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伯乐树

伯乐树 伯乐树(拉丁:Bretschneidera sinensisHemsl.)落乔木罂粟,又钟萼木或山桃花伯乐树是从Bretschneidera音译而来。伯乐树高可达20米,树冠塔树皮褐色,光滑,有块状灰白斑点。为奇数羽状复叶或倒卵形白色,密被棕色短柔毛。为宽卵形,较大,芽鳞褐色为大型总状花序生,红色蒴果褐色,木质,被毛,近球,具三棱种子......
目录

形态特征

乔木,高10-20米;树皮褐色;小有较明显的皮孔羽状复叶通常长25-45厘米,总轴有疏短柔毛或无毛;叶柄长10-18厘米,小7-15,纸质或革质,狭状长,长披针或卵状披针,多少偏斜,长6-26厘米,宽3-9厘米,全缘端渐尖或急短渐尖,基部钝或短尖、楔形绿色,无毛,绿色或灰白色,有短柔毛,常在中脉侧脉两侧较密;叶脉明显,侧脉8-15对;小叶柄长2-10毫米,无毛。

花序长20-36厘米;总花梗花梗花萼外面有棕色短绒毛;红色,直径约4厘米,花梗长2-3厘米;花萼直径约2厘米,长1.2-1.7厘米,端具短的5齿面有疏柔毛或无毛,花瓣阔匙或倒卵楔形端浑,长1.8-2厘米,宽1-1.5厘米,无毛,面有红色纵条纹;丝长2.5-3厘米,基部有小柔毛;子房有光亮、白色的柔毛,花柱有柔毛。

果椭,近球或阔卵形,长3-5.5厘米,直径2-3.5厘米,被极短的棕褐色毛和常混生疏白色小柔毛,有或无明显的黄褐色小体,果瓣厚1.2-5毫米;果柄长2.5-3.5厘米,有或无毛;种子,平滑,成熟时长约1.8厘米,直径约1.3厘米。期3-9月,果期5月至翌年4月。

生长环境

生于沟谷、溪旁坡地。分布区的年平均温为15℃以上,1月平均温4.8℃,极端最低温可降至-8.4以下,而南缘低平地区或西部干热河谷虽可高达22℃。伯乐树多见于中山(海拔1000-1500米)地带,候温凉,年降水量约1000-2000毫米,多云雾,候潮湿,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成土母质一般以流纹,凝灰体,土壤属红壤类中的黄红壤,呈酸性,pH值4.5-6.0,有机质4.8%或以上(浙江龙泉分布点资料)。伯乐树生于湿润的沟谷坡地或溪旁的常绿-落混交林中。为中性偏阳树种,幼年耐荫,深性,抗力较强,稍能耐,但不耐高温。生长缓慢,天然林中立木30年前生长较快。

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山地林中。

分布情况

分布于中国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区。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勐遮和思茅。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江苏、重庆陕西台湾、江苏(崇安),浙江(龙泉),福建(泰宁、邵武、武夷山、连城),江西(修水、永修、信丰、大余、上犹、安远、全南、石城、永丰、遂川、永新、井冈山、铜鼓、广昌),湖北(恩施、利川),湖南(南岳、衡山、新宁、城步、武冈、慈利、桑植、宜章、沅陵、芷江、古丈、永顺),广东(从化、江、始兴、乳源、乐昌、信宜、封、龙门、阳江、阳山、连山、连州、新兴),广西(全州、兴安、龙胜、荔浦、贺州、象州、金秀),重庆(北碚),四川(峨边、屏山、雷波),贵州(清镇、江、贞丰、册亨、榕江),云南(屏边、砚山、西畴、富宁),陕西台湾(台北)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种子于9月成熟,采种后用湿沙贮藏,冬播也可。产区多在2月初沟点播,4月初发。7--8月高温期,要搭荫棚。1年生苗木平均高33厘米,2年生壮苗可以在2--3月定植。造林地的土壤应深厚湿润。

采种过程

种子种皮黄色多汁,种皮白色薄而脆;外种皮是必须去掉的,否则易发生霉变。在去掉外种皮时,可放适量洗衣粉轻轻搓洗,切勿用力过度弄破种皮,否则也易霉变。同时,种子应随采随播,切勿暴晒;也不能干藏,干藏的种子极易丧失发力。暂时不能播种的,应用湿润河沙贮藏。

10月中下旬果实成熟,结实有大小年之分,结实树龄一般在15年生以上。采种要选择20-30年生的健壮母树。当果实青绿色变红褐色时,即可采种。采回后摊在通处阴干,待果裂后剥出种子,再将种子浸在水中洗去外种皮,阴干1-2天后沙藏。

育苗

选取排灌便,沙质壤土的圃地,每亩施腐熟栏肥500公斤,钙镁磷肥200公斤,耕耙后筑畦。早春条播,条25厘米,播种沟深3厘米,每亩播种量12.5-15公斤。播种后覆焦泥灰厚约3厘米,再盖狼衣草。春播后约2个月发出土,20天后苗木基本出齐。出土后及时揭取苗床覆盖的草,并适时除草,施追肥。在苗木生长期间,要拔草施肥6-7次。一年生苗平均高18厘米,0.6厘米,林地条件好的地,当年可出圃造林,一般需移植或留床一年再出圃造林。每亩产苗2.5-3.0万株。

栽培技术

造林地选择:伯乐树土壤和水分条件要求较高,造林地应选择在海拔200-800米、土壤肥沃、湿润、避的阴坡山谷或山坡下部为好。1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易受冻害,不宜造林。

整地式:造林前,清除林地上的杂灌草,块状整地。挖定植径大约60厘米、深大约50厘米。

造林密度:造林密度为株2.5×3.0米(即每亩88株)或株2.0×2.0米。

造林季宜在早春雨后阴天进,成活率可达85%以上。

造林式:栽植前最好放基肥和回填表土,栽植时,做到苗正、舒、泥紧。

幼林抚育:造林后应加强幼林培育管理。每年除草松土1-2次,扩埋青。

间伐和伐期:伯乐树生长前期表现缓慢,20年后至50胸径和材积生长都处于速生阶段,间伐期30年,伐期在55-60年。

主要价值

伯乐树伯乐树科惟一的种,中国特有的第三纪孑遗植物。该种冠大荫浓,树干通直,材质优良;其大型,总状花序生,初夏盛时满树粉红如霞,格外人注果实成熟时暗红果实挂满头,如小仙,在绿的衬托下,十分耀眼,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优良的园林观赏和绿化造林树种。因主根直伸,侧根发达,为深性树种,抗力强,生长较快,为中低山区的一个优良的速生树种。

保护现状

零星分布于亚热带低山至中山地带,为偶见成分。长期以来,由于人为的破坏和结实稀少、更新困难,而处于濒临绝灭的境地。

保护级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稀有种。伯乐树又明钟萼木,是中国特有的、古老的单种科和残遗种。它在研究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古地理、古候等面都有重要科价值,并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植物

2021年9月,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录》公布,伯乐树调降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保护措施:凡有伯乐树分布的自然保护区,应严加管护,并进人工繁殖;未建保护区的产区亦应保护好母树,采种育苗。植物园、树木园应栽培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伴蛇莲

下一篇 不灰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