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车前子

车前子 车前子(拉丁:PLANTAGINIS SEMEN),车前植物产于黑龙江辽宁河北等地。喜温暖湿候,耐,山区平地均可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多年生草本,连高达50毫米,具须根生,数个。车前子为多年生草本,为车前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成熟种子,呈或不规则长或三角,略扁,长约2毫米,宽1毫米,表面淡棕色黑褐色或棕色,有细皱纹,一面有灰白色凹点状种脐,质硬,......
目录

形态特征

车前子-植物源生态车前子为多年生草本,为车前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成熟种子,呈或不规则长或三角,略扁,长约2毫米,宽1毫米,表面淡棕色黑褐色或棕色,有细皱纹,一面有灰白色凹点状种脐,质硬,切断面灰白色。遇水则粘,滑而膨胀,微,味淡,嚼之带粘性。均以粒大、饱满,色棕红者为佳。连高达50毫米,具须根生,具长柄,几与叶片等长或长于叶片,基部扩大;叶片卵形,长4~12厘米,宽2~7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狭窄成长柄,全缘或呈不规则波状齿,通常有5~7条

数个,高为12~50毫米,具棱角,有疏毛;穗状花序的2/5~1/2;淡绿色,每有宿存苞片1枚,三角花萼4,基部稍合生或卵,宿存;花冠小,质,花冠卵形,先端4裂,裂三角,向外反卷;雄蕊4,着生在花冠筒近基部处,与花冠互生,花药,2室,先端有三角突出物,线形雌蕊1,子房上位,卵,2室(假4室),花柱1,线形,有毛。

蒴果卵状,成熟后约在下2/5处周裂,下2/5宿存。种子4~8枚或9枚,近黑褐色。期6~9月。果期7~10月。生长在山野、路旁、圃、菜圃以及池塘、河边等地。可以分布中国各地。

生长习性

车前子喜温暖,阳光充足、湿润的环境,怕涝、怕旱,适宜于肥活的砂质壤土种植;大车前生于山野、路旁、圃或菜园、河边湿地,;平车前生于山野、路旁、田埂及河边。

种类介绍

车前

车前子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6~10cm,宽3~6cm,先端钝,基部或宽楔形叶柄基部常扩大成鞘状。穗状花序长3~10cm,排列紧密。种子7~15颗,黑色

车前

多年生草本,具直全部为生;具长柄,长为叶片1/3或更短,基部扩大;叶片或椭披针,长4~11厘米,宽2~4厘米。高10~30厘米;穗状花序长为1/3~1/2;花冠先端2浅裂;蒴果周裂。种子4~5。期5~9月。果期6~10月。余与车前同。

分布范围

①大粒车前

车前子-鉴别

车前种子。呈或不规则长,稍扁,长2毫米,宽1毫米。表面棕褐色或黑棕色。放大镜下观察,可见细密网纹,种脐淡黄色,椭凹窝状。气味无,嚼之带粘液性。以粒大、色黑、饱满者为佳。

江西河南。此外,东北、华北、西南及华东等地亦产。

②小粒车前

为平车前种子。呈或不规则长,稍扁,长1~1.5毫米,宽不足1毫米,余与上种相似。

黑龙江辽宁河北等地。此外,山西蒙古、吉林、陕西、甘肃、青海山东等地亦产。

繁殖栽培

适时播种,遮阴育苗

播种适期7月下旬。苗床应先在瓜类、山药棚架下面。大田667㎡用种量为40~50克,苗床面积10㎡。整平苗床后浇透水,用细沙拌种均匀,播种后薄盖细土,再用湿稻草覆盖保湿有利出苗。出苗60%后,揭除盖草,然后用遮阳网遮阴覆盖,降温保湿育苗。苗龄30~35天,培育4~5全展壮苗。

选好茬,施足基肥

宜选早共生生、秋大豆(八月黄)收获后的空闲地,或早稻收获后的秋闲田。每667㎡撒施牛猪拦粪2000~3000公斤,加含硼复肥40~50公斤,或硼砂1公斤作基肥。翻耕、耙碎、整平地后做畦,畦宽1.2米,长度不限。沟宽30厘米,沟深20厘米,秋冬干旱需灌溉,春夏多雨必须排水。

