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赤小豆花

赤小豆是一种植物草药,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植物态详"赤小豆"条。【考】出自《药性论》。1.《录》:腐婢,生汉中,即小豆也。七月采,阴干。2.陶弘景:腐婢用异实,故其类不得同品,家都不用之,今自可依其所以为疗也,但未解何以有腐婢。《本》不云是小豆,后医显之尔,未知审是否。今海边有小树,状似栀子条多作腐臭,土人呼为腐婢,用疗疟有效,亦皮疗,恐......
目录

历史记载

【考】出自《药性论》。

1.《录》:腐婢,生汉中,即小豆也。七月采,阴干。

2.陶弘景:腐婢用异实,故其类不得同品,家都不用之,今自可依其所以为疗也,但未解何以有腐婢。《本》不云是小豆,后医显之尔,未知审是否。今海边有小树,状似栀子条多作腐臭,土人呼为腐婢,用疗疟有效,亦皮疗,恐此当是真。

3.《唐本草》:腐婢,山南相承以为葛花。《本》云小豆;陶复称海边小树,未知孰是?然葛花,大胜豆葛根亦能消,小豆全无此效,校量葛、豆二,葛为真矣。

4.《宝本草》:本注云:小豆亦有腐。《》云,病头痛,即明其疗同矣。《唐注》葛花腐婢,非也。陶云海边有小树,土人呼为腐婢,其如《》称小豆腐婢,二家所说据并非。

5.《本草纲》:葛花已见本条,小豆能利小便,治热中,下气,止渴,与腐婢疗相同,其为豆无疑。但小豆有数种,甄氏《药性论》独指为赤小豆,今姑从之。

植物形态

1.赤小豆 一年生半攀援草本。长可达1.8m,密被倒毛。三出复叶叶柄长8-16cm;托叶披针或卵状披针;小3枚,被针、长披针,长6-10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阔三角或近全缘或具3浅裂,两面均无毛,纸质;小具柄,3出。总状花序腋生,小花多枚,花柄极短;小苞2枚,披针状线形,长约5mm,具毛;萼短钟状,萼齿5;花冠黄色,旗瓣面中央微凹,基部心形翼瓣卵形,基部具渐狭的爪,龙骨瓣狭长,有角状突起;雄蕊10,二体,花药小;子房上位,密被短硬毛,花柱线形荚果线状扁种子6-10颗,暗紫色,长,两端,有直而凹陷的种脐期5-8月,果期8-9月。

2.赤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90cm。上有白色长硬毛。三出复叶托叶披针,被白色长柔毛,小托叶线形叶柄长达20cm,被疏长毛;生小卵形,例生小卵形,长5-10cm,宽3.5-7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三角或近全缘或微3裂,两面被疏长毛;小叶柄很短;基出3条。2-6朵,着生于腋生的总花梗部,黄色苞片线形,较萼长;萼钟状,5齿裂,萼齿三角;旗瓣扁或近,常稍歪斜,端凹,翼瓣宽于龙骨瓣,具短爪及龙骨瓣上端弯近半卷,其中一在中下部有一角状突起,基部有爪;雄蕊10枚,分成9与1二体;于房线形花柱,近先端有毛。荚果稍扁,成熟时种子间缢缩,含种子6-10粒。种子,两端截形暗红色,种脐白色,不凹。期7-8月,果期8-9月。

药用价值

【采集】夏季采取。

性味】①《本》:"味辛,平。"

②《录》:"无毒。"

【功用治】清热,止渴,醒,解毒。治疟疾痢疾消渴,伤头痛瘘下丹毒疔疮

①《本》:"痎疟邪气、泄痢,阴不起,病头痛。"

②《录》:"止消渴。"

③《药性论》:"消毒,明满不能食,顿服之,又下水气,并治小儿丹毒热肿。"

④《纲》:"治肠中积热,瘘下。"

【用法与用量】服:汤戌入。外用:研末撒。

【选】①痃疟,邪气,泄痢,阴气不足,止渴及病头痛:小豆于豉中五味调和,作羹食之。(《食医镜》)

②治肿:小豆为末之。(《普济》)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赤小豆芽

下一篇 赤小豆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