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白前

白前 白前(拉丁:Cynanchum glaucescens (Decne.) Hand.-Mazz.,芫花白前),萝藦绒藤属直立矮灌木。它在中国江南、西南分布广泛。其高达50厘米,具二列柔毛;无毛,长或长披针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伞聚伞花序或腋间生,比为短,花萼5深裂;花冠黄色、辐状,柱头扁平;蓇葖单生,纺锤种子扁平,种毛白色绢质,期5-11月,......
目录

基本简介

【拼音】 Bái Qián

【英文】 RHIZOMA CYNANCHI STAUNTONII

白前竹叶白前

【性状】柳叶白前呈细长,有分枝,稍弯,长4~15cm,直径1.5~4mm。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明显,节间长1.5~4.5cm,端有残。质脆,断面中空。处簇生纤细弯,长可达10cm,直径不及1mm,有多次分枝呈毛须状,常盘成团。微,味微甜。

芫花白前较短小或略呈块状;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节间长1~2cm。质较硬。稍弯,直径约1mm,分枝少。

形态特征

直立矮灌木,高达50厘米;具二列柔毛。无毛,长或长披针,长1-5厘米,宽0.7-1.2厘米,稀7 × 1厘米,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近无柄;侧脉不明显,约3-5对。伞聚伞花序或腋间生,比为短,无毛或具微毛,着10余朵;花萼5深裂,面基部有腺体5个,极小;花冠黄色、辐状;花冠浅杯状,裂5,肉质,卵形龙骨向,其端部倾倚于花药花粉块每室1个,下垂;柱头扁平。蓇葖单生,纺锤,先端渐尖,基部紧窄,长6厘米,直径1厘米;种子扁平,宽约5毫米;种毛白色绢质,长2厘米。期5-11月,果期7-11月。

生长习性

生长于海拔100-300米的江边河岸及沙石间,也有在路边丘陵地区。

中药属性

入药部位

子叶植物萝藦植物柳叶白前芫花白前

性味归经

辛甘,微温。入

用法用量

服:汤,5~10g

宜人群

阴虚旺、气虚咳嗽者慎服。

炮制

白前: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蜜白前:取净白前,照蜜至不粘手。

地理分布

产于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和四川等省区。

栽培技术

喜温暖湿候,忌干,适宜土层深厚肥沃的腐殖土壤栽培

种子繁殖

种子或分繁殖种子繁殖:春季2月、3月播种育苗,4月底或5月初苗高15cm左右即可移栽。分繁殖:宜在春季3月、4月进,每株应带有1-2个,栽,每1株,覆土压实。

田间管理

生长期应注意除草、浇水。苗高30cm左右,追肥1次。

栽采时期

白前在春季育苗栽种,在11月份左右采收,白前亩产350—400公斤之间。

药用价值

功能

,下止嗽,咳。治肺实喘满,咳嗽,多脘疼痛。

1、《录》:胸胁逆咳嗽上气。   

2、《唐本草》:上气中,呼吸欲绝。

3、《日华子本草》:洽贲豚烦闷及上气

4、《纲》:降

5、《本草备要》:泻

6、《福建草药》:行气消积,健脾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归

产品功效

气化,止咳。

应用:咳嗽多,气喘。该品性微温而不烈,长于祛,降以平咳喘,

无论属属热,外感内伤,新嗽久咳均可用之。

临床应用

1.白前(《肘后备急》)肺实喘满,咳嗽,多脘疼痛。白前100克、白0.5升。将白前捣成粗末,用白纱布袋盛之,置于净器中,入白浸泡,封;7日后启,去掉药袋,澄清备用。每日三次,每次10~15毫升,空温饮。

2.白前汤(《备急千金要》)治咳逆上气,身体浮肿,短气胀满,昼夜不得平卧,吼中如水鸣声:白前紫菀半夏大蓟各6g。为粗末,水,分3次服。

3.(《福建草药》)治跌打胁痛白前15g、香附9g、青皮3g。水服。

实用选方

①治久患暇呷咳嗽中作声,不得眠白前,捣为末,温调二钱匕,服。(《师集验》)

②治久嗽兼唾白前三两,桑白皮桔梗各二两,甘草一两()。上四味切,以水二大升,取半大升,空顿服。若重者,十数。忌猪肉、海藻、菘菜。(《近效》)