适时移栽,理密植

移栽适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移栽前每667㎡用地乐胺150克兑水50公斤,喷湿表土,防除杂草。抢在白前阴天下午移栽。每畦栽4,规格30厘米*20厘米,每栽带土壮苗一株,每667㎡栽8500~9000株。栽后浇施含尿素0.2%的定根水。栽后第二天,若遇晴天干旱,应在傍晚灌跑马水,使畦内湿透。

猛攻发苗,争取大穗

第一次追肥,霜后7天进,每667㎡用尿素5公斤,兑水1000公斤浇施;过10日追第二次肥(用量同前),猛攻前期以好苗。栽后25天左右,硼砂100~150克、甲胺磷150克,兑水50公斤进面喷施,促使穗分化,防止蚜虫危害。10月1日前后,要求高20厘米以上,宽10厘米以上每株有大叶片10左右。促多发长大穗,打好丰产基础。

外追肥,促穗壮籽

进入抽穗期,要控制施用氮肥,防止生长过旺。如遇干旱,可适当灌水抗旱。每667㎡可施草木灰50~100公斤,加速养分运转,增强后期抗能力。10月中旬,日平均温20℃左右,有利于授粉。前每667㎡用硼砂100~150克,喷施宝4支,加10%吡虫林20克,50%多菌灵150克,兑水50公斤喷施,提高授结荚率,防止虫害危害,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日平均温15℃左右,有利灌浆成熟,盛后每667㎡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10%吡虫林20克,兑水50公斤面喷施,促使壮籽,防止蚜虫危害。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穗子2/3变黄,可分期分批,在早上水末干时,收获成熟穗子,晒穗粒,吹尽果壳、晒干种籽。

促苗再生,二夺丰收

1.清洁田间。头季收获完,在12月中旬霜后晴天,进彻底清园,将车前植株基部枯黄老、病、枯穗全部摘除,带出田外销毁。每株留六到七正常生长。清园后立即用50%多菌灵200克,加乐果150克,667㎡兑水50公斤全面喷施,防病灭虫。

2.促发再生。清园后及时中耕,松土除草。667㎡用碳酸氢铵15公斤,兑水1500公斤全田浇施,促进车前草再生以苗,使它由生殖生长生长转换,为下季丰产打好生长基础。

3.春后壮苗。清园一个月后,到元月中下旬,667㎡再施复肥20~30公斤,促进再生苗立春后健壮生长

4.防病保穗。春后温回升,车前草进入生长生殖生长并进期,春季不宜追施氮肥。由于春季降水增多,应尽量早拔杂草,不宜中耕除草防止田间土壤积水感病。始穗前后,667㎡用硼砂100~150克,加50%多菌灵150克,加10%吡虫林20克,667㎡兑水50公斤,每隔2~3天,面喷施1次。

药用价值

入药部位

植物种子

炮制

车前子

炮制法的不同分为车前子、车前子、盐车前子、车前子,炮制后贮干容器,盐车前子、车前子密。置阴凉干处,防潮,防蛀。

车前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水淘洗令净。”《纲》:“凡用车前子须以水淘洗去泥沙,晒干。”《炮制大法》:“用米泔淘净。”现,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生品用于利水通淋。

车前

《局》:“凡使,须微入药用。”《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水淘洗令净,控,干,隔纸。”《医入门·本草》:“略捣碎。”《纲》:“入汤液过用。”现,取净车前子置锅,用文至鼓起,色稍变深,有爆声时,取出放凉。车前子用于渗湿止泻,祛止咳。

车前子《幼幼集成》:“青盐水七次。”现,取净车前子,置锅用文钞至鼓起有爆裂声时,喷淋盐水,继续干,有香逸出时,取出放凉。每车前子100kg,用食盐2kg。盐车前子,偏于补、明

车前

《纲》:“浸一夜……晒干,研。”《医宗必读》;“曝。”《医宗金鉴》:“。”现,取净车前子,用黄拌匀,置锅用文至略带色,取出故凉。每车前子100kg,用黄12.5kg。贮干容器,盐车前子、车前子密,置阴凉干处,防潮,防蛀。

