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齿叶草

一年生草本,高20-70cm。全株被巾伏而倒生的白色细硬毛。上部分枝,四棱对生,有时上部的互生;无柄;叶片披针至条状披针,穗花序生;期7-8月。【药 】:疗齿草 【来 源】:为子叶植物玄参植物齿草的全草。 【功 效】:清热燥湿凉血止痛。 【 治】:用治湿热所致的多种病症,如湿温湿热所致的黄疸、泻痢、热淋、以及瘀热等症。用治瘀血作痛、热亢盛所致的吐血、咳......
目录

基本内容

【药 】:疗齿

  【来 源】:为子叶植物玄参植物齿草的全草。

  【功 效】:清热燥湿凉血止痛。

  【 治】:用治湿热所致的多种病症,如湿温湿热所致的黄疸、泻痢、热淋、以及瘀热等症。用治瘀血作痛、热亢盛所致的吐血、咳、衄便血、烦渴、苔黄数者。

  【性味归经】:苦,凉。有小毒。入

  【用法用量】:服:汤3一6克,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或鲜品捣烂患处。

  【用药忌宜】:本品有毒,慎用。

  【 】:齿草(蒙古)、哈拉塔日一其其格(蒙古蒙药)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陕西北部、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华北及东北西北部。

  【拉丁】:odon-tites serotihallam) Dam

  【考 】: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中药化成分】:全草含珊瑚甙、齿草甙和生物碱。

  【动植物态】:一年生草本,高20-70cm。全株被巾伏而倒生的白色细硬毛。上部分枝,四棱对生,有时上部的互生;无柄;叶片披针至条状披针,长1-4。5,pam 0.3-1cm,先端渐尖,基部渐窄,边缘疏生锯齿。穗花序生;花梗极短;花萼钟状,长4-7mm,果期略增大,4裂,萼片狭三角,被毛;花冠紫红色、紫色或淡红色,长8-10mm,外被白色柔毛,上直立,略呈盔状,微凹或2浅裂,裂有时微凹;雄蕊4,二强,花药,带橙红色,药室下边延成短蒴果,长3-7mm,略高,先端微凹,有细硬毛。种子,有数条纵的狭翅,长约1.5mm。期7-8月。

  【药理作用】全草所含珊瑚甙对小泻下作用,服后6h起效,ED50为0.39g/kg[1],并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2]。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