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勒
植物形态
掌状复叶,小叶3,很少4~5,中央的1片较大,椭圆状卵形至长椭圆形,长2~8cm,宽1.5~4cm,先端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两面无毛或仅沿叶脉疏生刺毛;总叶柄长2~5cm,疏生钩刺。
伞形花序3~10个生于小枝顶端,很少单生,花萼有5齿;花瓣5,黄绿色;雄蕊5;子房2室,花柱2,合生至中部。
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林边、灌丛中。
分布于北起秦岭南坡,但在长江中下游北界约为北纬31°,向南各地均产。
性状
【化学成份】: 含异贝壳杉烯酸(kaurenoic acid)、β-谷甾醇。
外表面灰红棕色,皮孔较小,类圆形或略横向延长,长0.8~3 .5mm,直径0.5~1mm;内表面灰褐色。
气微香,味微辛、苦。
药用功效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