性味

甘,

①《本》:“味甘,。”

②《录》:“咸,无毒。”

③《药性论》:“甘,平。”

④《药品化义》:“味淡,性平。”

归经

膀胱

①《本草蒙筌》:“入膀胱。”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膀胱小肠。”

③《本草疏》:“入膀胱。”

功用

车前子利水,清热,明,祛。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湿痹目赤

①《本》:“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

②《本草集注》:“虚劳。”

③《录》:“男子伤中,女子淋沥,不欲食。养强阴。明疗赤痛。”

④《药性论》:“能去毒,风热,毒冲眼,赤痛障痛泪出,去烦热。”

⑤《日华子本草》:“通小便淋涩,壮阳。治心烦下气。”

⑥《医启源》:“小便不通,导小肠中热。”

⑦《滇南本草》:“消上焦热,止水泻。”

⑧《纲》:“止暑湿泻痢。”

⑨《雷公炮制药性解》:“淋沥癃闭阴茎肿痛,湿疮,泄泻,亦白带浊,难产。”

⑩《科的民间药草》:“镇咳,祛利尿。”

⑾《山东中药》:“湿疮、脓疮、小儿头疮。”

⑿《本草新编》:车前子,味甘、咸,无毒。入膀胱。功专利水,通尿管最,止淋沥泄泻,能窍,祛风热,善消赤,催生有功。但性滑,利水可以多用,以其不走也。泻宜于少用,以其过于滑利也。近人称其力能种子,则误极矣。夫五子衍宗车前子者,因枸杞、覆盆过于动阳,菟丝五味子过于涩,故用车前以小利之。用通于之中,用泻于补之,始能利水而不耗。水窍,而,自然精神健旺,入房始可生子,非车前之自能种子也。((批)妙论凿凿。)大约用之补药之中,则同群共济,多有奇功。未可信是种子之药,过于多用也。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正常人车前10g,有利尿作用。动物实验表明,车前子能使水分、氯化钠、尿素及尿酸排出增多而有利尿作用。但亦有报告指出,正常人及家兔服车前无明显利尿作用。平车前种子亦无利尿作用。

2.其他作用:车前子水对大及狗有缓泻作用。对喂饲甾醇使之清中含量升高的家兔,卵车前子油能使其固醇含量迅速下降;但该油对正常家兔无降低固醇水平的作用。

实验表明,5%车前子液0.05~0.2ml给家兔膝关节注射(连续2~4次,每次间隔3~14天),有促使家兔关节囊滑膜结缔组织增生作用,从而使松弛了的关节囊恢复原有的紧张度。

有报告认为,车前提取物有拟碱作用,可降低麻醉犬、猫的压,抑制离体兔、蛙,兴奋兔、大及豚的肠管,并能为阿托品所抑制。

车前子尚有祛和镇咳作用。

现代新用

治疗慢性气管

车前草制成浸膏(每0.5克),日服3次,每次2(每日量相当于生药1两)。初步观察175例,年龄均在50岁以上,服药1~2周,临床痊愈11例,显效33例,好转92例,总有效率为77.7%。其中服药2周的较服药1周的疗效为佳;体质好的较体质差的疗效显着。服药期间除个不适外,未见不良反应。此外,有人曾试用车前组织浸出液每次2毫升皮下注射,治疗慢性气管炎类疾患20例,一般注射10日后咳嗽、咯即见减轻,一疗程(30日)后即可痊愈。有人试用60%的车前(日服3次,每次20~40毫升),治疗咳嗽患者67例(以慢性气管炎类疾患为多,大多咳嗽在1周以上或服西药无效者),结果好转40例,显著好转5例,痊愈1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在80%左右。