③治脘痛,虚热痛:白前和重阳木各五钱。水服。

④治疟母(肿大):白前五钱。水服。

⑤治小儿疳积白前、重阳木或兖州卷柏全草各三钱。水服。

⑥治跌打胁痛白前五钱,香附三钱,青皮一钱。水服。(③以下出《福建草药》)

鉴别方法

性状鉴

(1)柳叶白前,有分枝,长4-14cm,直径2-4mm;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具细纵皱纹,明显,节间长1.5-4cm,端有数个残;质脆易断,断面中空或有膜质纤细而弯,簇生于处,长工3-10cm,直径不及1mm,多次分枝成毛须状,常盘结成团;质脆,断面白色微味苦。

(2)芫花白前 较短小;表面灰绿色或淡黄色,节间长1-2cm;质较硬,折断面空腔较小。须根稍粗长,长5-15cm,直径约1mm,分枝较小;质脆,易折断。以粗壮、须根长者为佳。

显微鉴

(1)柳叶白前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侧壁增厚。下皮为1列较小的细胞。皮层有乳波士顿管。有时可见中柱纤维继续排列成环,前有单个或成群的石细胞维管束双韧型,木质部导管、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均木化。多成空腔。该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或草酸钙簇晶。横切面:表皮细胞外侧壁增厚。皮层出不穷薄壁细胞含淀粉或草酸钙簇晶。皮层氏明显。中柱鞘为1列薄壁细胞。皮部狭窄,木质部二原型。

(2)芫花白前皮层没有乳汁管,其余与柳叶白前相似。

鉴定

(1)柳叶白前取该品粗粉1g加70%乙醇10ml,加热回流1h,滤过。取滤液1ml,置发皿干,残渣加酐1ml,使溶解,再加浓硫酸1滴,显红紫色,放置后变为污绿色

(2)芫花白前试验法同柳叶白前。加浓硫酸后显棕红色,放置后不变色。

化学成分

柳叶白前中含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l),高级脂肪酸和华北白前醇(hancokind)。

2.芫花白前中含有白前皂甙(glaucoside)A,B,C,D,E,F,G,H,I,J,K,白前皂甙式(glaucogenin)A和B,白前皂甙式C单-D-夹竹糖甙(glaucogenin C-mono-D-thevetlside),白前新皂甙(neoglaucoside)A和B及白前二糖(glaucobiose)。

各家论述

1.《本草衍义》:白前,保定,治嗽多用。以温药相使,则尤佳。

2.《纲》:白前,长于降壅实而有者宜之。若虚而长哽者不可用。张仲景治嗽而沉者,泽漆汤中亦用之。

3.《本草疏》:白前家之要药。甘能缓,辛能,温能下,以其长于下气,故胸胁逆咳嗽上气。二病皆升、气逆壅所致,降则自降,能降则病本立拔矣。白前性温,走下气,性无补益。深师中所久咳上气,体肿短气,胀满,当是有停饮、水湿湿痰之病,乃可用之,病不由于此者,不得轻施。

4.《本逢原》:白前,较白薇稍温,较细辛稍平。专搜窍中风水,非若白薇之咸,专泄热,亦不似细辛之辛窜,能治之沉也。

5.《本草正义》:白前,专家,为治咳嗽之要药。《录》谓其微温,以其嗽,则能疏,其性质必含温养之也。然白前治嗽,亦不专于嗽一面,即痰火壅,上逆咳嗽,亦能定之,则又有似乎降,是以苏恭竟作微。然其所以能止嗽者,则在于平逆顺,使下之浊不上凌而犯金,斯得顺其清肃之性,而咳自除,此以静肃为用,必不可遽谓其温。且古今治,恒用之于气逆升之症,无不应手,自当以苏恭微之说为长。且饮之咳,辛温有专司,固非白前之长技,特微,非如沙参知母凉直折,亦非如桑根皮、枇杷叶之清降遏抑,故为定咳止嗽之药,而绝无流弊。虽不见于《本》,而《录》胸胁逆咳嗽上气,甚至称其治呼吸欲绝,可见其清肃家,功效卓绝。白前,清肃金,是其全体大用,此外无效力。而《日华子本草》且称其治奔豚,殆因其能降逆而推广言之。然白前治上焦,而不能下坠直降,之治,失其旨矣。

6.《录》:胸胁逆咳嗽上气

7.《唐本草》:上气中,呼吸欲绝。

8.《本草备要》:泻

9.《福建草药》:行气消积,健脾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白勒

下一篇 白刺花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