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赤小豆叶

赤小豆,中药。为豆科一年生半攀援或直立草本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具有固缩尿,明,止渴之功效。1.赤小豆 一年生半攀援草本。长可达1.8m,密被倒毛。三出复叶叶柄长8-16cm;托叶披针或卵状披针;小3枚,被针、长披针,长6-10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阔三角或近全缘或具3浅裂,两面均无毛,纸质;小具柄,3出。总状花序腋生,小花多......
目录

形态特征

1.赤小豆 一年生半攀援草本。长可达1.8m,密被倒毛。三出复叶叶柄长8-16cm;托叶披针或卵状披针;小3枚,被针、长披针,长6-10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阔三角或近全缘或具3浅裂,两面均无毛,纸质;小具柄,3出。总状花序腋生,小花多枚,花柄极短;小苞2枚,披针状线形,长约5mm,具毛;萼短钟状,萼齿5;花冠黄色,旗瓣面中央微凹,基部心形翼瓣卵形,基部具渐狭的爪,龙骨瓣狭长,有角状突起;雄蕊10,二体,花药小;子房上位,密被短硬毛,花柱线形荚果线状扁种子6-10颗,暗紫色,长,两端,有直而凹陷的种脐期5-8月,果期8-9月。

2.赤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90cm。上有白色长硬毛。三出复叶托叶披针,被白色长柔毛,小托叶线形叶柄长达20cm,被疏长毛;生小卵形,例生小卵形,长5-10cm,宽3.5-7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三角或近全缘或微3裂,两面被疏长毛;小叶柄很短;基出3条。2-6朵,着生于腋生的总花梗部,黄色苞片线形,较萼长;萼钟状,5齿裂,萼齿三角;旗瓣扁或近,常稍歪斜,端凹,翼瓣宽于龙骨瓣,具短爪及龙骨瓣上端弯近半卷,其中一在中下部有一角状突起,基部有爪;雄蕊10枚,分成9与1二体;于房线形花柱,近先端有毛。荚果稍扁,成熟时种子间缢缩,含种子6-10粒。种子,两端截形暗红色,种脐白色,不凹。期7-8月,果期8-9月。

分布范围

赤小豆产于吉林、河北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江西广东云南等地。赤豆产于吉林、河北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四川云南等地。

主要价值

赤小豆藿《录》,小豆藿《千金要》,小豆食医镜》。

药用部位植物

功效分类收涩药;生津药。

附注植物描述,详见词条:赤小豆、赤豆

为豆科植物赤小豆Vigna umbellata (Thunb.)Ohwi et Ohashi或赤豆Vigna angularis (Willd.)Owhwi et Ohashi的

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中药药性

性味

味甘、酸、涩;性平。

归经

功效

缩尿;明;止渴。治小便频数;肝热糊;心烦渴。

各家论述

1.《录》:“止小便数,去烦热。”

2.《日华子》:“明。”

用法用量

服:汤,30-100g;或捣汁。

选录

①治小便数:小豆一斤。于豉汁,调和作羹食之,粥亦佳。(《食医镜》)

②治渴,小便利,复非淋:小豆藿一把,捣取汁,顿服三升。(《千金要》)

药材来源

来源考

原植物-赤豆(图2)出自《录》。

药材基原

为豆科植物赤小豆(Vigna umbellata(Thunb.)Ohwi et Ohashi)或赤豆(Vigna angularis(Willd.)Owhwi et Ohashi)的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赤小豆花

下一篇 赤地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