治疗急、慢性细菌性痢疾

车前草鲜制成100%,每服60~120毫升(可多至200毫升),每日3~4次,连服7~10天(慢性菌痢可延长至1个月)。共观察88例,治愈63例,好转1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4%。其中急性43例,1~2疗程(最短者为7天,最长者45天),治愈35例,好转7例,无效1例。平均1.3天退热,腹痛里急后重平均于5.2天和2天消失,大便次数、脓或粘液便平均在4.7天和5.1天恢复正常。15例大便培养阳性者平均7.3天转阴。乙状镜所见病变,33例中有26例在治疗后11~30天恢复正常(最短7天,最长49天),6例好转,1例无改善。慢性菌痢45例,1~2疗程(最短6天,最长30天),治愈28例,好转4例,无效13例。5例发热者平均1.8天退热,24例腹痛有16例平均7.3天消失,3例里急后重于2~4天消失,26例大便次增多者有20例平均6.3天恢复正常,44例呈脓或粘液便者有31例平均8.3天恢复正常。大便培养阳性的14例中有12例平均于6.3天转阴。乙状镜有病变可。

车前

见者38例,其中25例在1月恢复正常,9例好转,4例无效。认为车前草治疗菌痢,不仅能利尿止泻,且有一定的抗菌效能和消炎、止等作用。用法以大量每4小时1次效果最好。对慢性病例疗程可至1月以上。

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车前焦研碎服。4~12个月每次0.5克,1~2岁1克左右,每日3~4次。观察63例,服药后53例腹泻停止,大便恢复正常,平均2.1天治愈;6例大便减少,平均2.5天好转;4例无效。车前子可能由于其利尿作用及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而有助于本病的治愈。

治疗压病

每日用车前子3钱(1个月疗效不显者加至6钱),水2次,当饮。50例患者3~4个月治疗,收缩压降低到150毫米柱以的23例(46%),舒张压降低到90毫米柱以的25例(50%)。治疗中除个病例有部不适外,无其它不良反应。

用于转正胎位

孕妇在产前检查发现胎位异常者,待其妊娠28~32周时,试服车前子可望胎位转正。据68例观察,转正率达80~90%。用法:车前子3钱,干研末和水1次送服。1周后复查,如未成功隔1周可再服1次。最多服3次,如无效即为失败。

治疗颞下颌扰乱症

车前子的生长

用5%车前子液0.5毫升,加入2%昔鲁卡因0.1毫升,作关节注射。注射时用皮注射针头,嘱病人将半张(此时髁状突后缘呈一凹陷),针尖自屏前约0.5厘米处向前向刺入,深约1厘米,即进入关节,缓缓注入药液。注射后病人即可。每周注射1次,连续3~4次,停药观察;1月后如疗效不显,可继续注射一个疗程再观察。在治疗期间及疗程完毕后数周,应尽量注意勿过大张,如遇呵欠等生理性张动作,可用手住下颌作适当限制,否则会影响疗效。150例患者据2个月治疗复查,及其后6~24个月随访结果,症状完全消失者60例(40%),部分消失或减轻者77例(51.33%),无效者10例(6.66%),复发者3例(2%)。总有效率为91.33%。另有8例习惯性颞下颌关节位,车前子液注射后,6例未再发,1例改善,1例无效。车前子液治疗本病的作用在于注射后关节滑膜和关节囊的轻度炎症现象,当炎症消退后,继之有纤维组织增生,因之可使松弛了的关节囊恢复共紧张度,而使关节功能获得改善。所以在治疗期间须严格要求病人限制张,使新的纤维组织能在收缩状态下的关节内壁生长,否则即难收到预期效果。对重症病人的疗效不佳。

宜忌

内伤劳倦,阳下陷,肾虚滑及湿热者,慎服。

①《日华子本草》:“常山为使。”

②《本草疏》:“内伤劳倦、阳下陷之病,皆不当用,气虚者,忌与淡渗药同用。”

③《本草汇言》:“肾虚者尤宜忌之。”

配伍效用

车前子配伍白茅车前子甘,清热利水通淋;白茅凉血、清热利尿.二者伍用,有利水通淋、凉血之功效,用于治疗水湿停之小便不利、下肢水肿以及尿少、尿痛血尿下焦湿热所致者。

车前子配伍白术车前子利水而止泻;白术健脾燥湿。二者用,有健脾止泻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泄泻、小便短少者。

车前子配伍苍术车前子清利湿热苍术温燥湿。二者伍用,有健脾燥湿之功效,用于治疗妇女带下或泄泻湿所致者。

车前子配伍海金沙车前子清利湿热海金沙通淋排石。二药用,可增强清热利湿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蕴结膀胱起的小便淋涩疼痛、或湿热所致之结石

