好材料。
药用价值
【功效】祛瘀消肿
【拉丁文名】Rhizoma Cardiandrae Moellendorffii
【主治】跌打损伤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或水沟旁阴湿处,喜阴湿而土地肥沃的砂土。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
【资源分布】分布浙江、江西、安徽、福建、台湾、湖南、贵州、广西等地。
【动植物形态】人心药 落叶亚灌木,高30-80cm。根茎粗大,横走,呈连株状不规则的块状物,淡黄褐色,密生须根。茎不分枝,干后有纵槽纹。叶互生,纸质;茎下部叶柄长2-3.5cm,上部无柄;叶片椭圆形至倒卵状匙形,形状变化较大,长7-20cm,宽3-8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短柄,边缘具粗齿,两面疏生粗伏毛。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花二型,周围不育花具2枚(罕3枚)萼瓣,其中一枚稍大或近相等,宽卵形至近圆形,纵径1-2cm,白色;能孕花白色至淡紫色;萼筒疏生伏毛或后渐脱落,裂片4-5,细小;花瓣4-5,覆瓦状排列,倒卵形或宽卵形;雄蕊多数;花柱3,短,子房下位。蒴果卵球形,长2-3mm,先端孔裂。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功效分类】祛瘀药
【出处】《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