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不灰木

要成分为水化硅酸镁,但常夹杂石灰及氧化亚等物质,其成分颇与阳起石相似,事实上两者也常致混淆。参见“阳起石”条。【药 不灰木【英文】:Asbestus【 】:无灰木(《本草图》)为硅酸盐类矿物角闪石石棉。一种耐燃烧的矿物,多指石棉;其色白,如腐烂的木材,烧之不燃。清热,除烦,利尿,清止咳。1、肺热咳嗽。用不灰木一两半、玄精石二两、灸甘草半两、贝母一两半、天南星白矾过)......
目录

名称

【药 不灰木

【英文】:Asbestus

】:无灰木(《本草图》)

来源

为硅酸盐类矿物角闪石石棉。

一种耐燃烧的矿物,多指石棉;

其色白,如腐烂的木材,烧之不燃。

功效

清热,除烦,利尿,清止咳。

主治

1、肺热咳嗽。用不灰木一两半、玄精石二两、灸甘草半两、贝母一两半、天南星白矾过)半两,共研细。每服半钱,姜汤送下。

2、咽喉肿痛,五心烦热。用不灰木(先以牛粪烧红)四两、玄精石红)四两、真珠一钱,共研细,加糯米少许,做成子,如芡子大。每服一。服时,用生地黄汁、粟米淘水研化后吞下。每天服两次。

3、吐泻烦满,气逆腹胀。以不灰木阳起石起)、阿魏各半两,巴豆(去)、杏仁(去皮)各二十五个,共研细。加粟米饭,做成子,如樱桃大。每服一。服时,把子穿一孔,在灯上烧到烟尽,再研为末,姜汤送下。

性味归经

甘,。①《宝本草》:”大。”②《品汇要》:“味淡,性大。”③《纲》:“甘,大无毒。”入膀胱

药典出处

1.出自《宝本草》:不灰木,出上党,如烂木,烧之不燃,石类也。

2.《本草图》:不灰木,或云滑石也,出滑石处皆有。不灰木始见于《本草拾遗》。

3.《本草图》曰:今泽、潞(今山西晋城、长治一带)山中皆有之,盖石类也。其色青白,如烂木,烧之不然(燃),以此得。或云滑石也,出滑石处皆有。并附有潞州不灰木图,如今之石棉的长纤维状集体。

4.《纲《庚辛册》云:不灰木如针,文全若木,烧之无烟。据以上文献记载,古本草所云不灰木与今之硅酸盐类蛇纹石族矿物蛇纹石石棉一致。且常与滑石共生,与滑石的说法相符。以前文献多认为古本草之不灰木为硅酸盐类矿物角闪石族石棉,据考察角闪石石棉纤维短硬,折后成针刺状,触身后奇痒难忍,不可作外用药,且易溶化,与"不灰"之难符。

用法用量

服:入,0.5~1钱。外用:研末撒。

选方

①治伏热,夜卧咳嗽天南星白矾软,切,)半两,太阴玄精石二两(研),甘草,锉)半两,贝母(去)一两,不灰木一两半。上五味,研捣极细。每服半钱匕,生姜乌梅汤调下,食后夜卧服。(五粉散

②治手、足心烦热,壅闷,咽喉肿痛:真珠末一钱匕,太阴玄精石赤,研末)四两,不灰木(用牛粪烧亦,取末)四两。上三味,同研匀细,用糯米粥为,如鸡头大。每服一,食后用生地黄汁、粟米泔研化下,日二。(真珠

③治霍乱腹胀气逆,或烦而呕,手足冷:阳起石,研)、不灰木(研)、阿魏(研)各半两,巴豆(去皮、膜,不去油)二十五粒。上五味,捣罗为细末,软粟米樱桃大。每服一,先穿一眼子,欲服时,灯上烧烟尽,冷为末,生姜米饮调下,以利为度。(金针,①以下出《圣济总录》)

④治阴毒:牡蛎(烧)。不灰木(烧)、良姜()、川乌)、白芍药各一钱,麝香少许。上细末。每用一钱,男病调涂外,女病调涂乳上。(《机微义》回阳

动植物形态

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纤维状个体近平排列;纤维长20-500mm不等。纯净者白、灰白色,因含少量杂质则有时带绿、黄色调。条痕白色。半透明,丝绢状光泽。可劈分为极细的、具弹性的纤维。硬度2-3(不能磨玻璃)。相对密度2.36-2.5。含杂质时性脆、易断裂。

各家论述

1.《宝本草》:热痱疮,和枣石灰为粉身。

2.《纲》:除烦热

3.《矿物药与药》:利尿。治小便不利。

4.《纲》:不灰木,性,而同诸热药治阴毒。刘河间《宣明》,治阳绝痛,金针中亦用服之,盖热并用,所以调停阴阳也。

5.《本草拾遗》:要烧成灰,即研肢,以牛乳了,便烧黄牛粪,烧之成灰。

6.《纲》:不灰木有木、石二种。石类者,其体坚重,或以纸裹蘸石脑油燃灯,彻夜不成灰,人多用作小刀靶。《山图》云:徐无山出不灰之木,生之石。山在今顺天府田县东北。《庚辛册》云:不灰木,阴石也。生西南蛮夷中,黎州、茂州者好,如针,文全若木,烧之无烟。此皆言石者也。伏深《齐地记》云:东武城有胜木,其木烧之不灭,谓之不灰木

7.《日下旧闻考》《析津志》:西山滑石之曰不灰木,以之为粗布,不畏,今西山有之。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伯乐树

下一篇 不凋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