车前子配伍熟地:车前子泄肝热而明;熟地补益。二药用,有补益、泄热明之功效,用于治疗肾阴起的障、视物不清、视力下降、小便短少等症。

①治小便热秘不通:车前子一两,川黄柏五钱,白芍药二钱,甘草一钱。水徐徐服。(《普济》)

②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木通大黄(面裹,去面,切,)各一斤。上为。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局八正

③治小便血淋作痛:车前子晒干为末,每服二钱,车前汤下。(《普济》)

④治妊娠患淋,小便涩,水道热,不通:车前子五两,葵(切)一升。以水五升,取一升半,分三服。(《师集验》)

⑤治白浊车前子四钱,白蒺藜三钱,水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小儿伏吐泻,烦渴饮,小便不通:白茯苓(去皮)、木猪苓(去皮)、车前子、人参(去芦头)、香薷等分。上件为细末,每服一钱,汤调下。(《杨氏家藏车前

⑦治风热暗涩痛:车前子、黄连各一两。为末,食后温服一钱,日二服。

⑧治久患内障车前子、地黄、麦门冬等分。为末,蜜梧桐子大。服之。

⑨治俱虚,眼常昏暗:菟丝子五两(浸五日,曝干捣为末),车前子一两,熟地黄三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梧桐子大。每于空以温下三十,晚食前再服(驻景)。(⑦以下出《圣惠》)

⑩治阴痒痛:车前子以水三升,三沸,去滓洗痒痛处。(《外台》)

血淋作痛。用车前子晒干研细,每服二钱,车前汤送下。

⑿老人淋病(身体发热)。用车前子五汁,去渣,用汁米粥吃,有效。常服此,亦可明

⒀妊妇热淋。用车前子五两、葵(切)一升,加水五升,成一升半,分三次服。

⒁容易小产,用车前子研为末,每服一匙,送下。不饮者,可改用水送下。

阴囊冷痛。肿满即成险症,用车前子研细,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⒃久患内障。用车前子、地黄、麦门冬,等分为末,加蜜和,如梧子大。常服有效。

⒄补虚明均虚,眼发黑共,或生障流泪)。用车前子、熟地黄)各三两,菟丝子浸)五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和,如梧子大。每服三十,温送下。一天服二次,此"驻景"。

⒅小便不通。用车前草一斤,加水三升取一升半,分三次,一:上再加冬瓜汁嗔或桑叶汁

⒆小便尿血。用车前草捣汁五,空服。

不止。用车前捣汁饮下。

(21)刀作。用车前捣烂伤处。

(22)湿气痛。和车前七棵、葱白连须七棵,枣七枚,一瓶常服。

(23)喉痹乳蛾。用车前草、凤尾草捣烂,加霜梅肉少许,共研取汁。鸡乞求蘸取刷

(24)两眼红痛。用车前草汗调眩硝末,临星时涂眼上,次日早晨洗去。

(25)初起。用车前、敬杨等分,揉出汁,裹入两层桑叶中,悬阴处一夜。次日打桑叶,以汁点眼。

做法指导

1.车前子用于湿热下注、小便淋沥涩痛等症,常与木通滑石等配伍应用。

2.要用于实症;如肾虚水肿,可配熟地、肉桂附子牛膝等同用。

3.治湿热泄泻,症情轻者,可以单味使用,较重者可配茯苓猪苓泽泻、苡仁等同用。

4.用于目赤肿痛或眼,如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者,可与菊花决明子、青箱子等同用。

5.如不足所致的眼流泪,可与熟地、菟丝子等同用。

6.用于肺热咳嗽较宜,可与杏仁桔梗、苏子等化痰止咳药同用。

植物文化

历史考

车前初以种子入药,始载于《本》,《录》并用。《本草集注》云:“人家路边甚多。”《本草图》云:“今江湖、淮甸、近京、北地处处有之。

春初生苗,布地如匙面,累年者长及余,如尾,甚细,青色微赤;结实葶苈,赤黑色。”并绘“滁州车前子”图。据态确为车前植物车前

植物研究

性状鉴

种子略呈或不规则长,稍扁,长约2mm,宽约1mm。表面淡棕色棕色,略粗糙不平。于扩大镜下可见微细纵纹,于稍平一面的中部有淡黄色凹点状种脐。质硬,切段面灰白色种子放入水中,外皮有粘液释出。微,嚼之带粘液性。以粒大、均匀饱满、色棕红者为佳。

显微鉴

种子(脐点处)横切面:车前种皮表皮细胞壁极薄,为粘液层。其下为色素层,面细胞呈类三角或略呈,切段长24-36μm,径向长16-36μ;面的细胞呈类或稍径向或横向延长,切向长8-28μm,径向长20-32μm,径向长20-32μm。胚乳细胞4-5列,壁稍厚,侧的多切向延长,左右两侧的呈类含脂及油。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及脂及油。

理化鉴

粉末深黄棕色种皮表皮细胞断面观类或略切向延长,细胞壁黏液质化。种皮表皮细胞表面观类长,直径5~19μm,长约至83μm,壁薄,微波状,常作镶嵌状排列。胚乳细胞壁甚厚,充满细小糊粉粒。

取本品0.1g,加水3ml,振摇,放置30分钟,滤过,滤液中加稀盐酸3ml,沸1分钟,放冷,用氢氧化钠试液调pH至中性,加碱性石酸铜试液1ml,置水中加热,生成红色沉淀。

成份

车前种子含月珊瑚甙(aucubin),车前粘多糖(plantago-mulilage),消旋-车前子甙(plantago-side),都桷子甙酸(geniposidic acid),车前子酸(plantenol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腺嘌呤(adenine),碱(choline)及10.43% 的脂肪油,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甙(β-sitosteryl-3-O-β-D-glucopyranoside)。含多量黏液、车前子酸(Planterolic acid)、车前子甙(Plantaginin)、车前烯醇酸(Plantenol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腺嘌呤(Adenine或6-Aminopurine)、碱(Choline)、梓醇(Catalpol)、蛋白质及各种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生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 黏液中含酸性黏多糖车前聚糖(Plantasan),尚含维生素A、B1。

药材鉴别

真伪鉴

车前子-中药材正品车前种子,不规则长或三角状长,略扁,长约2mm,宽约1mm,表面黄棕色黑褐色,有细皱纹,一面有灰白色凹点状种脐,质硬、微、味淡。

常见伪品

葶苈子或南葶苈子种子呈长而略扁,长约1mm,宽约0.5mm。外表棕色红棕色或黑褐色(),一端钝,一端近截形,两面常不对称。解剖镜下观察:有细密网纹,可见两条纵纹。微,味微辛

葶苈子或北葶苈子种子呈扁卵形,长约1.5mm,宽约0.5~1mm,一端钝;另端渐尖而微凹,凹处现白色点(种脐)表面具多数细微颗粒状突起,见两条纵列的浅槽。

荆芥子:呈三棱柱状,长约3mm,宽约1mm,表面黄棕色棕黑色,略光滑,一端有细小的黄白色果柄痕,质松脆,嚼之有香,味淡。鉴要点:没有灰白色种脐

党参子:种子呈卵状,长约1.5~1.8mm,宽0.6~1.2mm,表面棕褐色,有光泽。解冲镜下可见密被纵向浅纹,端钝,基部具一凹窝状种脐,质硬。微,味略苦。

青葙子种子呈扁,少数呈,直径1~1.5mm。表面黑色或红黑色,光亮,中间微隆起,侧边凹窝处有种脐种皮薄而脆。无臭,无味。

茺蔚子种子三棱,长约2~3mm,宽约1.5mm。表面灰棕色至灰棕色,有深色斑点。一端稍宽,平状,另端渐窄而印尖,果皮薄,子叶白色,富油性。无臭,味苦。

车前:呈般状,长约3mm,宽约1.5mm。少数种子表面综红色,微具光泽,略透明;多数种子面中外侧包被灰棕色膜质粘液层。部隆起,面中部明显凹下,略呈般模状。微,味稍咸。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车前状垂头菊

下一篇 赪桐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